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22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17世纪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他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一辈子泡在国际贸易里),初版于1664年(孟去世后由其子整理出版),堪称重商主义的操作手册’”。它不是空谈国家要多赚钱的理论书,而是孟基于几十年外贸经验,写给英国政府和商人的实战指南”——核心就回答一个问题:英国的财富不是靠挖金矿,而是靠对外贸易,怎么通过贸易让钱流进来比流出去多哪怕你对重商主义的第一印象是过时的攒钱思维,读它也能搞懂为什么17世纪的英国靠这本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雏形”“现在各国关注的贸易顺差,原来300多年前就有成熟玩法。它在经济史上的地位有多高?英国政府曾将其作为制定外贸政策的参考书,东印度公司的商船船长人手一本;后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批判重商主义时,都不得不承认托马斯·孟把重商主义的逻辑讲得最透彻,至今仍是研究国际贸易思想史的必读书,连分析Brexit(英国脱欧)背后的贸易考量,都能看到书中维护本国贸易利益思路的影子。

二、书籍内容:不聊“怎么挖金子”,只拆“怎么靠贸易让钱‘多进少出’”

托马斯·孟在书中最核心的突破,是打破财富=藏在国库里的金子的浅层认知——他认为,英国没有多少金矿,财富只能对外贸易的顺差:简单说就是卖出去的货值,要比买进来的货值多,比如英国出口100万英镑的羊毛制品,只进口80万英镑的香料和丝绸,多出来的20万英镑,就是英国赚的净财富。他没搞抽象理论,而是用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案例”“英国的具体商品进出口让内容落地,全是能直接抄作业的实战技巧

比如反驳禁止货币出口的误区(当时英国有人觉得把英镑运到国外买货,国家就亏了),他不简单说不对,而是还原东印度公司的操作:公司把10万英镑运到印度,买了15万英镑的香料,再把香料运到欧洲,卖了20万英镑——最后不仅赚回了10万英镑本金,还多赚10万英镑,要是禁止货币出口,我们连15万英镑的香料都买不到,怎么赚20万英镑?他还算了一笔账:货币就像血液,得流动起来才有用——藏在国库里的金子是死钱,用来买货再卖货的金子是活钱,能生更多钱

再比如讲怎么扩大顺差,他给英国商人提了三个具体办法:一是升级出口商品”——英国以前只出口raw羊毛(便宜),他建议把羊毛织成毛呢再出口(毛呢比羊毛贵3倍,能卖更多钱);二是发展转口贸易”——英国从北欧买木材,运到地中海卖给造船的国家,再从地中海买葡萄酒,运到北欧卖,赚两次差价(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商赚差价,但当时是国家层面的赚钱思路);三是控制进口商品”——少买奢侈品(比如外国的丝绸衣服,又贵又不实用),多买能再加工的原料(比如外国的棉花,运到英国织成布再出口)。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教怎么计算真实的贸易顺差:不能只看单次交易,要算全年所有进出口的总和,比如英国某季度进口比出口多5万英镑,但全年出口比进口多30万英镑,那就是赚了——这种算总账的思路,和现在各国统计贸易差额的方法几乎一样。这种用商船日志、贸易账本说话的内容,让重商主义从模糊的口号变成了能落地、能赚钱的实操指南

三、写作特点:像外贸老船长在酒馆聊“怎么赚钱”,通俗里藏着商人的精明

托马斯·孟的文笔最绝的地方,是他本来就是商人,写的全是商人能听懂的话”——没有GDP”“贸易差额这些现代术语,而是用记账本”“商船航线”“商品价格这些商人日常,还特别擅长用比喻把复杂逻辑讲透。全书像一封写给英国商人的致富信,开头就说我这辈子做外贸,没见过靠藏金子发财的国家,只见过靠顺差赚钱的国家,像现在老销售给新人分享经验一样实在;讲贸易顺差的重要性时,他把英国比作一家大商店商店要赚钱,就得卖的比买的多——英国就是欧洲的大商店,我们的货架上摆着羊毛、毛呢、铁器,得让欧洲人多买我们的货,我们少买他们的货,商店才能盈利

他还特别擅长用具体数字增强说服力,比如讲毛呢出口的利润,他会写1匹raw羊毛能卖10先令,织成毛呢后能卖30先令,中间多赚的20先令,能让织工有活干,让商人有钱赚,还能让国家多收5先令的关税;讲转口贸易的收益,他会提东印度公司去年运了100船香料到欧洲,每船赚500英镑,光这一项就给英国赚了5万英镑,比挖金矿快多了。这种带数字、带案例的写法,读起来根本不像读300多年前的古籍,更像看一位精明的外贸老板写的赚钱笔记,你会忍不住想:原来以前做外贸,和现在的跨境电商思路这么像

四、阅读体验:从“觉得重商主义‘过时’”到“懂‘贸易顺差’的底层逻辑”的顿悟时刻

我刚开始读时,纯粹是因为想知道贸易顺差到底是怎么来的,结果读了几十页就被戳中:有次刷到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看到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几千亿元,以前我只会想这是好事,但用托马斯·孟的思路一想,这背后是中国出口的工业制品(比如家电、手机)比进口的原料(比如石油、矿石)值钱,就像他说的卖成品比卖原料赚得多;而且中国把进口的原料加工成成品再出口,相当于赚了加工费+差价,和他建议英国织羊毛成毛呢再出口的逻辑一模一样。

