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幸运的吉姆》:在荒诞的泥潭里,种一朵“真实”的花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7

《幸运的吉姆》:在荒诞的泥潭里,种一朵真实的花

一、基本信息:战后英国的“精神浮世绘”

《幸运的吉姆》(Lucky Jim)是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1954年的反成长小说,与《愤怒的回顾》《向上攀登》并称为英国战后三代青年精神三部曲。这部以1950年代牛津大学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穷小子吉姆·迪克逊在大学担任临时讲师期间,经历的求职失败、情感纠葛、社交荒诞与自我觉醒的故事。如今最常见的版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版(陈体芳译),书中保留了艾米斯标志性的黑色幽默市井烟火气:比如他写吉姆面试时西装袖口磨得发亮,领带歪在锁骨处,活像一只被雨水打湿的麻雀;写他与同事喝酒时的对话——“您觉得存在主义怎么样?”“我觉得存在主义的问题在于,它让哲学家们喝光了我的威士忌。这种用日常写荒诞的手法,让60年后的读者仍能听见牛津学院的钟声,闻到旧书店的霉味。

二、核心价值:在“成功的模板”外,触摸“真实”的重量

现代人常陷入成功学焦虑:用学历”“职位”“收入定义人生赢家,却忘了真实的珍贵。《幸运的吉姆》最锋利的答案,藏在吉姆的三次倒霉三次觉醒里:他因穷酸被女友玛格丽特嫌弃,却在与她的相处中学会不讨好;他因笨拙搞砸求职面试,却在过程中看清职场规则的虚伪;他因天真被同事利用,却在清醒后选择守住自己的底线。这些越倒霉越清醒的轨迹,不是失败者的自嘲,是艾米斯在说:​​真正的幸运不在符合社会标准,在忠于自己的真实;真正的成功不是征服世界,是在荒诞里,依然能做自己​​。吉姆最后说:我宁可做个倒霉的傻瓜,也不愿做个成功的骗子。这句话不是破罐破摔,是他与世界和解的宣言——读罢你会懂:那些让你焦虑不够好,可能正是你与真实最近的距离;而你愿意为真实坚持的每一刻,都是在给灵魂松绑

三、内容亮点:用“面试的西装”织就的“社会浮世绘”

艾米斯的笔像一根会戳破泡沫的针,他把吉姆的倒霉日常,扎成了战后英国社会的全景图。比如求职面试的细节:吉姆为了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特意买了件新西装,却在赶公交时被挤得袖口撕裂;他紧张得把存在主义说成存不存在主义,面试官皱着眉问:年轻人,你确定自己适合当老师?吉姆红着脸说:我不确定,但我确定——我比您年轻。这个场景不是简单的搞笑,是艾米斯在说:​​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往往藏在西装革履的伪装里;真正的能力,藏在被戳破后的真诚​​;再比如与玛格丽特的争吵:玛格丽特嫌吉姆没前途,甩下一句我要嫁个能买得起公寓的男人后摔门而去。吉姆蹲在楼梯间抽了半包烟,突然笑了:她要的是公寓,我要的是——能和她一起吃炸鱼薯条的快乐。这个细节不是爱情的狗血,是艾米斯在说:​​情感的本质,藏在不被世俗标准绑架的默契里;真正的幸福,是和同频的人,过普通的日子​​

最让我难忘的是派对出丑的名场面:吉姆被同事拉去参加学院派对,他端着酒杯手忙脚乱,撞翻了教授的雪茄盒,又踩脏了女主人的裙子。众人哄笑时,他却大声说:对不起!我赔您雪茄——虽然我不抽烟;我赔您裙子——虽然我不会洗。满场寂静后,教授突然笑了:小伙子,你比那些装模作样的家伙可爱多了。书里写吉姆的耳朵红了,可他的眼睛里,有股子没被驯服的光,这个场景不是反转的爽文,是艾米斯在说:​​荒诞的世界里,笨拙的真实精致的虚伪更有力量;真正的魅力,藏在不完美却鲜活的灵魂里​​

四、写作密码:艾米斯的“反讽诗学”——用“幽默”写“沉重”,用“倒霉”说“清醒”

艾米斯被称为英国文学的幽默大师,但他的幽默从不是刻意的搞笑,而在用最日常的荒诞,写最深刻的社会批判。比如他写吉姆的他的袜子有个洞,露出半截脚趾,像只从地洞里探出头的土拨鼠。这种用比喻写窘境的手法,比任何心理描写都更有代入感;写同事的装腔作势斯沃洛教授总爱说我在牛津读了二十年书,可他连自己的茶杯都找不到。这种用细节揭虚伪的克制,恰恰是艾米斯对战后英国知识分子的辛辣解构:​​他们用学问包装傲慢,用身份掩盖空虚,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伪君子​​

更妙的是艾米斯对语言的运用:他笔下的对话充满市井气,却藏着哲理味。比如吉姆和玛格丽特分手时,玛格丽特说:你永远成不了气候。吉姆说:可我成得了自己——这就够了。这种大白话里的大实话,让严肃的成长主题变得轻盈却深刻。读着读着,你会觉得自己不是在看小说,而是跟着吉姆,穿过牛津的石板路,闻着旧书店的霉味,听他在每个尴尬的瞬间说:没关系,我本来就不完美。

