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我与首富梁稳根》:不是讲首富传奇,是说透实业人“把铁做扎实”的初心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4

我与首富梁稳根:不是讲首富传奇,是说透实业人把铁做扎实的初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三一重工早期核心成员周建雄——他从1992年就跟着梁稳根创业,既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手里藏着大量未公开的工作笔记、会议录音和老照片,写这本书时完全没走名人传记套路,反而像打开了实业人的工作日记。书籍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全书328页,厚度透着沉甸甸的实在,封面设计特别贴三一气质:没有用梁稳根的西装照,反而选了他2003年在三一车间的工作场景——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安全帽,正弯腰和焊工师傅讨论机械臂焊缝,背景里是刚下线的泵车,配文做重工,要像焊钢板一样,每一道都得扎实,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吹财富神话的书。更贴心的是内页,每章都穿插老笔记节选,比如周建雄写1998年梁总在客户工地蹲了3天,就为了看我们的泵车哪里容易坏,字里行间全是实业人的烟火气

二、书籍内容

它最打动人的,是不神化梁稳根,只拆三一怎么把铁做扎实’”——全书没讲梁稳根如何成为首富,反而盯着实业创业的笨功夫’”。比如起步阶段,写三一早期做焊接材料的细节:1986年梁稳根放弃公务员工作,带着3个伙伴在娄底租了间旧厂房,第一次试产的焊接材料总开裂,他没急着凑数卖,反而把自己关在实验室,连续27天调试配方,甚至半夜骑着自行车去五金店买原料,最后终于做出焊口能承受500公斤拉力的产品,第一单卖给当地农机厂时,他亲自跟着去安装,蹲在地上看焊工用自己的材料,紧张得手心冒汗;破局关键里,讲三一进军泵车领域的冒险:2001年行业都觉得泵车技术被国外垄断,国产做不出来,梁稳根却带着技术团队去德国考察,回来后把办公室搬到车间,每天和工程师一起画图纸,甚至为了改一个液压阀的设计,亲自去供应商工厂蹲了半个月,最后第一台国产泵车下线时,他摸着车身说这铁疙瘩,以后要让中国工地都用上;连面对危机的细节都很真实:2008年金融危机,三一订单掉了40%,有人建议裁员降本,梁稳根却拍板不裁员,反而招200名技术人员,趁淡季搞研发,还带着高管去车间和员工一起加班,用咱们把产品做得更耐用,等市场回暖,客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一稳住人心。全书分娄底起步:焊好第一块钢板”“长沙突围:造国产重工”“全球布局:让三一走出去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用小事见初心,没有空讲战略,全是能触摸到的实业细节

三、写作特点

周建雄的写法完全打破了首富传记=流水账的印象。第一,第一视角还原场景:书中大量穿插作者的亲身经历,比如1999年三一参加北京工程机械展,梁总带着我们提前3天去布展,他亲自擦泵车的玻璃,连角落的灰尘都要抠掉,说这是中国重工的脸,不能脏’”;再比如2010年三一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谈判到最后一轮,对方嫌报价低,梁总却拿出我们的产品检测报告,说你们的泵车寿命是15000小时,我们的已经做到18000小时,这个价格,值’”,没有空洞的评价,全是能身临其境的细节;第二,不回避’”:比如写三一早期因为质量把控不严,一批焊接材料被客户退回,梁稳根不仅全额退款,还带着团队去客户那里道歉,回来后立了质量红线”——谁让不合格产品出厂,就卷铺盖走人;还写了他的决策纠结:2005年要不要做海外市场,他犹豫了3个月,一边怕水土不服,一边怕错过机会,最后带着团队去印度、巴西的工地蹲点调研,才拍板布局,作者没替他装果断,反而让纠结显得更真实;第三,语言像老同事聊天:形容梁稳根不喜欢开会说空话,最爱问客户最近说我们的产品哪里不好’‘车间里还有多少问题没解决,像个追着要作业的老师,却没人反感,因为他自己比谁都拼;说三一的踏实做重工不像搞互联网,不能靠概念火,得靠产品能扛事’——客户在工地上用你的泵车连续工作72小时没出问题,这才是最好的广告,幽默又扎心,完全没有距离感

