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在AI洪流中守护教育“定海神针”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1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在AI洪流中守护教育定海神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锚点

本书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向阳编著,2025年8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58元。作为深耕基础教育30余年的教育者,作者以绣湖小学教育集团为样本,直击AI时代教育痛点——当DeepSeek能秒出情绪管理方案时,教师仍需俯身倾听小轩因重组家庭缺失陪伴的隐痛,用温柔沟通替代说教;当家长焦虑幼小衔接时,教师会为数学吃力的孩子定制一题多解训练册。核心价值恰如书中所言:与真实的人建立具体关系,发生真实故事才是教育千年不变的内核,比任何系统化AI方案更珍贵。

二、内容亮点:具体案例中的教育智慧

书中60个真实案例堪称教育显微镜。如面对六年级小俊突然暴躁,教师未急于批评,而是买奶茶谈心发现是青春期心理波动与父母高期望叠加所致,最终通过情绪纾解清单与家校共育化解危机。更颠覆传统认知的是对学霸学渣标签的批判——作者引用李镇西观点强调每个孩子都是某领域天才,并以高中同学中专学汽修成省里售后龙头、同事孩子职校学牙科成名师的案例佐证:成绩从不是人生KPI,性格与视野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三、写作特点:视觉化语言与金句穿透力

全书语言如绣湖小学的晨光般温暖通透。描写教师家访时从鸡飞狗跳中剥离成长需求的细节,让人瞬间代入;对比AI滴水不漏与教师看见清澈眼神的差异,用定海神针的比喻凸显人文关怀不可替代。经典句子直击人心:没有最好的家长,只有最恰当的家长”——改编自托尔斯泰句式,道尽因材施教真谛;人生不是KPI,幸福没有排行榜则如当头棒喝,让多少被双减后偷偷报班的家长醍醐灌顶。

四、阅读体验:真诚共鸣与时代痛点的双重击中

读至家长应先了解孩子哪方面能力突出再设置环境时,我瞬间想起自己童年被父亲强灌模拟题、刚开口讲趣事就被打断的压抑感——那种学习好才是硬道理的焦虑,至今仍在许多家庭循环。而书中对接受孩子普通的倡导,恰与2025年学生抑郁率数据形成强烈互文:当社会热议双减后家长偷偷报班时,这本书用真实案例证明:放下必须优秀的执念,让孩子承欢膝下或报效祖国,都是成功的人生。这种不空泛的真诚,比任何赞美都更有力量。

五、评价与影响力:社会认可与个人意义的双重印证

本书出版后引发教育界热议,多家媒体引用其家校合育理念。对我而言,它不仅是一本教育指南,更是一场心灵疗愈——当读到性格与视野决定命运时,我仿佛看到那个被父亲打断的少年,终于在书中找到了普通也可以幸福的答案。这种个人意义与时代痛点的共振,让本书超越了普通书评,成为教育改革的微观注脚。

合上书页,窗外的AI广告仍在闪烁,但我知道:教育的本质从未改变——它永远需要俯身倾听的耳朵、拥抱不安的臂膀、汇总思考的头脑。而这,正是《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在AI洪流中守护教育“定海神针”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 爱阅读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拿到《硅谷百年史》时,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堆砌企业名录的“成功学合集”。但翻开第一页——1900年的圣克拉拉谷还是一片果园,果农们正为柑橘价格发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硅谷”不是天生的科技圣地,它也曾是被时代“忽略的边角料...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 爱阅读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写给所有时代流浪者的精神肖像” 《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于197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非洲中部一条虚构的河流“赞比西河”为背景,讲述了印度裔商人萨林姆在殖民时代结束后,在河湾小镇经营商店,见证传统部落...

《红与黑》:我用一个月,读懂了“野心与灵魂的角力” | 爱阅读

《红与黑》:我用一个月,读懂了“野心与灵魂的角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血色写尽人性的现实主义巅峰” 若要快速定位《红与黑》(司汤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经典译本),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40万字“个人奋斗悲剧史”、以“于连·索雷尔”为主角的阶级突围记、提...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复仇的利刃化作人性救赎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世纪的“爽文鼻祖”与人性教科书 1844年,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辩论报》上开启了一场持续两年的连载狂欢——这部名为《基督山伯爵》的百万字巨著,以拿破仑“百日王朝”为历史幕布,讲述了一个水手从“天之骄子”沦为“政治囚徒”,再...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场灵魂的复仇与救赎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背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于1844年至184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9世纪法国拿破仑“百日王朝”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的复仇与救赎,展现了一个关于人性、命运与正义...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 爱阅读

《走到人生边上》:一场“与生命对话”的温柔旅程,教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一、书籍基本信息:杨绛先生的“生命备忘录”,写给所有“走在人生边上”的人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96岁高龄时创作的散文集(2007年出版),收录了她对生命、死亡、命运、亲情的终极思考。全书约15万字,没有宏大的...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 爱阅读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去年深秋,我在加班到凌晨的地铁上刷到这本书的试读片段,立刻被吸引住了:“你不是玻璃心,是还没找到自己的‘情绪锚点’。”那一刻,我盯着手机屏幕,想起上周因为同事一句“你这个方案不行”,躲在卫生间哭了半小时的自己——...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冯友兰1948年创作的《中国哲学简史》,以38章的篇幅梳理从先秦到现代的哲学发展,提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的核心观点。作品被李泽厚称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入选“20世纪中文图...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黑死病与大航海之间的“经济变奏曲”,如何解码现代欧洲的“基因密码”?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欧洲商队骆驼商队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跨国公司宣布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新闻发呆。20世纪中叶的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史学家查尔斯·汤普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