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萧关道》:在千年古道上,与历史和现实撞个满怀 | 爱阅读

3周前 (09-19)读一读19

《萧关道》:在千年古道上,与历史和现实撞个满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带着黄土味的“时空胶囊”

《萧关道》是自由撰稿人、摄影师胡成于2024年推出的非虚构随笔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这条曾连接长安与西域的千年古道,在胡成的笔下,不再是地图上冰冷的线条,而是一条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密码与普通人悲欢的活着的走廊。全书632页,以西安为起点,经礼泉、乾县、泾川,翻越六盘山,最终抵达兰州,用脚步丈量出一条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链

二、核心价值:给历史“祛魅”,为普通人“铸碑”

读者收获清单:

历史解码器:当你在博物馆看到泾清渭浊的展板时,胡成会带你穿越到清代,看学者们为谁清谁浊吵得面红耳赤,最终发现古人无能为力长时期全范围地观察泾渭两河,孰清孰浊,皆为一时一地所见”——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定论,而是充满争议的未完成品

现实透视镜:书中记录的西北农村老人,像一面面镜子:逃荒至陕西的东北老太潘姨,14岁离开沈阳后再未回去,当她用颤抖的手摸出泛黄的老照片,问沈阳的天光电影院还在吗时,你突然明白:所谓乡愁,不过是记忆在现实中的残影

行走方法论:胡成用十年时间,把重走古道变成了一场为艺术”——他像考古学家一样考证地名、碑刻,又像人类学家一样记录方言、习俗,最终证明:真正的旅行,不是打卡景点,而是与历史对话,与自己和解

个人触动时刻:

读到潘姨的故事时,我正经历职场低谷。她那句下次再来,你带我走吧的玩笑话,让我突然笑出声,又瞬间红了眼眶。原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普通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坚韧,从未改变。合上书那晚,我翻出老家寄来的旧照片,第一次认真思考:如果有一天,我也像潘姨一样,被迫离开故乡,我能留下什么?

三、内容亮点:一场“时空折叠”的文学实验

1.历史与现实的双螺旋结构

胡成创造性地将古道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古人行走的轨迹,另一条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比如,他站在醴泉县医院旁询问古城遗迹时,当地老人的茫然与旧县志的详实记载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记忆的断裂,恰是解读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密码。

2.细节的显微镜效应

食物的隐喻:写长武锅盔,雪夜空口嚼来,腹中有些炉火的温存”——一个温存,让硬邦邦的锅盔有了温度。

方言的魔法:潘姨用东北话喊嗯呐!,瞬间把读者拉进她的记忆世界;老崔卖锅盔时那句我cnmlb!,让一个市井小贩的形象跃然纸上。

环境的诗意:写六盘山古道,道路积雪,忽一行山鸡爪痕自东而来,忽一道马鹿蹄印自西而去”——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雪地生灵图

3.人物的X光片

胡成拒绝将人物脸谱化:

99岁老兵李老汉,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乡土社会变迁的切片

守塔人老董,每天重复着擦塔、看山、等日落的生活,却能在无聊中活出尊严;

倒春寒中颗粒无收的老程,蹲在田埂上抽烟,烟头明灭间,是农民与自然博弈的千年宿命。

四、写作特点:一场“跨学科”的文学狂欢

1.文献考据的硬核与文学想象的柔软

胡成像学术狂人一样,引用了《度陇记》《静宁州志》《万里行程记》等古籍,却未陷入考据的窠臼。比如,他站在骊山行馆前,一边复述董醇、裴景福等历史人物的记载,一边观察现代游客的表情——这种古今对话,让文献了过来。

2.摄影师的视觉思维

作为摄影师,胡成擅长用文字拍照

写清晨的渭南城,暗如午夜,再熟悉的城市,午夜的面貌都是陌生的

写华家岭的风景,有人远走新疆,有人又自新疆归来,谋生而已,何处无妨”——画面感强到能让人闻到西北的风沙味。

3.幽默的解构力

胡成用调侃化解历史的沉重:

写自己等二班车时,司机骂调度这伙狗日的!,他补刀:但是胡说的却发工资,于是二班车依然七点十分出发”——瞬间让读者破防,又忍不住点头称是。

五、阅读体验:一场“沉浸式”的文化SPA

读《萧关道》像在玩一场时空穿越游戏:

前30页:你会被胡成的学术劲儿吓到,以为在读历史论文;

中间200页:逐渐被细节征服,开始用红笔在书页边做笔记;

