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无名的裘德》:在命运泥沼里,看清理想与现实的重量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21

《无名的裘德》:在命运泥沼里,看清理想与现实的重量

如果你也曾为想做的事做不成”“想爱的人爱不得而深夜叹息,那哈代的《无名的裘德》会像一面照见真心的镜子”——它不是一碗努力就会成功的鸡汤,而是用一个底层青年的挣扎,告诉你理想有多珍贵,现实就有多锋利。书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却能用裘德在石场里藏课本”“在基督寺门外望塔尖这样的小细节,让你想起自己曾为某件事拼尽全力的样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敢说真话”的维多利亚时代悲歌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属于他威塞克斯小说系列的收官之作,1895年首次出版。当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还带着阶级森严、道德保守的底色——底层人想靠教育改变命运难如登天,自由恋爱更是离经叛道,而哈代偏要把这些不能说的困境写进书里,以至于小说刚出版就被批伤风败俗,甚至被图书馆列为禁书

如今我们读的译本里,张谷若先生的译本最经典——他没把哈代的乡土气译成生硬的书面语,反而保留了威塞克斯地区的方言质感,比如裘德说俺就想多认几个字,咋就这么难,读起来像听一个真实的年轻人在抱怨,瞬间拉近了和百年前人物的距离。哪怕你对维多利亚时代一无所知,也能从字里行间摸到那个人被出身绑住手脚的时代温度。

二、书籍内容:不写“逆袭爽文”,只讲“一个普通人的挣扎”

这本书的核心不是裘德如何失败,而是他明明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连好好活都这么难。裘德是个石匠的学徒,手能搬起百斤重的石头,心却装着去基督寺(原型是牛津大学)读书的梦——那是当时底层人能想到的唯一能抬头的路

哈代没给裘德开金手指,反而写了很多扎心的细节:他白天在石场凿石头,晚上躲在漏风的小屋里读拉丁文,手指被磨破的地方沾着墨水,混着石粉结成硬痂;他攒了半年钱买的课本,被雇主看到后扔在泥里,还被嘲笑一个凿石头的,读这些有啥用;他终于走到基督寺的门口,想进去旁听一节课,却被门卫当成流浪汉推出来,只能隔着栏杆看学生们穿着长袍走过,塔尖的影子落在他沾满灰尘的靴子上。

除了理想,他的感情也裹着时代的枷锁”——他遇到了和自己一样渴望自由的苏,却因为不符合当时的婚姻规则,被街坊邻居指指点点,连找工作都被拒绝。哈代没把这些写成苦情戏,而是让裘德在某个雨夜说:俺就是想爱一个人,想读几本书,咋就像跟整个世界作对似的?这句话没有嘶吼,却比任何控诉都让人疼。

放心,书中不会剧透裘德的最终结局,却会让你慢慢明白:有些失败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时代的泥沼太深,你再使劲爬,也会被无形的手往下拽

三、写作特点:用“环境当镜子”,让细节替人物说话

哈代最厉害的写作本事,是不直接写情绪,却让你满肚子情绪。他擅长用威塞克斯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命,比如写裘德去基督寺的路上,天阴得像浸了水的黑布,风裹着雨丝往脖子里钻,就像有人在背后扯他的衣角”——不用写裘德很绝望,你从这风雨里就能感受到他的孤单;写他失去希望时,石场的机器还在轰隆隆响,可他觉得那些石头都在盯着自己,像在说你这辈子就这样了’”——无力感藏在场景里,比直白的抒情更戳人。

他还特别会用小物件传情。比如裘德的口袋里总揣着半块粉笔,走到哪都想在墙上写几个拉丁文单词,哪怕被人骂疯子也不丢;苏送给他一本《希腊语入门》,他把书皮磨破了,就用粗布缝了个书套,里面夹着苏写的小纸条——这些物件不是道具,而是他们没说出口的理想和爱意。就像我们小时候藏在抽屉里的梦想笔记本,哪怕后来不用了,也舍不得扔,因为那里面装着最纯粹的自己

四、阅读体验:像“陪一个朋友走了段难走的路”,越读越心疼,越读越清醒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正处在考研二战失败的低谷期,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觉得努力根本没用。直到读到裘德在石场里,一边凿石头一边背单词,石头渣子溅到脸上,他也没停下——突然就想起自己凌晨五点在台灯下刷题的样子,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后来再读,看到裘德被基督寺拒绝后,没有立刻放弃,而是在附近找了个小工,每天下班后绕到学校墙外,听里面传来的讲课声——我突然明白:理想不是必须实现,而是哪怕够不到,也想朝着它走几步’”。就像我虽然没考上心仪的学校,但备考时学到的知识、养成的坚持,后来都成了工作里的底气

读这本书的感觉,不像读别人的故事,更像有人把你心里藏着的委屈和不甘,都写了出来”——你会为裘德心疼,也会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最后慢慢释怀:不是所有努力都有结果,但努力过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交代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一本“过时却不过时”的现实之书

