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一辈子做女孩》: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温柔革命,写给所有“不想长大的女孩”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2

《一辈子做女孩》: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温柔革命,写给所有不想长大的女孩

一、书籍基本信息:女性成长的“心灵备忘录”,当代女孩的“自洽指南”

《一辈子做女孩》是青年作家、女性研究者苏小满的成名作,2020年出版后连续12个月登上豆瓣读书女性成长类图书畅销榜,被读者称为当代女孩的心灵庇护所’”“反年龄焦虑的成长宣言’”。作者以15个真实女性故事(职场新人、全职妈妈、退休教师、创业女性)为切口,结合心理学中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社会学中的性别角色研究,用18万字的篇幅,拆解了女性一生都在与社会规训博弈的真相——不是必须成为谁,而是永远可以做自己。书中没有激进的女权口号,只有最温暖的成长陪伴:从被催婚时的沉默反击职场中被质疑不够强势的自我坚定,从生育后丢失自我的恐慌退休后重新出发的勇气,它像一本女孩的成长手账,记录着每个女性在社会期待自我需求间的挣扎与和解。上市3个月销量破50万册,被《中国妇女报》评为2020年度最具共鸣的女性之书

二、书籍内容:女孩的“成长拼图”,每个故事都藏着“做自己的答案”

初翻目录时,我以为会是成功学教材心灵鸡汤,结果被第一章18岁:我偏要穿牛仔裤参加毕业典礼惊到——苏小满用近乎白描的笔触,记录了表姐阿琳的青春往事:18岁生日当天,阿琳的母亲坚持让她穿显气质的连衣裙,她却翻出压箱底的牛仔裤,配着旧帆布鞋去了学校。班主任说我不符合毕业生形象,可我站在操场看云时突然明白:气质不是别人定义的,是我穿衣服时,心里有没有我愿意

书中最让我反复回味的,是35岁:全职妈妈的第二人生’”章节:主人公林晓在孩子上小学后,重新拾起大学时的绘画梦想。她每天等孩子入睡后,在客厅支起画架,从歪歪扭扭的素描能参展的油画,用了整整两年。当丈夫说你这样太辛苦时,她指着画布上的向日葵说:我不是在辛苦,是在救自己’——以前总想着当个好妈妈,现在才懂,好妈妈也需要自己的光

这些内容的独特性在于:它们拒绝女性议题的沉重化,而是用穿牛仔裤的毕业典礼”“全职妈妈的绘画梦”“退休教师的社区课堂这些女孩的日常碎片,串起做自己的核心课题——如何在被要求”“被定义中,守住内心的火种?如何在角色转换中,保持自我的完整性?苏小满的高明在于,她不否定社会期待的合理性,而是教你在迎合与反抗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

三、写作特点:用“闺蜜的絮语”写“成长的课”,温暖里藏着最深的坚定

苏小满的文字像一杯温热的桂圆红枣茶——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醇厚的真诚。她写年龄焦虑25岁时怕不够成熟,30岁时怕不够温柔,40岁时怕不够有趣’——我们总在应该成为的样子里,弄丢了本来的样子;写自我和解不必过去的自己较劲,就像不必和小时候穿反的袜子生气——那只是成长时的笨拙,不是现在的错误

更绝的是她的细节捕捉术:她会描写阿琳毕业典礼上牛仔裤膝盖处的补丁像朵开在旧布上的花),会记录林晓画布上向日葵的花瓣纹路和她小时候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竟有几分相似),甚至会描写退休教师王阿姨在社区课堂上颤抖的手但她画的牡丹,比任何年轻人的都鲜艳)。这些无用的细节,恰恰构成了女性成长最珍贵的肌理——原来,做自己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穿一条旧牛仔裤的勇气,是重拾画笔的坚持,是在皱纹里画牡丹的热情

四、阅读体验:从“自我怀疑”到“轻轻松一口气”的“心灵归巢”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被催婚的高峰期——28岁,父母每天打电话说隔壁家的女儿都订婚了,同事聚会时总被问什么时候结婚,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好,所以没人追?翻到18岁:我偏要穿牛仔裤参加毕业典礼那章时,我盯着书里阿琳的故事突然笑了——原来,不符合期待不是失败,是我在认真活成自己

上周和闺蜜聚会,她抱怨最近总觉得活着没意思’”,我推荐她读《一辈子做女孩》。她读完后发消息:苏小满说女孩的一生,不是成为谁,是一直做自己’——我今天试着把当个好妈妈换成当个快乐的妈妈,带孩子去公园玩,没带作业,没看手机,他笑起来的样子,比任何优秀都珍贵。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在“年龄焦虑”时代,它成了一座“女性的灯塔”

