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掌故家的心事》:在历史褶皱里打捞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3

《掌故家的心事》:在历史褶皱里打捞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

《掌故家的心事》是青年文史研究者宋希於首部非虚构著作,由中华书局于2024年10月精装出版。全书348页,定价78元,ISBN9787101166798,豆瓣评分8.5,获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年度好书。作为掌故侦探的宋希於,以大品的分量,小品的态度钩沉近现代文史人物私事公案,从周作人永诀信到龙榆生删改词选的隐情,用电子数据库与传统文献考据的双剑合璧,让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细节重见天日。

二、书籍内容:在考据癖中触摸时代心跳

书中以显微镜看历史的笔法,聚焦周肇祥退谷得失、瞿秋白遗稿刊发谜团等23个历史碎片。最惊艳的是《范其时不是胡兰成》篇——通过1940年代《杂志》上的笔名考据,揭穿胡兰成伪托《续结婚十年》的谎言,比侦探小说更曲折;而《掌故家张次溪晚年侧影》则用其日记碎片还原文史老人在特殊年代的生活困境,那些被撕去的书页、夹在笔记中的四叶草标本,让历史不再是抽象名词,而是有温度的生存故事。这些故事像文字红伞伞白杆杆,看似荒诞却直指人心。

三、写作特点:学术理性与文学温情的二重奏

宋希於的笔法堪称乾嘉考据的严谨+文学叙事的鲜活。他擅长用催泪瓦斯在穹顶凝结成水珠的细节还原物理空间,又以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在证明存在的哲思升华精神维度。全书采用碎片拼贴结构,如《双照楼诗欧游地名补考》将1920年代诗稿与地理考证交织,形成时空折叠的叙事迷宫。止庵评价其言之有物、思路缜密,徐俊更赞其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这种的精神,让考据成为穿透历史迷雾的手术刀。

四、阅读体验:在掌故迷宫中遇见自己

初读此书时,恰逢冬夜围炉,书中《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永诀》篇让我脊背发凉——那些在零下气温中用身体温暖彼此的兄弟,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的身影,像极了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们夜以继日搬运物资的场景。最触动我的是已属风烛残年,更应及早安排的苍凉感,这种对边缘人物的深切关怀,让我想起外婆临终前反复擦拭旧瓷碗的执念——不是固执,而是用最日常的仪式对抗遗忘的勇气。全书无煽情,却在可口可乐罐成为稀世珍宝的细节中,让读者在美中抽搐并产生幻觉。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在考据时代照亮未被书写的历史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发学界与读者的双重震动。豆瓣热评中,真实到窒息”“像手术刀剖开历史褶皱等评价高频出现。学者李公明指出,宋希於以亲历者的血泪证言解构了体制叙事中的暴力合理化神话。在当下内卷”“躺平话语盛行的时代,书中即使失败也要选择抵抗的命题,与全球青年气候运动、教育平权运动形成强烈共鸣。正如徐俊所言:有一代人的心史,就有一代人的掌故。这种对自由的深刻追问,正是本书穿越半个世纪仍具现实张力的核心。

这本书最让我心颤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在历史记忆个体命运间找到平衡。当读到宋希於在狱中日记中写下青春就是即使知道会输,也要选择战斗时,我忽然想起社区志愿者们在寒夜中搬运物资的身影——那些在黑暗中举起火把的人,何尝不是在用行动诠释以命相搏的真意?在这个焦虑蔓延的时代,这种对抵抗精神的真诚记录,或许就是最珍贵的生存指南”——它让我们在看清生活的残酷后,依然选择相信理想的重量,在理想与现实的裂缝中,种下永不言弃的希望。正如书中那句振聋发聩的宣言:不管一个人的选择面多么有限,都总有抵抗的可能性。

“《掌故家的心事》:在历史褶皱里打捞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 爱阅读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掀开“全球化”的幕布,看透强国如何“设计”世界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全球化叙事”遮蔽的“秩序考古报告”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1963年的著作,出版时正值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如日中天、全球化浪潮初现端倪。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对“贸易...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经典童话撞上心理咨询,一场治愈风暴席卷全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普及读物,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引进中文版后,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佛学的“破冰巨轮” 1938年,当佛教被视为“外来宗教”时,汤用彤以一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劈开了学术研究的冰层。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著作,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学术专著。全书以“...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 爱阅读

《饥饿的毛毛虫》:在虫茧里,我们读懂“成长”的温柔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全球宝宝的“生命启蒙圣经” 《饥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绘本大师艾瑞·卡尔(Eric Carle)的经典代表作,1969年出版后风靡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绘本”,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每个孩子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白衣天使坠入人性沼泽,我们该信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疗行业的"照妖镜" 阿瑟·黑利1959年创作的《最后的诊断》以加拿大三郡医院为舞台,用362页的篇幅撕开医疗行业的华丽袍子。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鼻祖"的作品,通过婴儿溶血病误诊事件,将医院收受红包、药物回扣等潜规则暴露在...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 爱阅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一、书籍基本信息:乱世中的“文学基因库”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是当代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专著(初版于2005年,由多位高校学者联合编撰,后经修订纳入“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这部近80万字的学术...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 爱阅读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城堡线稿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古镇旅游宣传”的照片发呆——青石板路、木质商铺、手工艺人现场打铁,这些被包装成“穿越体验”的场景,突然让我想起书里...

《终极雇佣》:当代码撞进暗网,我读懂了职场最隐秘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终极雇佣》:当代码撞进暗网,我读懂了职场最隐秘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职场悬疑的“现实标本”,2024年现象级商战力作 《终极雇佣》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职场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压迫感——深灰色写字楼背景下,一台服务器指示灯泛着血红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