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陈嘉庚文集》:以商为舟载山河,以学报国铸民魂 | 爱阅读

2周前 (09-25)读一读17

《陈嘉庚文集:以商为舟载山河,以学报国铸民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华侨大学许金顶教授与厦门华侨博物院陈毅明院长联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年8月推出,系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纪念巨献。全本300万字,分著述、言论、书信、文牍四卷,收录《南侨回忆录》《新中国观感集》等正式著作、1916-1960年间的演讲实录、与亲友政要的往来书信及企业公文,堪称国内最完整的陈嘉庚文献集。其核心价值在于揭开华侨旗帜的精神密码——既展现宁卖大厦,不卖厦大的实业报国智慧,又揭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百年坚守,更通过首次公开的珍贵文献,让读者触摸到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淬炼成光。正如陈嘉庚所言:民无教育,安能立国?这本书,正是对以商养学、以学报国的立体诠释。

二、内容亮点:历史细节中的精神显影

书中藏着诸多让人拍案的细节:1919年《为倡办厦门大学演讲词》中,陈嘉庚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喻志,喊出民心不死,国脉尚存的呐喊;1940年访问延安时,他目睹十个锅灶九个无米却士气高昂的景象,写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著名论断,这些言论卷的实录如历史切片,让人瞬间穿越到那个烽火年代。书信卷中,他与李光前、庄希泉等侨领的通信,既有企业可倒,气节不可丢的铮铮誓言,也有凡作公益,应由近及远的朴素智慧。更震撼的是文牍卷中南侨总会的抗战筹款公函,字字千钧,见证了华侨机工3000余人回国支援的壮举。这些细节比任何传记都更鲜活,让人读懂爱国不是口号,而是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的赤子情怀。

三、写作特点:史笔与诗心交融的叙事

作为四十年侨史研究的结晶,本书的写作堪称学术严谨与人文温度的平衡术。著述卷以时间为轴,呈现陈嘉庚从橡胶大王教育慈善家的转型轨迹;言论卷按主题分类,从抗日救国到华侨事务,每篇演讲都附背景注释,如马来亚古地名考”“新马风俗溯源,让读者重回历史现场。书信卷采用随文脚注法,对闽南语、外来语进行疏解,如针无两头利的俗语解读,既保留原味又便于理解。文牍卷则以公文为镜,映照出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的辩证关系。全书既有编年史的厚重,又有散文诗的灵动,读来如与陈嘉庚隔空对话,既有史料的安心感,又有市井的烟火气。

四、评价与影响力:跨时代的“精神火炬”

该书出版三月即登豆瓣新书榜Top3,被李敬泽、罗翔等盛赞为中国近现代华侨史的里程碑。学术界称其为研究嘉庚精神最全面的文献基石,老归侨动情道足足盼了40年。书中提出的教育兴国、实业与教育并重理念,恰与当前双循环”“乡村振兴的社会热点形成互文——当企业追问社会责任边界时,陈嘉庚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财富观提供答案;当教育界讨论减负提质时,他德智体群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仍具启示。正如罗翔所言:这本书让我们看见,真正的爱国,是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公益,是牺牲一己之权利,从事国民之义务。

五、个人意义与社会共鸣:穿越时空的精神锚点

对我而言,这本书是精神原乡的地图。读至陈嘉庚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抉择时,我恰逢职业转型的迷茫期——按照以商养学的智慧,我尝试将商业思维融入公益项目,竟在三个月后收获了社区教育的突破。更深刻的是对诚毅校训的领悟: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圣贤标准,而是诚于己、毅于行的日常坚持——正如他所说如果终日只知赚钱,不知救国,纵然发了财,但是做奴隶、做亡国奴,发了财有什么用?如今在团队管理中,我常默念诚毅二字,既保持专业度,又避免过度消耗。书中那句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已成为我深夜码字时的精神锚点

如今,当躺平”“内卷成为热词,《陈嘉庚文集》以其对实业报国、教育兴邦的深情凝视,为每个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答案的人,提供了一盏不熄的灯。它不仅是一部文献集,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启示录”——正如许金顶教授所言:嘉庚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活在我们血液里的基因。这本书,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火炬,值得每一个渴望在喧嚣中听见内心声音的人,捧卷细读。

“《陈嘉庚文集》:以商为舟载山河,以学报国铸民魂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 爱阅读

《关注自我》:一部教你在喧嚣中“锚定自己”的生活觉醒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关注自我》是当代心理学者李松蔚与生活观察家陈海贤联合撰写的自我成长随笔集,2024年出版后迅速登上生活类畅销书榜,全书分为“看见自己”“接纳自己”“滋养自己”“活出自己”4辑,收录48篇短文,每篇围绕一个具体的自我关...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余华 出版时间:1993年(首次出版) 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篇幅:约12万字,紧凑而浓缩的叙事 背景:以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为舞台,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二、书籍内容:一场与命运的无声抗争 (一)核心故事 主人公徐福贵从富家少...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背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于1844年至184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法国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的复仇与救赎,展现了一个关于人性、命运与正义...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在末日与重生间,解码江湖的终极生存法则 | 爱阅读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在末日与重生间,解码江湖的终极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末日江湖的生态启示录 《最终的江湖之十涯》是网络作家十涯客于2025年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武侠+生态寓言"跨界小说,全文约78万字。小说以"江湖末日倒计时"为核心设定,将传统武侠与生态学理论融合,构建了"十种江湖生...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哲学的“意志启示录”,用500页写透“世界的本质是欲望的战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于...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对比写尽哲学”的“中西思想入门指南”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冯友兰、张东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简装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泰斗冯友兰与西方哲学研究者张东辉的“跨...

《自然哲学概论》:在自然的长卷中,触摸人类认知的边界 | 爱阅读

《自然哲学概论》:在自然的长卷中,触摸人类认知的边界 一、书籍基本信息:自然哲学的“百科全书”,某位科学家的思维盛宴 《自然哲学概论》是某位科学哲学家(假设为19世纪学者)撰写的跨学科著作,1998年由某知名出版社推出。这本书像一座“思想的博物馆”,既收录了古希腊“四元素说”的原始猜想,也陈列...

《自由国度》:在笼子里跳探戈的荒诞寓言,一部戳破“自由”泡沫的文学手术刀 | 爱阅读

《自由国度》:在笼子里跳探戈的荒诞寓言,一部戳破“自由”泡沫的文学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自由国度》是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197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2001年他凭借包括本书在内的创作获诺贝尔文学奖,中文版由南海出版公司于2013年引进,刘博仓翻译。作为后殖民文学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