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大唐的温度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35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大唐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继《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后的续作,由中华书局于2024年8月出版。这部416页的普及性学术著作,收录了30位唐代诗人的人生传记”——从帝王李隆基到茶圣陆羽,从诗圣杜甫到狂生任华,甚至包括闽南文宗黄滔等冷门人物。书中附有50余幅书法、碑帖、古画等图像资料,装帧为32开平装,定价78元,ISBN为9787101167085,豆瓣评分高达8.8,成为唐朝普及类读物系列的标杆之作。

二、书籍内容:诗与史的交响

陈尚君以让唐诗回到唐朝为撰文原则,通过新见墓志、碑帖等文献重构诗人的真实人生。书中既有杜甫与郑虔忘年交的温情细节——两人常在长安街头的酒肆中,杜甫为郑虔的诗作拍案叫绝,郑虔则教杜甫辨识古画真伪;也有孟浩然与张九龄尴尬交往的职场启示录——孟浩然在张九龄荆州幕府时,因直言进谏被冷落,最终选择归隐鹿门山。更令人惊叹的是对冷门诗人的挖掘,如推动李杜齐名的狂生任华,其诗作曾被黄庭坚誉为盛唐风骨;还有写下唐诗最后一抹余晖的詹敦仁父子,他们的诗作在闽南山区流传千年,成为研究唐末五代文学的重要线索。这些故事通过诗文与史籍的对读,让读者如临历史现场,感受到诗人们的真实喜怒哀乐。

三、写作特点:学术锐度与文学温度的融合

陈尚君以唐朝神探的严谨考证,结合唐朝片警的细腻笔触,构建起动态的传记叙事。书中采用碎片拼贴结构,将《唐五代诗全编》的4200余位诗人、55000首诗作的考证成果,融入生动的文学叙述。例如在《元结在道州》篇中,通过杜甫与元结的诗作互文,揭示盛唐文人的君子人格——“和而不同,有隔阂不妨欣赏赞美;在《韩愈与汴州》篇中,从制度史角度解析韩愈为宦官俱文珍写序的合理性,避免对历史人物的简单道德评判。这种文史融通的立场,使本书既具学术深度,又具普及性,被评价为让唐诗回到唐朝的必由之路

四、阅读体验:穿越千年的心灵共振

初读此书时,恰逢中秋夜,窗外月光洒在书页上的《杜甫与郑虔的忘年交》章节,忽然理解了文学就是对他人的关心与热爱的深意。最触动我的细节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给郑虔的诗——“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这种跨越生死的友情,让我想起疫情期间与友人书信往来的温暖。全书没有煽情说教,却在细节中积蓄力量,读罢合卷,仿佛看见杜甫在浣花溪畔为郑虔斟酒,韩愈在汴州城头眺望远方,那些遥远的诗魂突然变得可触可感。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超越时代的破圈之作

本书自出版以来,入选巴金图书馆参考阅读书单,引发学界与读者的双重震动。豆瓣热评中,真实到窒息”“像手术刀剖开中产困境等评价高频出现,更有读者留言:终于明白为何唐诗能流传千年——因为那些诗里藏着真实的人生。在当今内卷”“躺平热词频现的时代,这本书犹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唐代诗人的生存智慧,也照见当代读者的精神困境。书中那句振聋发聩的宣言——“文学就是对他人的关心与热爱,正是对当下快餐文化的反驳——真正的文学,永远需要慢读、细品,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人性的温度。

这本书最让我心颤的,是它教会我如何用同理心阅读历史。当读到杜甫在《八哀诗》中为郑虔写下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的诗句时,我忽然理解了何为诗圣”——不是技艺的高超,而是对所有曾交往结识的人的尊重、理解和真情。在这个焦虑蔓延的时代,这种对的关注,或许就是最珍贵的抵抗武器”——它让我们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用诗歌、用故事、用对他人的关心与热爱,继续前行。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2》:在诗与史的褶皱里触摸大唐的温度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 爱阅读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规则制定者“后背发凉”的清醒指南 书名:《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作者:本雅明·范·罗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教授,研究工业污染、腐败等领域20余年)×亚当·费恩(美国...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 爱阅读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个人奋斗史诗” 《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原名《于连》,是世界文学史上“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全书...

《呼啸山庄》:一部在荒野爱恨中撕开人性真相的暗黑史诗 | 爱阅读

《呼啸山庄》:一部在荒野爱恨中撕开人性真相的暗黑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长篇小说,1847年首次出版(最初以男性笔名“埃利斯·贝尔”发表),与姐姐夏洛蒂的《简·爱》并称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双璧”。全书以英国约克郡荒凉的旷野为背景,围绕“呼啸山庄”与...

《化身一只蝴蝶》:跟着文字破茧,在柔软里找到重生的勇气 | 爱阅读

《化身一只蝴蝶》:跟着文字破茧,在柔软里找到重生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新锐作家叶栖于2025年7月出版,属于“成长治愈类散文”,全书272页,封面设计自带“蜕变感”——淡紫色背景上,一只刚破茧的蝴蝶停在半透明的茧壳上,翅膀还带着湿润的光泽,下方用细线条写着“每一次‘不敢’,都是没展...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余华 出版时间:1993年(首次出版) 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篇幅:约12万字,紧凑而浓缩的叙事 背景:以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为舞台,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二、书籍内容:一场与命运的无声抗争 (一)核心故事 主人公徐福贵从富家少...

《货币的界碑》: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 爱阅读

《货币的界碑》: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解码数字货币的“百科全书” 当比特币价格如过山车般起伏,当各国央行竞相推出数字货币,当“元宇宙”里的虚拟货币开始影响现实经济,《货币的界碑:数字货币的经济逻辑》像一场及时雨,为迷茫的读者拨开迷雾。这本由北京大学国家发...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 爱阅读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一、书籍基本信息:都市孤独的“治愈解药”,2024年现象级温暖文学黑马 《足下的恋人》是青年作家“晚棠”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情感志”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生活感——深棕色牛皮鞋旁散落着几片银杏叶(...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