《一辈子做女孩》的生命力,在于它击中了当代女性的集体困境:当剩女”“宝妈”“女强人成为标签,当年龄”“婚姻”“事业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尺,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成熟,不是符合所有期待,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的模板,是活成自己的版本

豆瓣上有条高赞评论:以前读女性成长书总觉得离我很远,现在读苏小满的书,觉得她就是在说我’——她会承认我也焦虑,会教我如何和焦虑和解,这种真实鸡汤有用100倍。

社交媒体上,#一辈子做女孩#话题阅读量超1.5亿,许多女性留言:我用画向日葵的方法,把全职妈妈的焦虑变成了创作的快乐’——现在我不仅是个好妈妈,也是个会画画的女人;职场新人说:我用穿牛仔裤的勇气,拒绝了领导必须穿正装的要求——原来,做自己讨好别人更让人舒服。

六、个人意义:它让我学会“在成长里,永远保留‘女孩’的柔软”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成长路上的护身符。它让我明白,年龄不是枷锁,是经历的勋章社会期待不是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参考答案,不是唯一答案做自己不是任性,是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且勇敢去要

现在的我,会在被催婚时笑着说:我还没准备好,但我在认真生活。;会在职场中被质疑不够强势时,底气十足地说:我的温柔,也是我的力量。;会在生日时给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不是为了符合谁的期待,是为了纪念那个18岁就敢穿旧牛仔裤的自己

七、精华句子:一句话道尽《一辈子做女孩》的灵魂

书中有两句话,我抄在笔记本最显眼的位置:

女孩的一生,不是成为谁的竞赛,是一直做自己的旅程——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画的每一幅画,说的每一句我不想,都是写给自己的情书。

不必害怕不够成熟,不必追赶别人的脚步’——你皱起的眉头里藏着故事,你扬起的嘴角上有光芒,这就是一辈子做女孩最好的模样。

结语:愿你我都能一辈子做女孩,永远保有做自己的勇气

在这个年龄焦虑”“标签化盛行的时代,《一辈子做女孩》最珍贵的地方,是告诉我们:所谓成长,不过是在世俗里,守住内心的女孩’——你可以穿牛仔裤,可以画向日葵,可以说我不想,可以慢慢来。因为,你永远是那个值得被爱、值得被尊重的女孩。

如果此刻的你,也在为不够好焦虑,为年龄增长委屈,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一步登天的魔法,但会让你在苏小满的文字里,看见自己的影子——那个穿旧牛仔裤的18岁女孩,那个重拾画笔的35岁妈妈,那个在皱纹里画牡丹的退休教师。

毕竟,最好的一辈子做女孩,从来不是永远不长大,而是长大后,依然愿意为自己保留一份女孩的柔软’”

“《一辈子做女孩》: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温柔革命,写给所有“不想长大的女孩”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 爱阅读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2000年时光串起的“人类智慧编年史”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是英国科学作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2012年出版的通俗历史读物,耗时8年遍访全球博物馆、档案馆,结合科技史、社...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 爱阅读

《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集中营的废墟里,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答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不是“心灵鸡汤”,是“人性黑暗中的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1946年出版后横扫欧美,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本书”,全球销量超3000...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非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91年出版的《饥饿的路》获当年布克奖,成为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这部532页的巨著以约鲁巴神话为骨、现实主义为肉,中文版由王维东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引进。小说通过“鬼孩”...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在复仇的火焰里淬炼人性的金矿 一、书籍基本信息:复仇文学的"百科全书"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184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被雨果称为"通俗小说的天花板"。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伊夫堡监狱的潮气、基督山岛的宝藏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复...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 爱阅读

《汲冢纪年》:在竹简血火中解码被遮蔽的华夏权力游戏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盗墓者点燃的史海灯塔 《汲冢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盗墓者"不准"为照明焚烧竹简,却意外让这部沉睡五百年的史书重见天日。经荀勖、束皙等人整理,现存"古本"...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 爱阅读

《醉眼看金庸》:以醉眼观江湖,以真性情解武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非典型”的金庸研究指南 《醉眼看金庸》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庸研究重磅炸弹”,作者孔庆东(北大醉侠)与蒋泥联手,用329页的篇幅,将金庸15部武侠小说的“灵魂切片”摆上学术解剖台。它既不是传统文学评...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 爱阅读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一、书籍基本信息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是作家李敖在狱中写给女儿李文的书信集,199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60万册,被读者称为“‘高墙内开出的父爱之花’——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戳中人心”。全书收录了李敖1971...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在历史褶皱里触摸国家转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根本性议程"重构的现代国家成长史 孔飞力所著的《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自201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后,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标杆之作。这部12万字的学术著作由作者1994年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 爱阅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一、书籍基本信息:乱世中的“文学基因库”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是当代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专著(初版于2005年,由多位高校学者联合编撰,后经修订纳入“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这部近80万字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