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为了和谐而奋斗》:当楼道里的矛盾化解成笑声,我们终于读懂了“幸福”的形状 | 爱阅读

4周前 (09-14)读一读18

《为了和谐而奋斗》:当楼道里的矛盾化解成笑声,我们终于读懂了幸福的形状

上周三傍晚,我在社区活动中心的藤椅上翻完《为了和谐而奋斗》最后一页,窗外的晚霞正漫过晾衣绳。书里张阿姨握着李奶奶的手说咱以后别为垃圾分类置气了,李奶奶往她手里塞了块刚烤的芝麻饼——那瞬间,我突然想起自己上周和楼下王姐因为噪音问题红脸的事。合上书时,晚风掀起书页,我摸了摸发烫的眼眶——原来最珍贵的和谐,从来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多走一步的体谅里,在愿意低头的温柔里。

一、基本信息:从“社区故事”到现象级,一本用“烟火气”写和谐的社会观察实录

《为了和谐而奋斗》是作家林晓阳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2023年起在《人民日报》副刊连载,202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实体书。这部被读者称为中国版《山茶文具店》+《社区故事》的小说,上市首月销量突破40万册,豆瓣评分稳定在8.7,更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专题推荐为年度最具社会温度的文学作品。有编辑透露,初稿因聚焦社区琐事被要求提升格局,最终却凭借用小事写和谐的独特视角,成为2024年最受社区工作者、家庭主妇和年轻读者追捧的生活哲学书

二、内容:楼道里的“和解剧场”,每个细节都在说“和谐不是完美,是愿意磨合”

故事围绕北京市朝阳区幸福里社区的三个家庭展开:

​​张阿姨一家​​:退休教师,因坚持垃圾分类要严格和楼下李奶奶(拾荒老人)多次争执,却在李奶奶偷偷帮她照顾空巢老伴后,主动上门道歉;

​​李奶奶一家​​:独居老人,因捡废品被物业劝离,却在张阿姨的鼓励下,用捡来的塑料瓶教社区小孩做手工,成了环保小课堂的明星;

​​年轻夫妻小周和小吴​​:互联网公司高管,因谁该辅导孩子作业吵到要离婚,却在社区调解员的引导下,尝试轮流当家庭CEO’”,意外发现彼此的闪光点。

书中最让我鼻酸的,是中秋团圆饭的细节:张阿姨煮了李奶奶爱吃的桂花糯米藕,李奶奶带着孙子小乐给张阿姨的老伴织了条围巾,小周和小吴带着孩子来蹭饭,席间小乐奶声奶气地说:奶奶说,吵架就像月饼里的冰糖,咬碎了才甜。满桌人愣了愣,接着都笑了——原来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是把矛盾嚼碎了,酿成甜

没有狗血的家庭破裂反转,没有强行圆满的全员和解,有的只是这些藏在楼道里的真实:张阿姨会因为李奶奶没分类垃圾而跺脚,却在她生病时熬了三锅鸡汤;李奶奶会偷偷把捡来的纸箱堆在张阿姨门口,却在她道歉时红着眼说是我先挑的事;小周会因为加班错过孩子家长会而自责,小吴却翻出他藏在公文包里的儿童绘本,说你看,你早就准备好当好爸爸了

而最戳我的,是社区调解员刘姐的调解哲学:她从不急着解决问题,而是搬个小马扎坐在矛盾双方中间,听他们讲谷子烂芝麻的往事。和谐不是把疙瘩剪断,是把它编成中国结。她常说,你看这绳子,越拧越紧会断,松松垮垮也不成,得慢慢捋顺了,才能系出花样。

