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

《新五代史》是北宋文豪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五代史,也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私人修撰的正史,前后耗时近三十年完成。全书共74卷,分为12本纪、45列传、3考、11世家、1附录,记载了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到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短短53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的兴衰史,还顺带记录了十国政权的重要事迹。它与薛居正编撰的《旧五代史》并称五代双璧,但欧阳修以春秋笔法重构五代历史,不仅是史料的梳理,更藏着对乱世秩序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堪称解读五代乱世的密钥

二、书籍内容

如果说《旧五代史》是五代历史的史料仓库,那《新五代史》就是用这些史料酿出的陈年佳酿”——既有故事的醇味,又有思想的回甘。比如本纪部分写后唐庄宗李存勖,不只是罗列他灭梁建唐的功绩,更细写他称帝后沉迷戏曲、宠信伶人,最终被伶人背叛的结局,短短几段文字,就把一个能打天下却守不住天下的帝王形象刻得入木三分。列传里的伶官传更是神来之笔,欧阳修专门为一群身份低微的伶人立传,通过他们干预朝政、祸乱国家的故事,暗讽五代时期礼崩乐坏、贵贱颠倒的乱象。最特别的是的部分,欧阳修只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两篇,却精准抓住了五代的核心问题:《司天考》记录天文灾异,暗含天道与人事呼应的思考;《职方考》梳理疆域变迁,直观展现乱世中政权更迭如走马灯的混乱,读来让人直观感受到五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动荡。

三、写作特点

《新五代史》最鲜明的特点,是欧阳修把春秋笔法玩出了新高度,文字里藏着刀光剑影。比如同样写将领投降,对主动叛敌的人,他会直接写某叛降于某;对被迫投降的人,会加一句势穷而降,用词的细微差异,藏着对人物品行的褒贬。而且他特别擅长用细节杀,比如写后晋出帝被俘后,虏主遣其将崔延勋以兵卫送帝及其家人于黄龙府,没写一句悲惨,但兵卫送”“黄龙府这几个词,把亡国之君的屈辱与凄凉全烘托了出来。另外,欧阳修还大胆删减了《旧五代史》中冗余的诏令、奏疏,让文字更精炼,比如写后梁太祖朱温弑唐哀帝,《旧五代史》写了几百字的诏书,《新五代史》只用梁遣人弑唐哀帝于曹州一句话概括,简洁却更有冲击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剖开历史的核心。

四、阅读体验

刚开始读《新五代史》,我是被乱世故事吸引的——毕竟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期之一,今天称帝明天亡国,比古装剧还刺激。可越往后读,越觉得这书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历史,还有人性。比如读到冯道传,看到冯道一生侍奉四朝十帝,既不忠诚也不背叛,在乱世中活得风生水起,我一开始觉得他没骨气,可再看欧阳修对他的评价道之为人,其初亦非无意于为善者,突然明白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冯道的选择或许是一种无奈的生存智慧。有一次我在工作中遇到站队难题,纠结要不要为了利益妥协,突然想起冯道的故事,也想起欧阳修在书中强调的守正不阿,最后选择按原则办事,反而赢得了领导的认可。不过读这本书也有烧脑的时候,比如欧阳修的春秋笔法太隐晦,有时候一句话要翻好几遍注释才能懂背后的深意,但每次读懂,都像解开了一个历史谜题,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比看爽文还过瘾。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新五代史》教会了我在混乱中看清本质。以前我遇到复杂的问题,总容易被表面的热闹迷惑,比如看历史只关注谁打赢了谁,读了这本书才明白,五代的乱不只是军事上的混战,更是制度的崩塌、道德的失序。这让我看问题时学会了往深了想”——比如看到职场上的竞争,不再只关注谁升职谁落选,而是思考背后的规则与逻辑。而且这本书还让我变得更清醒,知道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就像欧阳修在书中推崇的忠臣义士,哪怕在乱世中,也有坚守初心的人,这种精神特别打动我。

