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兔学字母》:一本让“字母恐惧症”宝宝爱上ABC的魔法绘本 | 爱阅读
《小花兔学字母》:一本让“字母恐惧症”宝宝爱上ABC的魔法绘本
一、书籍基本信息:3-6岁宝宝的“字母启蒙第一课”
《小花兔学字母》是国内儿童文学作家糖糖(本名王丹)与插画师麦麦(本名李萌)联合创作的字母学习绘本,2021年首次出版。它瞄准3-6岁幼儿的字母认知痛点——许多孩子因“字母像符号”“发音太抽象”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却用“小花兔的森林课堂”将字母变成“会玩、会跑、会说话”的小伙伴。全书共26册(对应26个字母),每册围绕一个字母展开,融合童话、游戏与生活场景,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推荐为“3-6岁语言启蒙核心读物”,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3000万,更被多地幼儿园纳入“趣味字母课”教材。用家长的话说:“这不是‘硬灌字母’的书,而是‘让字母主动找宝宝玩’的魔法书。”
二、书籍内容:用“小花兔的冒险”把字母变成“会呼吸的小伙伴”
初翻这套书,最戳我的是它的“游戏化叙事”——没有枯燥的“跟我读A-B-C”,而是把每个字母藏在小花兔的“森林日常”里:
《A像苹果跷跷板》中,小花兔在苹果树下发现两个苹果摇摇晃晃,像极了字母“A”!兔妈妈说:“你摸摸看,A的尖尖像苹果蒂,圆圆的身子像苹果肉——这就是A!”小花兔踮脚摘苹果,边摘边念:“A-A-A,苹果跷跷板!”
《B像蝴蝶飞呀飞》里,小花兔追着蓝蝴蝶跑,蝴蝶翅膀忽闪忽闪,像字母“B”的两个圆圈。兔哥哥说:“B的左边是翅膀,右边是小肚皮,蝴蝶飞的时候,B就‘扑棱扑棱’动起来啦!”小花兔追着蝴蝶转圈圈,嘴里念叨:“B-B-B,蝴蝶飞呀飞!”
最妙的是每册的“互动机关”——书页里藏着可翻折的“字母卡片”(比如《C像月亮弯弯》里,翻开卡片能看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应C的不同写法)、会发声的“拟声贴纸”(《D像小狗汪汪》里,摸一摸小狗耳朵会发出“D-D”的叫声)。这些设计让字母从“纸上的符号”变成了“能摸、能听、能玩”的立体存在。
三、写作特点:用“儿童视角”写就的“字母童话集”
糖糖的文字带着幼儿特有的“稚拙诗意”。她不说“字母是语言的基础”,而是说:“字母像森林里的小精灵,有的爱跳舞(C),有的爱蹦跳(J),有的爱抱抱(O)。”插画师麦麦的画面更像“会动的故事书”:小花兔的耳朵是粉色的,尾巴蓬松得像朵云;苹果树的叶子是渐变的绿,蝴蝶翅膀上的花纹藏着字母的形状。这种“视觉+文字”的双重趣味,让“学字母”变成了“和森林小伙伴玩游戏”。
更难得的是她的“生活化魔法”。每个字母都紧扣孩子的日常:《E像大象的长鼻子》里,小花兔用鼻子卷胡萝卜(E的形状);《F像小鱼的鳍》里,小花兔在河边看小鱼游(F的尖角像鱼鳍)。这些细节让字母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无缝衔接”,难怪家长们说:“孩子读完,走到哪儿都能‘找字母’——超市的商标、路边的广告牌,全是他的‘字母朋友’。”
四、阅读体验:从“抗拒学字母”到“主动找字母”的亲子蜕变
我第一次翻开这套书,是在儿子4岁时——他总因“背不出A-B-C”闹脾气,我急得直喊“别闹”。但当我和他共读《A像苹果跷跷板》时,他突然指着书里的苹果说:“妈妈,这个苹果像我家冰箱上的贴纸!”
那天,我们玩起了“字母寻宝游戏”:我藏起写有字母的卡片,儿子举着小花兔玩偶喊:“A在哪里?A像苹果跷跷板!”找到后,他举着卡片蹦蹦跳跳:“妈妈,我找到A啦!”后来,他主动要求“读下一本”,因为“想看看B像不像蝴蝶”。
更惊喜的是,这套书教会我“如何教孩子”。以前我总觉得“学字母要背、要写”,现在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有趣的联结”——把字母和爱吃的水果、爱追的蝴蝶、爱玩的游戏绑在一起,他们自然会主动记住。现在儿子5岁,能熟练认读26个字母,还会自己编“字母故事”:“G像哥哥的球杆,H像妈妈的围巾,I像我的小牙刷!”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家庭私藏”到“幼儿园标配”的字母启蒙革命
《小花兔学字母》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绘本”范畴。它被《早期教育》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趣味学习书”,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评价:“它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解决了幼儿字母学习的‘兴趣关’和‘理解关’,是低龄段语言教育的典范。”
在家长圈,它是“育儿博主”的“爆款推荐”——@小步在家早教发布共读视频,评论区满是“我家娃看了之后主动问‘下一个字母是什么’”“原来学字母可以这么好玩”;在幼儿园,它是“语言课”的核心教具,老师用书里的“字母卡片”做游戏,孩子们在玩中学会“指认-发音-联想”。
对我而言,它更像一位“沉默的启蒙导师”。每次我因“孩子学不会”焦虑时,会想起小花兔的苹果(A)——原来字母不是“要征服的敌人”,而是“藏在生活里的好朋友”;每当我想“用奖励逼孩子学”时,会想起儿子举着卡片喊“我找到B啦!”的笑脸。
六、写在最后:字母启蒙的终极意义,是“让学习变成‘自然的喜欢’”
在这个“鸡娃”焦虑蔓延的时代,《小花兔学字母》不是一本“教孩子背字母”的书,而是一本“教孩子爱学习”的书。它告诉我们:字母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生活的注脚”——A是咬一口甜到心里的苹果,B是追着跑的蝴蝶,C是弯弯的月亮……当孩子发现“原来字母就在我身边”,学习就变成了“自然的喜欢”。
书中有句话,我总想抄给每一个为“字母启蒙”焦虑的家长:“小花兔学字母,不是为了‘学会26个符号’,而是为了‘爱上探索世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只蝴蝶、每一轮月亮’。”
而这,或许就是《小花兔学字母》最珍贵的魔法——它让“学字母”从“任务”,变成了“冒险”;让孩子从“抗拒”,变成了“期待”;更让父母从“焦虑的灌输者”,变成了“孩子学习路上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