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拖延心理学》:和拖延和解,比“战胜拖延”更重要的事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4

《拖延心理学:和拖延和解,比战胜拖延更重要的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拖延星人”集体破防的“反内耗指南”

《拖延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简·博克(Jane B. 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Yuen)合著,首版于1983年,历经40年修订,被翻译成23种语言,全球销量超500万册。它还有个更接地气的标签——“拖延者的圣经

书的封面是个盯着钟表的卡通小人,脚边散落着未完成的画稿、皱巴巴的报告和吃剩的薯片袋——这场景像极了每个深夜崩溃的拖延星人。两位作者在序言里写:我们不是要消灭拖延,而是要理解拖延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瞬间消解了读者我又失败了的焦虑——原来,拖延不是懒癌晚期,而是一场内心戏

二、书籍内容:拖延不是“懒”,是“心理防御术”

如果你以为这本书是如何治拖延的工具手册,翻开前3章就会惊觉:原来拖延的藏在更深处。作者用大量临床案例和心理学实验,拆解了拖延背后的四大心理密码

​​完美主义陷阱​​:有个写小说的读者,总因第一章不够惊艳不敢下笔,拖了3年。作者指出:他不是怕写不好,而是怕写好了但不够好’——完美主义把完成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恐惧失败​​:一个总拖延考试复习的学生,私下说:如果我没复习也考砸了,至少能安慰自己不是能力问题;但如果复习了还是考砸,那就是我真的不行

​​任务厌恶​​:上班族拖延写方案,不是因为方案难,而是领导要求的格式太死板”“内容太无聊”——我们对痛苦任务的本能逃避,会触发拖延。

​​失控幻觉​​:刷手机、打游戏带来的即时快乐,让我们误以为掌控了时间,却在深夜面对未完成的工作时,陷入更深的自我怀疑。

书中最戳我的是拖延循环模型:拖延焦虑临时抱佛脚完成质量差自我否定更拖延。这个闭环像一台精密的心理机器,而作者的任务,是帮我们按下暂停键,看看这台机器到底哪里卡壳了。

三、写作特点:像和心理咨询师喝下午茶,把“痛点”聊成“知识点”

两位作者的写作风格像一杯温热的蜂蜜水——不尖锐、不说教,却能甜到心里。她们没有堆砌专业术语,而是用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的口吻,把学术研究变成唠家常

书里有大量拖延自测量表:比如你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效率最高吗?”“你会因为怕失败而迟迟不开始吗?这些问题像一面镜子,让读者瞬间对号入座

案例全是普通人的故事:有拖延交房租的应届生,有拖延健身计划的健身教练,有拖延结婚的情侣——这些故事没有逆袭的狗血,只有原来你也这样的共鸣。

方法论简单到可操作:比如针对任务厌恶,作者提出5分钟启动法”——“先做5分钟,5分钟后不想做再停;针对完美主义,她们说:完成比完美重要,先让60分的初稿见光,再慢慢改到80分。

最妙的是作者的坦诚:她们在书中坦言,自己也深受拖延困扰——博克曾拖延博士论文答辩,袁曾拖延给孩子报兴趣班。这种不完美专家的姿态,让读者更有信任感:原来她们也不是反拖延超人,只是更懂怎么和拖延和平共处。

四、阅读体验:从“自我攻击”到“自我和解”的“心灵SPA”

我是去年深秋读的这本书。那时我因为拖延搞砸了一个重要项目,整个人陷入我怎么这么没用的内耗中。翻到拖延是心理防御那章时,我突然哭了——原来我拖延的不是项目,而是害怕即使努力了也不如别人的恐惧。

书里有个练习:把你拖延的任务写下来,然后在旁边写我害怕的是……’”。我写:我害怕写出来的方案被领导骂不如新人,害怕同事觉得她根本不行当这些不敢说的恐惧被摊在纸上时,我突然轻松了——原来那些让我辗转难眠的焦虑,早就在书里被翻译成了正常的人性弱点

合上书时,窗外的银杏叶正簌簌往下落。我打开电脑,试着用5分钟启动法写方案。敲下第一行字时,我对自己说:没关系,先写5分钟。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拖延不是敌人,而是内心的信使”——它在提醒我:你害怕的,不是任务本身,而是任务背后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40年不过时的“反拖延圣经”,从“自救”到“助人”的“心理工具”

《拖延心理学》的生命力远超想象:它被美国心理学会列为拖延症干预首选读物,被斯坦福大学、哈佛商学院纳入时间管理课程;国内小红书、知乎上,拖延心理学自救话题阅读量超2亿,无数人留言:看完这本书,我终于不再骂自己了。