五、阅读体验:在“内卷焦虑”夜被“吉姆的笨拙”治愈的深夜

我第一次读《幸运的吉姆》,是工作后因汇报出错被领导当众批评的那晚。我缩在沙发上翻到吉姆面试的章节:他西装袖口撕裂,领带歪在锁骨,却梗着脖子说:我虽然笨,但我诚实。’”我盯着书页,突然破涕为笑——不是因为嘲笑吉姆,而是想起自己因怕出错而反复修改PPT到凌晨,想起因想表现而抢着接下不可能的任务。但读到吉姆派对出丑的段落:他撞翻雪茄盒,踩脏裙子,却大声道歉:我赔您!满场寂静后,教授笑了——‘你比那些装模作样的家伙可爱多了。’”我突然哭了——原来,​​最珍贵的救赎不是变得完美,是在被否定时,依然能说出我很真实’”;最动人的勇敢不是征服世界,是在荒诞里,依然能守住自己的笨拙​​

再读是在朋友因职场PUA崩溃时,我陪他在咖啡馆翻到吉姆与玛格丽特的分手玛格丽特说:你要的是安稳,我要的是爱情。吉姆说:可我现在才明白——爱情里没有安稳,只有愿意和你一起倒霉他突然说:原来我不是没出息,是太想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真正的幸福,是和同频的人,一起面对生活的烂摊子我拍了拍他的肩:艾米斯在书里说,幸运的人不是没摔过跤,是摔过跤后还能笑着爬起来现在,这本书成了我的焦虑急救包”——当我在内卷中疲惫时,翻到吉姆面试的狼狈;当我在比较中迷茫时,翻到他与玛格丽特笨拙的爱情;当我在自我否定中沉沦时,翻到艾米斯对真实的礼赞——它像一位坐在牛津酒吧里的老教授,用带着威士忌味的声音说:别慌,你此刻的倒霉,终将成为你最珍贵的真实

六、评价与回响:跨越时代的“反成功学圣经”

《幸运的吉姆》的影响力,早已跳出了文学小说的范畴:它是《卫报》20世纪百大反成长小说,被《纽约时报》评为最能代表战后英国青年精神的经典;它是心理学界的自我接纳指南,《今日心理学》评价:每个被成功标准绑架的人,都能在吉姆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它更是全球读者的心灵镜子”——豆瓣评分长期稳居8.7,有条短评特别戳心:小时候读《哈利波特》觉得刺激,长大后读《幸运的吉姆》才懂——原来最治愈的小说,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一样的荒诞里,做一样的真实

最后想分享的两句话:

我宁可做个倒霉的傻瓜,也不愿做个成功的骗子。(吉姆·迪克逊)——这不是对成功的否定,是对真实最坚定的守护:真正的幸运,藏在不被世俗定义的真诚里;

爱情里没有安稳,只有愿意和你一起倒霉(吉姆·迪克逊)——每次因现实压力而焦虑时,我都会读这句话,它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勇敢的门。

现在的我,依然会在朋友因内卷而失眠时,送她一本《幸运的吉姆》,并在扉页写:别害怕倒霉,就像艾米斯说的——你此刻的真实,终将成为你最珍贵的幸运。毕竟,60年过去,人类对成功的焦虑从未停止,但《幸运的吉姆》早给我们递了一把钥匙:​​人生的意义,不在活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在活成自己心里的吉姆’”;真正的幸运,不在避开所有倒霉,在在倒霉里,依然能笑着做自己​​

合上书页时,我总会想起书里的一个画面:牛津的黄昏,吉姆蹲在楼梯间抽烟,玛格丽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半包烟,突然笑了——风里飘来炸鱼薯条的香气,混着旧书的味道。那味道里的温度,藏着青春的笨拙,藏着生活的荒诞,更藏着,所有在真实里挣扎的人,最本真的模样。

“《幸运的吉姆》:在荒诞的泥潭里,种一朵“真实”的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撕开官僚制的“皇帝新衣” | 爱阅读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撕开官僚制的“皇帝新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填表狂魔”破防的清醒指南 书名:《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 作者:大卫·格雷伯(人类学家、“占领华尔街”运动核心成员,代表作《毫无意义的工作》《债:5000年债务史》)...

《过于喧嚣的孤独》:在废纸堆里打捞文明的灵魂 | 爱阅读

《过于喧嚣的孤独》:在废纸堆里打捞文明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废纸堆里的文学圣殿 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出版于1989年(捷克版),中文版由杨乐云翻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引进。这部仅120页的“微型史诗”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被赫拉巴尔称为“用生命写就的作品”。小说获...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 爱阅读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生活写就的慢教育诗” 若要快速定位《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经典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台湾作家龙应台亲子散文代表作、18万字“成长观察手记”、记录“安德烈...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 爱阅读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手账”,写给所有“在讲台上迷茫的人”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华(化名)的30年教育沉思录,202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扎根乡村中学20年,后调任城市重点校,见证了中国教育从“...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 爱阅读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火焰写就的思想保卫战”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于195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文学预言”,全球销量超1亿册,被译成...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冯友兰1948年创作的《中国哲学简史》,以38章的篇幅梳理从先秦到现代的哲学发展,提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的核心观点。作品被李泽厚称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入选“20世纪中文图...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 爱阅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一、书籍基本信息:乱世中的“文学基因库”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是当代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专著(初版于2005年,由多位高校学者联合编撰,后经修订纳入“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这部近80万字的学术...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 爱阅读

《中世纪的城市》:在“石头的年轮”里,读懂人类文明的“生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城市考古学家”的“中世纪生存指南” 《中世纪的城市》是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69年出版的经典史学著作,与《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在代码森林里寻找创新的基因序列 | 爱阅读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在代码森林里寻找创新的基因序列 一、书籍基本信息:硅谷神话的"管理解剖刀" 《重新定义公司》是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与前产品副总裁乔纳森·罗森伯格2014年合著的企业管理著作,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数字时代的管理圣经"。中信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案例版...

《追忆似水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记忆的珍珠 | 爱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记忆的珍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文字搭建的“时间博物馆”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耗尽一生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首卷《在斯万家那边》出版于1913年,全七卷完成于1927年。这部被译林出版社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的作品,以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