还有一次,和朋友讨论为什么国家要扶持出口企业,以前我只会说能增加就业,但读完书才明白,更深层的是出口能带来顺差,顺差能让国家有更多外汇,外汇又能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原料,再用来升级产业,形成出口顺差升级再出口的循环”——就像托马斯·孟说的货币流动起来能生更多钱,国家的财富也是靠这种贸易循环积累的。有次我帮家里的小工厂查怎么做跨境电商,居然用到了书中升级产品的思路:把家里卖的普通家具,设计成网红款再出口,价格翻了一倍,销量还更好了。

读完最后一页时,我甚至有种拿着300年前的外贸手册对照现在的国际贸易的通透感——原来不管是17世纪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还是现在的跨境电商卖家,核心都是卖得比买得多、卖贵的比卖便宜的赚得多;原来我们现在讨论的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本质都是在帮国家或企业实现顺差,只是工具比以前更复杂了。这种古今相通的收获,比记住多少经济理论都珍贵。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重商主义的“实战圣经”,塑造了英国的贸易霸权

在经济史上,这本书的地位堪称重商主义的巅峰之作’”——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国的外贸政策:英国政府根据书中建议,取消了货币出口禁令,鼓励商人出口成品、发展转口贸易,还成立了更多海外贸易公司(比如哈德逊湾公司),短短几十年,英国的外贸额翻了三倍,从欧洲二流国家变成贸易强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评价:托马斯·孟不是重商主义的发明者,但他是把重商主义变成可操作体系的人,英国的殖民贸易能成功,这本书功不可没

在现实层面,它的影响力至今仍在:现在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比如对某些进口商品加关税),本质是想减少进口、扩大顺差,和书中控制进口的思路一致;各国扶持高附加值产业(比如芯片、高端制造),也是在践行出口成品比出口原料赚得多的逻辑;甚至我们身边的跨境电商扶持政策,比如保税区免税,也是为了让企业更容易进口原料、出口成品,实现顺差。有学者调侃:虽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但现在各国做外贸,还是在偷偷用托马斯·孟的顺差思路’”

六、书籍核心价值与亮点:给思维装个“看懂国际贸易的‘顺差滤镜’”

它的核心价值,不是让你回到重商主义时代,而是帮你理解国际贸易的底层逻辑——赚钱从来没变过:不管是古代的香料贸易,还是现在的芯片贸易,核心都是卖什么、怎么卖才能赚更多。读完这本书,你再看外贸数据”“关税政策”“跨境电商,不会再停留在看热闹,而是能看懂背后的赚钱逻辑”——比如为什么某国对中国家电加关税,是怕中国家电卖太多,自己国家的顺差减少;为什么中国要发展芯片产业,是怕一直进口芯片,逆差太大,还被卡脖子

内容亮点则在于商人视角的实战性’”:托马斯·孟没像学者那样谈理论起源,而是全程站在英国商人怎么赚钱的角度,提的建议全是能落地、能算账——比如织羊毛成毛呢能多赚多少”“转口贸易能赚几次差价,甚至教怎么和外国商人谈判压价,这种不谈虚的、只说实的的写法,比任何国际贸易教材都更能让你摸到赚钱的门道

最后分享书中最戳我的一句话,也是托马斯·孟对财富的核心观点:国家的财富不在于国库中堆积的金银,而在于对外贸易中持续的顺差——金银会因挥霍而减少,顺差却能像泉水一样,不断为国家带来新的财富。这句话现在还贴在我的跨境电商笔记上,每次纠结要不要做出口时,看一眼就知道答案。如果你也想搞懂国际贸易到底怎么赚钱”“贸易顺差为什么重要,或者想从老外贸的经验里找赚钱思路,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不会教你复杂的现代贸易工具,却会帮你找回做贸易的本质是赚钱的通透,让你明白:不管时代怎么变,卖得好、赚得多的核心,从来都没变过。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本读懂“贸易顺差”源头逻辑的重商主义经典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 爱阅读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满生活糖块的“时光机” 2016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活着本来单纯》,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编订的散文漫画精选集。全书收录55篇散文与原版复刻漫画,分为“渐”“无宠不惊过一生”“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五部分,像五扇推开即见的窗...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 爱阅读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数学“站”起来的“逻辑圣典”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年完成的数学著作,全书13卷,包含5条公设、5条公理、119条定义,通过逻辑推导得出465个命题,系统总结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用诗意的哲思,照亮生命的每一寸荒芜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东西方的“精神诗桥”,纪伯伦的“灵魂自白集”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是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毕生创作的散文诗合集,收录了他从1903年到1931年间的160余篇作品,涵盖《先知》《沙与沫...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 爱阅读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封神”的罪与罚之书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导报》上连载《罪与罚》,这部以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主角的小说,像一颗投入文学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上声名鹊起,更被...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 爱阅读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拿到《中国乡约制度》时,我正坐在老家的晒谷场上。蝉鸣裹着稻穗的清香钻进书页,封面上那句“中国乡村的秩序,不在官府的文书里,而在乡约的诵读声中”像一根细针,“叮”地挑开了我对“乡村”的刻板印象——原来那些“鸡毛蒜皮”的乡邻往来,早被古人...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白凯的“晚清性别密码”,如何解码传统社会的“权力与规训”?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大清律例”“贞节牌坊”与“晚清市井图”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封建礼教=压迫女性’标签简化晚清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晚清常...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爱阅读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身体写就的身份诗学” 《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首印仅8万册,却凭借“双性同体的先锋叙事”和“移民家庭的代际隐喻”,成为2...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祛魅”的学术探险手册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携《重读凯恩斯》登陆学术江湖。这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8页著作,以凯恩斯六部核心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 爱阅读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犯罪现场”解构社会病灶的黑色寓言 《重返暗夜》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2009年首次出版,2024年世纪文景引进中文版。全书收录14个短篇,以“暗夜”为共同母题,通过凶杀案、失踪案等极端事件,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