教育领域对它的评价更实在:与其教孩子如何不拖延,不如教他们如何理解拖延职场培训师则说:这本书拯救了无数假装很忙的打工人——当我们不再用熬夜加班证明自己,而是用高效完成赢得尊重,拖延自然就成了伪命题。

最让我触动的,是一个妈妈的留言:我和女儿因为写作业拖延吵了无数次,直到我陪她读了这本书。现在她会主动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写数学,可能是因为怕错太多。我们先玩10分钟,再试试?原来,教育不是纠正拖延,而是和孩子一起理解拖延

六、它对我的意义:不是“战胜拖延”,是“和拖延做朋友”

以前我总觉得拖延=失败,读这本书后才懂:拖延是理想中的我之间的差距,是当下的我未来的我的一种保护。现在的我依然会拖延——比如写这篇书评时,我先刷了10分钟朋友圈——但我不再骂自己没用。我会对自己说:你想拖延,是不是因为怕写不好?没关系,先写500字,剩下的明天再改。

更意外的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和家人的关系。当我不再把拖延当成缺点,而是需要理解的情绪,我发现丈夫拖延修水管时,不再是你怎么这么懒,而是你是不是怕修不好被骂?;孩子拖延练琴时,不再是你怎么这么不自觉,而是你是不是觉得这首曲子太难了?这些微小的改变,让我们的家少了指责,多了理解。

写在最后:

如果你也被明明很想改变,却总在拖延困扰,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30天根治拖延的速成法,却会告诉你:拖延不是你的错,它是你内心在喊我需要帮助

就像书里最经典的那句话:拖延的反义词不是行动,而是与自己和解当我们不再和拖延死磕,而是学会理解它、接纳它、管理它,那些被拖延偷走的时光,终将变成更从容的自己。

毕竟,人生不是和时间的赛跑,而是和自己的和解”——而《拖延心理学》,就是这场和解的入场券

“《拖延心理学》:和拖延和解,比“战胜拖延”更重要的事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弗兰肯斯特》:在“创造”的阴影里,触摸人性最原始的震颤 | 爱阅读

《弗兰肯斯特》:在“创造”的阴影里,触摸人性最原始的震颤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的“科技伦理预言书”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1818年的“哥特文学里程碑”,与《德古拉》《弗兰肯斯坦》(注:此处为避免混淆,原文《弗兰肯斯坦》即《弗兰肯斯特》)并称为“维多利...

《沟通的艺术》:一本让“说话”变成“连接”的“关系魔法书” | 爱阅读

《沟通的艺术》:一本让“说话”变成“连接”的“关系魔法书” 上周和男友吵架,起因是我抱怨他“总忘记倒垃圾”,他却吼:“我上班已经够累了,你就不能自己倒?”我气到摔门而出,却在楼下便利店翻到包里的《沟通的艺术》——书里夹着半年前做的笔记:“沟通不是‘争输赢’,是‘看见彼此的需求’。”合上书时,我...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 爱阅读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当规则撞上人性的“暗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规则制定者“后背发凉”的清醒指南 书名:《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作者:本雅明·范·罗伊(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学教授,研究工业污染、腐败等领域20余年)×亚当·费恩(美国...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 爱阅读

《国王的人马》:当理想主义者沦为权力的囚徒,我们都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美国梦”面具的南方寓言 《国王的人马》是美国作家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于194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次年获普利策文学奖,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并称为“南方文学双...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诗坛的“精神火种库” 《海子诗全集》是中国当代诗人海子(查海生)诗歌作品的全编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2021年修订再版),收录了海子从1982年至1989年创作的160余首诗歌及部分未刊手稿。作为“朦胧诗...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 爱阅读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关于“善与恶”的南方哥特式寓言 《好人难寻》是美国文学大师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收录于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新星出版社,2020年)。这部被视为“20世纪最尖锐的道德寓言”的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 爱阅读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虚拟造梦师的“极客生存指南”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是晋江文学城作者养乐多创作的现代都市职场励志小说,全文约40万字,以“全息游戏开发+职场逆袭”为标签,讲述菜鸟游戏测试员林小满与天才设计师江临从“测...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一部在复仇与救赎中燃烧的史诗,藏着人生最极致的爽与悟 一、书籍基本信息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巅峰之作,1844年首次以连载形式发表,至今已被翻译成百余种语言,全球销量超2亿册,被读者称为“‘世界通俗小说的天花板’——既有过山车般的剧情,又有直抵人心的思考”。全书以1...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 爱阅读

《罪与罚》:在灵魂炼狱中寻找救赎的终极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封神”的罪与罚之书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导报》上连载《罪与罚》,这部以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主角的小说,像一颗投入文学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坛上声名鹊起,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