最后100页:合上书后,会盯着窗外发呆半小时——不是因为没读懂,而是被历史的重量压得需要消化。

最妙的阅读时刻发生在深夜:当读到胡成在醴泉县医院旁与老人对话时,窗外突然下起雨。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与书中描述的丁戊奇荒时的雨声重叠,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历史从未过去,只是换了件衣服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当代旅行文学的“破壁者”

1.奖项与榜单的全满贯

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6月好书榜(文学类)

入选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豆瓣评分8.5,245人评价,5星占比42.9%

2.专家眼中的现象级作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关于秦川大地,关于陇山东西,《萧关道》已是必不可少。

评论家张亦绚:贺淑芳用热烫语言处理历史创伤,胡成则用冷峻笔触重构历史记忆——这是真正的先锋。

3.读者的集体共鸣

在小红书上,有读者发起寻找身边的潘姨活动,分享自己祖辈的迁徙故事;

西北高校将《萧关道》列为田野调查必读书目,学生评价: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历史不是用来背诵的,是用来共情的。

七、为什么这本书是“当代必需品”?

历史虚无主义记忆政治激烈碰撞的今天,《萧关道》提供了一种珍贵的中间路径:

它不否定官方史书的价值,但用个体记忆为其补白;

它不美化创伤的痛苦,但展示痛苦如何转化为力量;

它不提供标准答案,但教会我们如何与历史共处

正如胡成在后记中所言:他们的轻重,正在于细致入微的时代肌理中。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场萧关道之行”——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最后,用胡成的两句话结束:

道路积雪,忽一行山鸡爪痕自东而来,忽一道马鹿蹄印自西而去。

下次再来,你带我走吧。

前者是历史的痕迹,后者是现实的呼唤。而《萧关道》,就是那条连接两者的秘密通道

“《萧关道》:在千年古道上,与历史和现实撞个满怀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矛盾的解剖图 | 爱阅读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矛盾的解剖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是德国经济学家卡·洛贝尔图斯于1842年完成的经典著作,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提出了五大核心原理,其中最颠覆性的是"一...

《红楼梦辨》:一把剖开“千古奇书”的“文学手术刀” | 爱阅读

《红楼梦辨》:一把剖开“千古奇书”的“文学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红学界的“考古指南”与“思想手术刀” 《红楼梦辨》是现代红学泰斗俞平伯(字平伯)的经典学术专著(初版于1923年,后经修订收入《俞平伯全集》),虽未单独成帙,却贯穿于《红楼梦研究》《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等代表作中。这部“隐形...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 爱阅读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在商海浮沉里,照见“人性”的商业寓言 一、基本信息:晚清商界的“兴衰启示录” 《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是当代作家高阳(或同类历史纪实作家,具体以实际版本为准)的经典历史传记作品,以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平为核心,结合大量史料与民间传说,全景式呈现了他从钱庄学徒...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 爱阅读

《护教篇》:当信仰撞进现实的墙,古人如何为思想“打官司”? 最近翻完这本被学界朋友称为“文明对话密码本”的《护教篇》,合上书页时已是凌晨一点。窗外的路灯透过纱窗洒在封面上——烫金的“护教”二字被揉出一层暖光,像极了书中那些穿越千年的思想者,在历史的迷雾里举着火把,向我招着手说:“来看看我们当年...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当真理仪指向未知,我们终于读懂了“成长”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尘埃写就的奇幻成长圣经” 《黄金罗盘》是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之作,1995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销量超1200万册,被译成40多种语言,斩获惠特布莱德奖...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在战火与废墟中,解码文明崩塌的“慢镜头” | 爱阅读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在战火与废墟中,解码文明崩塌的“慢镜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隳三都》是历史学者周思成2024年推出的力作,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聚焦13世纪蒙古灭金战争中“中都、汴京、蔡州”三座都城的沦陷史。这本书像一把高精度手术刀,剖开“文明崩塌”的微观过程——通过分...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 爱阅读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满生活糖块的“时光机” 2016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活着本来单纯》,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编订的散文漫画精选集。全书收录55篇散文与原版复刻漫画,分为“渐”“无宠不惊过一生”“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五部分,像五扇推开即见的窗...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第一次翻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标志性的乔布斯侧影——凌乱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像一把未入鞘的剑。这本由杰弗里·扬与威廉·西蒙合著的传记,不是后来那本更知名的“官方授权传记”,而是乔布斯在1980年代亲自...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