三、写作特点:用“芝麻饼”织就社区网,把“和谐”写成最温暖的诗

林晓阳的文字有种老胡同里的烟火气:写幸福里社区的夏天,不用炎热”“漫长,而是写蝉鸣从早叫到晚,像台没上油的旧收音机;楼道里的穿堂风裹着各家厨房的香味,张阿姨的桂花糕、李奶奶的卤煮、小周家的糖醋排骨,混在一起,比任何香水都香;写矛盾的化解,不用大团圆”“皆大欢喜,而是写张阿姨和李奶奶坐在楼道里择菜,李奶奶教她认野菜,张阿姨给她看孙子的照片;小周和小吴在小区花园里遛娃,孩子追着蝴蝶跑,他们跟在后面,影子叠在一起,像两株并肩的树

最妙的是他对细节的放大:张阿姨的垃圾分类本上,除了标记可回收”“厨余,还记着李奶奶的拾荒时间;李奶奶的手工课上,每个塑料瓶都贴着孩子的名字,写着小乐做的花瓶”“浩浩做的笔筒;小周的公文包里,除了文件,还塞着小吴写的今日夸夸卡”——“老公今天帮我拎了菜,超棒!这些被和谐串起的小物件,在故事里变成了幸福的指纹”——它们证明着:和谐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是多走一步的体谅,是愿意低头的温柔,是把对方放在心上的日常。

而人物的成长更绝:张阿姨从较真的垃圾分类员社区调解志愿者,说原来调解不是评对错,是搭桥梁;李奶奶从自卑的拾荒老人孩子们的手工奶奶’”,说原来我捡的不是废品,是大家的快乐;小周从工作狂丈夫孩子的游戏伙伴’”,说原来最珍贵的成功,是回家时孩子喊爸爸的声音。这种撕掉标签的过程,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对抗生活摩擦的真实路径:先是否定,然后倾听,最后骄傲地说我愿意为你改变

四、阅读体验:像捧着一碗热汤面,暖到胃里,甜到心里

我是裹着薄外套在周末下午读这本书的。读到中秋团圆饭那章,窗外的银杏叶突然落进窗台——我捧着书冲到楼下,看见隔壁王姐正蹲在院门口剥毛豆,竹篮里的豆荚堆成小山。她抬头时,我突然想起书里张阿姨说的:和谐不是没有矛盾,是愿意为彼此让步的温度。

合上书的那晚,我翻出和楼下王姐的聊天记录——上周因为她晾衣服滴水到我阳台,我发了条注意点的消息,她回了句对不起就没再说话。我突然想起书里小周和小吴的轮流当CEO,于是编辑了一条消息:王姐,明天我帮你收衣服,你教我腌萝卜干呗?她秒回:好呀!我腌的萝卜干可脆了,你肯定爱吃!

凌晨一点,我刷到朋友圈,同事发了张和老公吵架的照片,配文:气死我了,他居然忘了结婚纪念日!我评论:我今天读《为了和谐而奋斗》,里面有两句话——‘和谐不是完美,是愿意磨合’‘吵架就像月饼里的冰糖,咬碎了才甜她秒回:你最近怎么这么温柔?我没说话,只是把《为了和谐而奋斗》的封面翻到她能看见的位置——上面印着:幸福不在远方,在楼道里的那声,在餐桌上的那碗汤,在愿意为你多走的那一步里。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书里的真相:所谓和谐,从来不是没有矛盾,是有矛盾,但愿意一起解决;所谓奋斗,也不是追逐宏大的目标,是为了让身边的人更幸福,愿意多做一点点

五、评价与影响力:它不是“心灵鸡汤”,是面照见“生活智慧”的镜子

《为了和谐而奋斗》的热度远超文学圈。有读者在豆瓣留言:以为是社区故事,结果是催泪弹,哭湿了三包纸巾;有社区工作者分析:书里的张阿姨’‘李奶奶’‘小周小吴,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和谐不是高大上的概念,是多走一步的体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专题报道时,主持人说:这本书最动人的,是把和谐从口号变成了可触摸的温度’——它教会我们,幸福不在远方,在楼道里的那声,在餐桌上的那碗汤,在愿意为你多走的那一步里。