从社会评价来看,《新五代史》自问世后就备受推崇。南宋史学家朱熹说欧阳公修《五代史》,自谓窃取《春秋》之义,然其议论,亦有未尽合于《春秋》者,然已是难得,既肯定了它对《春秋》精神的继承,也客观指出了不足;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称赞它简而有法,褒贬分明,认为它的笔法远超《旧五代史》;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更是说欧阳永叔之《新五代史》,其佳处在于议论,其病处亦在于议论,精准点出了这本书以议论见长的特点。而且《新五代史》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文学领域,它的叙事风格简洁有力,对后世的散文创作影响深远,很多文人都把它当作写作范本。

在当下社会,《新五代史》的价值依然很突出。现在很多人都面临内卷”“焦虑,总觉得环境混乱、身不由己,而五代的乱世比我们现在的处境难多了,可书中依然有坚守道义的人、积极作为的人。这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复杂,都能选择做对的事”——就像职场中,与其抱怨竞争激烈,不如像后周世宗柴荣那样,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靠实干赢得未来。而且现在大家都喜欢快阅读,习惯了碎片化的信息,《新五代史》这种慢读才懂的书,反而能让我们静下心来,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写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后唐庄宗从兴盛到灭亡的教训,更道尽了所有个人与国家的兴衰规律——无论是治理天下,还是经营自己的人生,贪图安逸就会走向衰败,努力奋斗才能长久兴盛。如果你也想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想读懂人性与历史的规律,那《新五代史》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在翻开这本书时,会和我一样,被五代的风云与欧阳修的智慧深深吸引。

如果觉得书评里某个部分需要补充具体案例,或者想调整语言风格,比如增加更多轻松幽默的表述,都可以随时告诉我,咱们一起把这篇书评做得更贴合你的需求~

“《新五代史》:一部写透乱世人心的“五代风云启示录”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 爱阅读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国学者团队的文明解码工程 这套六卷本、300万字的巨著由卜正民等国际顶尖汉学家领衔,用"全球史"视角重构中国历史。全书像一套精密的文明拼图,前脚还在分析秦始皇陵的希腊式雕塑,后脚就揭秘郑和下西洋的海洋贸易网络。作为首部由西方学...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 爱阅读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用台词雕刻的人性万花筒与存在主义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伊丽莎白剧场到元宇宙的戏剧圣经 《哈姆莱特》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1601年的悲剧,1603年首次印刷出版,2023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全息投影版剧本。这部被称作"戏剧界的珠穆朗玛峰"的作品,通过丹麦王...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 爱阅读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一块牛肉如何重塑美国经济与社会的“解剖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带血带肉”的美国经济史 《红肉共和国:美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诺特丹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约书亚·施佩希特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这部364页的著作以19世...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 爱阅读

《货币万能》:18世纪经济预言家的现代回响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数学武装的货币宣言 《货币万能》是英国经济学家雅各布·范德林特1734年完成的经济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中文出版,王兆基译,收录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货币数量论"为核心,提出"商品价格与货币流通量成正比"...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 爱阅读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法学的“时光胶囊”与“精神原乡” 《寄簃文存》是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的经典文集(初版于1911年,后经整理收入《沈家本全集》),收录了他晚年(1900—1911年)撰写的法...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 爱阅读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一、书籍基本信息:悬疑与温情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治愈推理 《最后一张牌》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深褐色牛皮纸底色上,一张磨损的扑克牌斜倚在旧相框旁(牌...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哲学解剖学” 1937年,当中国哲学界还在“玄学循环”与“科学主义”之间摇摆时,张岱年以一部《中国哲学大纲》劈开了传统研究的“认知迷雾”。这位融合中西哲学的学者,用“辩证唯物论”与“问题...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城市考古学家”的“中世纪生存指南” 《中世纪的城市》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69年出版的经典史学著作,与《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 爱阅读

《主流》:在“喧嚣的河流”里,打捞“被淹没的声音”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社会的“情绪显微镜”,群体心理的“解码手册” 《主流》是青年社会学家陈默的观察随笔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新版,李娟译),被《新京报》评为“年度最具洞察力的社会观察书”,上市4个月销量突破50万册,被读者称为“当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