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所认识的大先生》:46位教育巨匠的精神灯塔与时代回响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9

《我所认识的大先生:46位教育巨匠的精神灯塔与时代回响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撰写,2025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系其教育沉思录系列最新力作。全书以大先生为脉络,收录顾明远与46位教育界泰斗的交往故事——从林励儒推动六三三学制改革到潘懋元奠定中国高等教育学体系,从霍懋征爱的教育旗帜到于漪鲜活的教育家形象,生动呈现中国教育百年发展中的群星闪耀时。其核心价值在于解码大先生精神密码:既展现胸怀祖国、严谨治学的赤子情怀,又揭示继承传统、守正创新的实践智慧,为当代教育者提供何以成为大先生的立体范本。

二、内容亮点:鲜活故事中的精神显影

书中藏着诸多教科书级的细节:林砺儒在1922年推动新学制改革时,强调师范教育之目的,完全为社会之公,而不计及个人之私,其独立精神至今仍是教师职业的底色;潘懋元在厦门大学创办高等教育研究所,用拓荒牛精神奠定中国高等教育学基础,其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治学态度,恰与当前破五唯教育改革形成历史呼应。更令人动容的是顾明远与曹余章编纂《教育大辞典》的十年往事——两人白天编书、晚上议事,在方寸办公桌间完成153万字的学术巨著,这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恰是大先生精神的最佳注脚。

三、写作特点:史笔与诗心交融的叙事

顾明远以亲历者视角重构历史,避免说教式叙述。每章以人物小传+交往轶事+精神评析结构展开,如写陶行知践行者方明时,既述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又记其在永威学校考察时蹲下身为孩子系鞋带的细节,让大先生从史册走进烟火人间。全书语言兼具学术严谨与文学温度,如用星斗满天喻群贤毕至的教育盛世,用种子喻教育在孩童心中的萌发,使抽象理念变得可触可感。

四、评价与影响力:跨时代的“教育启示录”

该书出版首月即登豆瓣新书榜Top3,被李吉林、成尚荣等教育名家盛赞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精神的活化石。书中提出的大先生标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专业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恰与当前双减政策、教育家精神培育形成理论呼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对现实的映照:当鸡娃焦虑”“教育内卷成为社会痛点时,书中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理念,为缓解教育焦虑提供了以退为进的智慧——正如顾明远所言:大先生不是要培养人上人,而是要培养人中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五、个人意义与社会共鸣:穿越时空的精神锚点

对我而言,这本书是教育原乡的地图。读至顾明远回忆与蔡林森校长共事时,我仿佛看见自己初入教育行业时的迷茫——那时总在分数成长间挣扎,而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我明白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既要又要的平衡艺术。更深刻的是对大先生的重新定义: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圣贤,而是用一生写好的普通人——正如霍懋征一面爱的教育旗帜的比喻,教育者最动人的力量,往往藏在那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细节里。书中那句教育是点燃火焰,而非填满容器,已成为我深夜备课的精神锚点

如今,当躺平”“内卷成为热词,《我所认识的大先生》以其对教育本质的深情凝视,为每个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答案的人,提供了一盏不熄的灯。它不仅是一部教育史,更是一部中国人的精神启示录”——正如顾明远所言:大先生的故事,不是为了让我们仰望,而是为了让我们看见:每个教育者,都可以成为照亮他人的星火。这本书,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火炬,值得每一个渴望在喧嚣中听见教育本真声音的人,捧卷细读。

“《我所认识的大先生》:46位教育巨匠的精神灯塔与时代回响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场用童话拆解心理困境的温柔手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经典童话撞上心理咨询,一场治愈风暴席卷全球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普及读物,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引进中文版后,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

《何谓文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 | 爱阅读

《何谓文化》: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寻根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余秋雨的文化“解忧杂货店” 《何谓文化》是余秋雨在2012年出版的文化散文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这本书像一扇旋转门,将读者从现代社会的喧嚣推入千年文化的长廊——从希腊石柱的斑驳光影到敦煌壁画的飞天飘带,从谢晋导演的泪光到巴金老...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当1872年的蒸汽火车撞上2025年的“时间焦虑”赛道 一、凡尔纳的"时间管理圣经":如何用80天撬动19世纪全球化野心 翻开这部被称作"冒险文学模板"的典籍,就像坐进了一台穿越150年的时光机——1872年伦敦改革俱乐部的壁炉旁,菲利亚斯·福格用2万英镑赌注开启环球狂奔;...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 爱阅读

《极品风水师》:在都市异闻中,读懂风水文化的现代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爽文”标签低估的风水异能经典 《极品风水师》是岱岳峰创作的都市异能小说,2017年起在纵横中文网、百度小说等平台连载,以396万字、1406章的体量构建了一个风水秘术与现代刑侦碰撞的悬疑世界。小说以青年风水师陈...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当记忆成为“禁忌”,我们终于读懂了“活着”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记忆写就的反乌托邦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Lois Lowry)于199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5万册,却凭借“对记忆本质的哲学叩问”和“对极权社会的精准隐喻”,成为全球...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欧洲商队骆驼商队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跨国公司宣布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新闻发呆。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汤普逊...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 爱阅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黑死病的阴影下触摸欧洲文明的基因突变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误解千年的"文明转折点" 作为剑桥大学中世纪史系教授克里斯托弗·道森的代表作,《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以1348年黑死病爆发为分水岭,用十二章篇幅拆解了欧洲从"神权统治"到"人文觉醒"的惊险一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 爱阅读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一、基本信息:一部颠覆"黑暗时代"认知的经典 《中世纪之秋》是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著,192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全本足译版。全书共26章,以14、15世纪法兰西和尼德兰地区为...

《自然哲学》:石里克的“自然解码器”,我在逻辑实证主义里找到了“看世界的新滤镜” | 爱阅读

《自然哲学》:石里克的“自然解码器”,我在逻辑实证主义里找到了“看世界的新滤镜” 一、书籍基本信息:维也纳学派的“自然笔记”,用250页写透“科学与哲学的边界” 《自然哲学》(Philosophie der Natur)是奥地利哲学家、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