多地社区把这本书列为邻里和谐推荐读物,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和谐故事会,居民们自发组织楼道茶话会,分享自己的和解经历;年轻夫妻把它当作婚姻指南,在睡前读上两章,笑着说原来吵架也能吵出甜味

2024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将这本书评为年度最具社会价值的现实主义文学。评委说:它用幸福里社区的外壳,包裹了最珍贵的人性哲学——在这个强调效率的时代里,慢下来,磨合,包容,才是最奢侈的幸福。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出版时,我正陷在生活琐碎的烦躁里。我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普通”“人际关系太复杂,于是每天行色匆匆,连和邻居打招呼都要挑没人的时候”——直到读到张阿姨说的:和谐不是要活成别人眼里的完美,是要活成自己心里的踏实

现在的我,会在下班路上帮邻居拎菜,会在楼道里和王姐聊家常,甚至会在和老公吵架时笑着说:要不咱们轮流当CEO因为我终于明白:和谐从来不是别人的给予,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幸福也不是没有矛盾,是有矛盾,但愿意一起解决

最后想分享书里最戳我的两句话:

她说,和谐不是完美,

是愿意为彼此让步的温度;

我说,原来最珍贵的奋斗

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光

活成身边人心里的暖

或许这就是《为了和谐而奋斗》最动人的地方——它没有教我们如何解决所有矛盾,却教会我们:

要相信,

在你觉得日子难熬的时刻,

总有一个人,

正端着一碗热汤面,

敲响你的门,

说:

走,咱们回家,

一起煮碗和解的汤。’”

“《为了和谐而奋斗》:当楼道里的矛盾化解成笑声,我们终于读懂了“幸福”的形状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公有法典》: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如何用“法律显微镜”解剖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 爱阅读

《公有法典》: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如何用“法律显微镜”解剖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一、书籍基本信息:1842年的“共产主义宪法”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埃蒂耶纳·卡贝在1842年抛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核弹”。全书以12章365条的篇幅,用科学家的严谨与诗人的激情,构...

《古船》:原来最重的“历史”,藏在船板的裂痕里 | 爱阅读

《古船》:原来最重的“历史”,藏在船板的裂痕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船桨划开”的齐鲁乡村史诗 《古船》是作家张炜创作于1980年代的长篇小说,198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新版。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张炜以山东半岛胶东小镇“洼狸镇”为背景,用细腻如...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 爱阅读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500强高管“疯抢”的领导力“错题本” 2023年6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管理界炸开涟漪。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这位曾指导过通用电气、高盛、福...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 爱阅读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美国梦”面具的南方寓言 《国王的人马》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于194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称为“南方文学双...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 爱阅读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当木筏划破19世纪的谎言,少年在密西西比河上读懂自由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以南北战争前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讲述白人少年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为逃避各自命运,乘坐木筏开启的逃亡之旅。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的浪里,捞起“自由”的原石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密西西比河的浪里,捞起“自由”的原石 一、基本信息:美国文学的“成长圣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84年的“成长小说巅峰”,与《汤姆·索亚历险记》并称为...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 爱阅读

《好妻子》:婚姻里的“她视角”,原来可以这样被看见 去年冬天,我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因为“婚后谁主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他拍着胸脯说“我养你”,我却想起朋友圈里全职妈妈凌晨三点挤奶的背影——那种疲惫和不甘,像根刺扎在我心里。就在那时,朋友塞给我一本《好妻子》,说:“别急着吵架,先看看这本书。”...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菲利普·普尔曼的奇幻史诗《黄金罗盘》(1995)是《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以少女莱拉的冒险为线索,揭露“尘埃”背后的权力阴谋。作品获“英国卡内基奖”“卫报儿童小说奖”,被《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想...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我们如何“活成自己的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王小波的“时代解剖刀”,写给所有“在荒诞中寻找真实”的人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91年出版),与《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并称为“时代三部曲”。小说以1960-1970年代的“文革”为背景,通过知识分...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