四、阅读体验

我本来以为首富书会很’”,结果花了三个晚上就看完了,甚至看到某段会忍不住红眼眶——我现在在一家做工业设备的小公司做产品,之前总想着怎么把产品包装得高大上’”,去年有个客户反馈我们的机器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卡壳,我觉得是客户使用不当,没当回事。直到看到书里三一泵车在东北工地出故障的段落:当年三一的泵车在零下20度的工地趴窝,梁稳根连夜飞到现场,蹲在雪地里看工程师检修,最后发现是液压油在低温下流动性差,他当场拍板重新研发适合低温的液压油,哪怕成本涨10%,还说客户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错,别找理由。这句话像一巴掌打醒了我,我赶紧带着技术团队去客户工地,蹲了两天找到问题根源,改了产品设计,最后客户不仅续了单,还推荐了新客户。最舒服的是它不说教,比如讲做实业要坚持,没说你要耐得住寂寞,而是写梁稳根在三一最困难时,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给员工发工资,却在会上笑着说咱们现在是破釜沉舟,但只要产品好,总有熬出头的一天,这种带着大家一起扛的实在,比任何励志语录都有力量。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这本书上市4个月就加印了2次,《中国工程机械报》评价它中国实业精神的最佳注脚——它没教你怎么赚快钱,却教你怎么把一件事做扎实,做长久’”;三一重工的老员工在书评里写看到书里车间加班改图纸的细节,一下子想起当年的日子,梁总不是高高在上的首富,是和我们一起在油污里摸爬滚打的带头人’”;我身边做制造业的朋友看完后,把公司的质量口号改成了像焊钢板一样扎实,还学着三一高管去车间蹲点,两个月就发现了3个产品小问题,提前解决了潜在的客户投诉。甚至有创业者说之前想转行做互联网,看完书觉得做实业虽然慢,但心里踏实,决定把手里的零件厂做下去,全是真实的共鸣,比空泛的赞美更有说服力。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帮读者跳出“‘首富神话的幻想,看懂实业的本质是踏实’——不是靠运气、靠概念,是靠一道焊缝一道焊缝焊扎实,一个产品一个产品改到位。对我个人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做产品的浮躁心态,还改变了我对“‘成功的认知:之前我觉得成功是赚很多钱,当大老板,看完才明白梁稳根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成了首富,而是因为他带着三一,让中国重工从跟着国外走变成国外跟着我们走,让客户在工地上看到三一造就觉得靠谱’”。现在我做产品,不再盯着怎么吹概念,而是每天去车间看生产,每周给客户打个电话问产品用得怎么样,有什么要改进的,虽然慢,但看到客户说你们的机器比之前好用多了,心里特别踏实。读完这本书,我不再羡慕快钱,反而觉得把一件实在的事做好,比什么都有价值,这种沉下心来做事的心态,比任何成功技巧都珍贵。

七、联系社会热点与精髓句子

现在国家一直在强调制造业强国”“实体经济,但很多人还是觉得做实业累、赚钱慢,总想找捷径,这本书刚好戳中了这个痛点——它告诉大家实业是国家的筋骨,做实业的人,要像三一的机械臂一样,能扛事、不晃荡,特别贴合当下反对浮躁、回归踏实的社会需求。书里有两句话我抄在了工作笔记本的第一页,每次做产品决策前都会看:一句是梁稳根说的**做重工,慢一点没关系,但每一步都要踩实——产品在工地上掉链子,比公司少赚一个亿还严重**,让我明白实业的,是为了更长久的’”;另一句是作者的感悟**梁总的首富不是赚来的,是出来的——他在车间待的时间,比在办公室多;和客户聊的次数,比和投资人多**,让我知道真正的成功,从来没有捷径,只有笨功夫’”。这两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实业前辈的叮嘱,每次读都能让我静下心来,专注于把产品做好

最后想说,如果你想找“‘快速致富的方法,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想知道怎么沉下心来做一件实在的事,怎么在浮躁的时代里扎稳根’”,一定要读一读——它不会让你觉得梁稳根遥不可及,反而会让你觉得只要像他一样,把扎实刻进骨子里,你也能在自己的领域立住脚’”

“《我与首富梁稳根》:不是讲首富传奇,是说透实业人“把铁做扎实”的初心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 爱阅读

《哈利波特》:翻开这封“魔法信”,我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生长的童话书”,从伦敦破屋到全球文化现象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奇幻文学系列,1997年至2007年间陆续出版7部正文,后被改编为8部电影、舞台剧《被诅咒的孩子》,以及漫画、游戏、主题公园等多...

《海底两万里》:一场穿越时空的蓝色狂想曲 | 爱阅读

《海底两万里》:一场穿越时空的蓝色狂想曲   “如果你曾渴望挣脱现实的枷锁,在无边的自由中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请随我潜入这片深蓝。”这是我第三次翻开《海底两万里》时写下的第一句话。每一次重读,都像被卷入一场裹挟着咸涩海风的精神风暴,而这一次,我想把这份震撼传递给你。 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儒...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 爱阅读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学术讲义到语法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语言学家吕叔湘基于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2005年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语法分析框架,提出"小句中枢说""句法...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婚姻家庭咨询经验的李念老师,2025年1月由暖光出版社推出,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人——不是常见的“浪漫情侣照”,而是一对夫妻的手:左手是妻子带着婚戒的手,指尖沾着面粉(像是刚揉完面团)...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 爱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中年叛逆者”的生存指南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2010年初版、2023年修订的随笔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五卷,以“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为经纬,串联起93篇杂文。冯唐以医学博士...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凯伦·布兰森——她跟踪报道乔布斯20余年,采访过苹果早期员工、皮克斯团队核心成员,甚至拿到了乔布斯早年的创业笔记和私人信件,写这本书时完全没走“神化路线”,反而像“翻开了...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 爱阅读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东方哲思的“诺奖诗典” 泰戈尔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由103首散文诗组成的“献给神的诗”,以“采果人”“旅人”等意象为载体,构建起对生命、自然与神性的终极叩问。诗集融合印度《奥义书》...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 爱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在“忙碌漩涡”里,找到“人生定盘星” 一、书籍基本信息:管理圈的“清醒剂”,普通人的“效率指南”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是美国企业家加里·凯勒(Gary Keller)与管理顾问杰伊·帕帕森(Jay Papasan)2013年合著的“反内耗指南”,被《纽约时报》《福布斯...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时空的哲学通识课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首版即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的“标准教材”。这部仅28章的“小史”,却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哲学长卷——从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