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2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连封面都设计得很实在:底色是浅灰,中间用粗黑字写着先搞懂条件,再迈出脚步’”,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一看就知道是来解决问题的

二、书籍内容

它没把做老板吹成多光鲜的事,反而一开篇就泼了盆冷水很多人以为有启动资金+敢辞职就是老板的全部条件,其实这只是入场券,能不能留在场上,看的是另外三件事。接着分了三个核心模块:认知破局”“风险预判”“团队激活。比如认知破局里,它用便利店老板补货的小事举例:员工想的是卖完再补,老板得想下周有雨,雨伞要多备20%,酸奶临期前3天就得搞买一送一”——一句话把员工思维老板思维的差别说透了;风险预判里还教了个特别落地的方法:把每个决策可能踩的坑列成风险清单,先问自己如果这事成不了,我能承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不是讲大道理,而是给了能直接划重点的操作步骤

三、写作特点

最让我惊艳的是它的反套路写法:第一,不捧成功学,反而用失败案例库当主角——比如有个餐饮老板靠网红装修火了,却因为没算清食材损耗率半年倒闭,作者没骂老板,反而拆了装修投入复购率的关系,连每天剩多少菜该打折都给了计算公式;第二,每章结尾都有行动清单,不是请思考你的目标这种空话,而是本周要做:1.列出你当前业务里3个靠运气赚的钱;2.找1个老员工聊你觉得团队缺什么’”,看完就能动手做;第三,语言像和前辈聊天,比如形容盲目扩张就像刚学会骑自行车就想载三个人,摔了还怪车不够结实,幽默又扎心,完全没有管理书的距离感

四、阅读体验

我本来以为这类书会像啃干面包,结果花了两个周末就看完了,甚至看到某段会拍桌子——之前我想搞个副业卖手作,总觉得先把产品做出来再说,书里刚好有个类似案例:一个姑娘囤了5万块材料,结果没人买,作者点评老板得先找客户,再做产品,不是反过来跟自己较劲,瞬间把我点醒了。最舒服的是它不说教,比如讲怎么管员工,没说你要当好领导,而是说你先想想,员工跟着你,除了工资还想要什么——是学东西,还是有安全感,像有人帮你捋清楚了思路。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我去查了下,这本书上市3个月就加印了2次,某商业杂志还推荐它适合所有想当老板的普通人,没有空话,全是能用的干货;我身边一个开奶茶店的朋友也在看,说之前总搞不懂为什么员工不积极,书里说别只怪员工懒,先看你有没有给他做事的底气’’——比如定目标时别只说这个月卖10万,要告诉他们怎么卖:周一到周五推上班套餐,周末搞亲子活动,我试了下,员工真的主动多了。还有读者在书评里说这书没教你怎么赚大钱,但教你怎么不因为糊涂亏大钱’”,特别实在。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帮你区分“‘想当老板的幻想“‘能当老板的能力:它不会让你觉得做老板很难,但会让你清楚难在哪些地方,该怎么准备。比如我之前总觉得当老板就是自己说了算,看完才知道老板的说了算,是对结果负责的说了算,不是想干嘛就干嘛’”。对我个人来说,它不仅没让我不敢尝试,反而更踏实了——我现在做副业前,会先按书里的风险清单列问题:客户从哪来?成本超了怎么办?卖不出去怎么处理?,虽然慢了点,但心里不慌了,这种有方法的踏实,比任何热血鼓励都有用。

七、联系社会热点与精髓句子

现在很多人想搞点小创业”“做自由职业者,但往往只看到别人赚钱,没看到别人踩的坑,这本书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它不是教你怎么快速成功,而是教你怎么先活下来,再活得好,特别贴合当下理性创业的需求。书里有句话我抄在了笔记本上:**老板的核心不是,而是造土壤’——让团队愿意主动长,让风险能提前防,让自己不用天天救火**,每次觉得当老板好难时,看到这句话就会明白:真正的老板,不是最累的人,而是把事捋顺的人

最后想说,如果你也总琢磨我能不能当老板,或者刚当老板总觉得手忙脚乱,别先急着干起来,可以看看这本书——它不会给你画饼,但会给你一把量尺子,帮你看清自己到底缺什么,该补什么,这种清醒的指引,才是对想当老板的人最实在的帮助。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菲利普·普尔曼的奇幻史诗《黄金罗盘》(1995)是《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以少女莱拉的冒险为线索,揭露“尘埃”背后的权力阴谋。作品获“英国卡内基奖”“卫报儿童小说奖”,被《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想...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就是恶心》:当“荒诞”成为生活的底色,我终于读懂了“活着”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心灵鸡汤”的存在主义手记 《活着就是恶心》是90后作家“阿糟”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存在主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冲击力——米白底色上印着半块发霉的面包,面包缝隙里钻出一株蔫...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 爱阅读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学科普的“破圈者” 《疾病解说者》是青年医学作家林深的科普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迅速登顶各大图书榜单,首印15万册,上市三个月加印至25万,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被《健康报》评为“年度最懂人心的医学科普书”...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 爱阅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欧几里得的“数学宇宙说明书” 《几何原理》(又称《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于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数学巨著,全书共13卷,用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公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哲学通史 《中国哲学史》由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初版于1934年,历经多次修订,2023年最新版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这本书颠覆了传统哲学史“编年体+学派简介”的刻板写法,以“问题意识”为经线、“思...

《钟情》:在速食时代,重新学会“慢火炖爱” | 爱阅读

《钟情》:在速食时代,重新学会“慢火炖爱” 最近整理书架时,《钟情》的书脊蹭过指尖,突然想起上周和男友的争吵——他加班到十点,我对着冷掉的火锅抱怨“你根本不在乎我”,他却摸着黑从冰箱里掏出一盒还温热的杨枝甘露:“路过便利店时看到你爱喝的,想着你可能还没睡。”那一刻,我忽然懂了书里那句话:“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