《无名的裘德》刚出版时,争议很大——有人骂它宣扬堕落,也有人说它说出了底层人的真话。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它成了哈代最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毛姆曾评价它:这是一本让你的书,但这种会让你看清现实,也会让你更珍惜手里的小幸福’”

到了现在,这本书依然不过时”——比如当下讨论的寒门难出贵子,不就是裘德想靠教育改变命运的现代版吗?有人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因为出身被拒之门外,可教育资源不均”“阶级固化依然是很多人要面对的问题;还有人在感情里不敢追求真爱,怕被世俗眼光指责,也像极了裘德和苏的困境。

豆瓣上有位读者的评论特别戳心:以前觉得裘德太傻,为什么不认命?后来才懂,他的不认命不是,是哪怕被全世界否定,也想守住心里那点光’——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小小的裘德’”。这种来自普通人的共鸣,比专家的赞誉更能体现这本书的生命力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它教会我“接受遗憾,却不放弃热爱”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抱怨现实不公,而是学会和没实现的理想和解。以前我总觉得没做成某件事,就是失败,读完《无名的裘德》后才明白:失败不是没得到,而是因为怕没得到,就不敢开始’”

去年我想尝试写公众号,却总怕写得不好没人看,直到想起裘德哪怕被人骂,也要在墙上写单词”——我开始试着每周写一篇,哪怕只有几十个阅读量也不放弃。现在虽然没成大博主,但通过写作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自己的表达能力变好了。

对我来说,《无名的裘德》更像一位温柔的前辈”——它没给我成功的秘诀,却告诉我:哪怕命运给你一堆烂牌,也要认真打下去,因为认真过的每一刻,都比成功更珍贵。读完这本书后,我不再纠结结果好不好,而是更在意我有没有尽全力”——这种心态的改变,让我活得更踏实、更坦然。

七、书中金句:两句话,道尽理想与现实的滋味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裘德对自己说的:俺知道俺可能永远进不了基督寺,但俺只要还能认字,还能想着它,就不算白活”——这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把普通人的坚持写得淋漓尽致,像一束微光,照亮了没结果的努力

另一句是苏对裘德说的:我们就像两粒被风吹到泥里的种子,想往上长,可泥太硬,风太大,但只要我们还连着根,就不算输”——这句话道尽了两个小人物的互相取暖,也让我明白:哪怕身处困境,有人懂你、陪你,就是最大的勇气

如果你也曾为理想没实现而遗憾,为现实太残酷而迷茫,那一定要读《无名的裘德》。它不会给你鸡汤,却会给你面对现实的勇气”——让你明白: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报,但不放弃热爱的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像裘德藏在口袋里的那本旧书,哪怕封面破了,里面的字依然能照亮难走的路

“《无名的裘德》:在命运泥沼里,看清理想与现实的重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一位瑞典汉学家的“汉字解码手记” | 爱阅读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一位瑞典汉学家的“汉字解码手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方汉学的“破冰之旅” 1917年,当欧洲汉学家还沉迷于“四书五经”的文本考据时,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以一本《汉语的本质和历史》劈开西方汉语研究的“铁幕”。这位曾深入中国农村调查方言、用物理实验室设备分析汉字音韵的学者,用“...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 爱阅读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轻量级却“重磅”的财政政治学著作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守刚撰写,2023年7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全书仅十余万字,却以“税收国家—生产国家—福利国家”三阶段模型为骨架,...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鲜血写就的反乌托邦青春寓言”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于2008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20万册,却凭借“对极权社会的极致隐喻”和“青少年生存...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在生死竞技场里,我们都是“反抗的种子”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青少年觉醒圣经”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横扫全球,首印20万册,两年内销量突破1亿,被《纽约时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青少年小说”,更被《卫报》称为“21世纪最具...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 爱阅读

《重读凯恩斯》:拨开百年迷雾,解码经济周期的“预言家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经济学“祛魅”的学术探险手册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携《重读凯恩斯》登陆学术江湖。这部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418页著作,以凯恩斯六部核心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货币论》《就业、利息与货...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解码民国文人的精神底片,重绘中国散文的审美坐标 | 爱阅读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解码民国文人的精神底片,重绘中国散文的审美坐标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文人的“散文解剖课” 《朱自清与他的散文》是学者陈武耗时十年完成的学术专著,2023年由三联书店推出,全书412页,配150余幅朱自清手稿、老照片及经典散文场景复原图。书中以“生平-文本-影响”为脉络,...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 爱阅读

《庄稼人》:在土地褶皱里打捞消失的匠人精神与乡愁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时代追赶的乡土史诗 《庄稼人》是乡土文学作家黄孝纪潜心七年的非虚构力作,2024年7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作为“中国乡存丛书”第八部,这部18万字的散文集以湖南永兴县八公分村为样本,聚焦1970-1990年代四十余...

《追求卓越》:解锁卓越企业的密码,一本写给奋斗者的管理圣经 | 爱阅读

《追求卓越》:解锁卓越企业的密码,一本写给奋斗者的管理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管理界的“武功秘籍” 《追求卓越》由托马斯·彼得斯与罗伯特·沃特曼合著,2020年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两位作者深入美国62家大企业调研后,提炼出的“卓越企业八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