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9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去年夏天,我在空调房里翻完《星际种植大户》最后一页,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很轻——原来最震撼的不是星际战争,是在宇宙的荒原上,一株土豆苗都能成为希望的火种

一、基本信息:从“科幻冷门”到破圈爆款,一本用“种植”重写星际生存的治愈神作

《星际种植大户》是作家青禾创作的科幻小说,2023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202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实体书。这部被读者称为星际版《小森林》的小说,上市首月销量突破60万册,豆瓣评分稳定在8.7,更被改编为科幻动画(B站独播,播放量破2亿)、漫画(快看漫画人气榜TOP4)。有编辑透露,初稿因种植设定太日常被要求增加冲突,最终却凭借用土豆写宇宙的独特视角,成为2024年最受关注的硬核治愈神作

二、内容:星际荒原上的“土豆革命”,每个细节都在说“生存从不是掠夺”

主角林深是地球最后一批星际农民”——他的任务不是开采矿石、建造基地,而是在寸草不生的外星岩板上种出能养活人类的土豆。他的日常是:用激光枪在岩板上烧出一个个小坑,撒下从地球带来的土豆种;用自制滴灌系统收集晨露,浇灌那些蔫头耷脑的幼苗;和外星岩鼠斗智斗勇——这些长着鳞片的小生物总爱偷土豆,却被林深发现它们会把没吃完的土豆埋进岩缝,第二年竟长出了更壮的苗。

书中最让我鼻酸的,是第一次丰收的细节:林深蹲在岩板前,看着自己种出的土豆从拇指大小长成拳头大,表皮泛着健康的紫色。他刚要伸手去挖,岩缝里突然钻出只岩鼠,叼起个土豆就跑。林深追了半里地,却在岩鼠窝里发现了更惊喜的东西——二十多个土豆堆成小山,每个都比他种的大一圈,旁边还压着片干枯的地球树叶(那是他去年春天落在这里的)。

没有狗血的外星入侵反转,没有强行圆满的人类胜利,有的只是这些藏在星际荒原里的真实:林深会因为土豆苗被岩鼠啃坏而蹲在地上哭,会在暴雨夜用身体护住幼苗,会在丰收时把最大的土豆留给路过的星际旅人;他也会和外星植物对话”——那些会发光的蓝藻、会唱歌的藤蔓,其实是宇宙给耐心者的礼物。

而最戳我的,是林深与外星守园人阿树的双向治愈:一个是被地球抛弃的失败农民,一个是被宇宙遗忘的孤独守护者。他们会因为林深种出变异土豆吵架(阿树说这不符合星际农业标准),也会在深夜一起坐在岩板上看星星,阿树突然摸出个玻璃罐:这是我存的地球雨水,你尝尝——和你种的水,味道好像。林深喝了一口,突然想起地球老家后院的菜园,想起母亲蹲在田埂上说:深儿,种地不是和土地较劲,是和它商量。

三、写作特点:用“土豆”织就宇宙网,把“生存”写成最温柔的诗

青禾的文字有种泥土般的温暖:写星际岩板,不用”“荒凉,而是写岩石缝里渗出的水痕,像极了老家后山的晨露;被激光烧过的岩面泛着浅金色,像撒了一地的碎金箔;写林深的孤独,不用无人理解”“内心空洞,而是写他蹲在土豆苗前,听着它们拔节的声音,突然觉得,原来宇宙里最热闹的声音,是植物生长的声音

最妙的是他对双线叙事的把控:一条线是林深与土豆共生的种植日常,另一条线是地球资源枯竭的背景——新闻里说地球最后一片森林消失”“淡水仅够维持百年,两条线像两根缠绕的藤蔓,偶尔交汇时迸溅出的火花,比任何星际战争都刺眼。比如林深收到地球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别再寄土豆了,我们撑不下去了。他却笑着把刚挖出的土豆装进罐子:告诉他们,我在宇宙里给他们留了片土豆田’——等地球好了,我们一起回来收。

而林深的成长更绝:他从为了生存种土豆为了希望种土豆,再到最后站在星际农业峰会上,举着变异土豆说这不是作物,是宇宙给我们的和解信’”——这种撕掉标签的过程,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对抗绝望的真实路径:先是否定,然后挣扎,最后骄傲地说我能行

四、阅读体验:像蹲在岩板上数土豆苗,疼到心疼,暖到流泪

我是裹着薄毯子在深夜读这本书的。读到第一次丰收那章,窗外的月光突然洒在书页上——我捧着书冲到阳台,看见楼下绿化带的月季正开着花,突然想起书里林深说的:植物从来不会放弃生长,除非你先放弃它们。

合上书的那晚,我翻出阳台的花盆——里面种着去年枯死的薄荷,现在竟冒出了新芽。我给妈妈发了条消息:妈,我在阳台种了薄荷,等它长大,我们泡薄荷茶喝。她秒回:好,妈给你寄点有机肥。

凌晨一点,我刷到朋友圈,同事发了张加班到凌晨的照片,配文:今天项目又黄了,想辞职。我评论:我今天种的土豆发芽了,你看,有些事急不得。她秒回:你最近怎么这么佛系?我没说话,只是把《星际种植大户》的封面翻到她能看见的位置——上面印着:宇宙很大,但总有一块地,能让你种出希望。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书里的真相:所谓生存,从来不是掠夺资源,是和万物商量着过日子;所谓希望,也不是等待奇迹,是在荒原上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发芽

五、评价与影响力:它不是“爽文”,是面照见“人类与自然”的镜子

《星际种植大户》的热度远超文学圈。有读者在豆瓣留言:以为是星际爽文,结果是催泪弹,哭湿了三包纸巾;有环保博主分析:林深的土豆种植其实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的隐喻——我们总想着征服自然,却忘了和自然合作才是最长久的方式。

动画播出后,#星际种植大户#话题阅读量破9亿,粉丝们整理治愈种植清单,画林深阿树岩板日常图;多地学校把这本书列为生态教育推荐读物”——不是因为它科幻,是因为它教会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是包容;真正的生存,不是掠夺,是共生。

2024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将这本书评为年度最具思想深度的科幻文学。评委说:它用土豆的外壳,包裹了最珍贵的人性哲学——在这个强调效率的时代里,慢下来,和自然商量,才是最奢侈的智慧。

六、它对我意味着什么?

这本书出版时,我正陷在职场焦虑的泥潭里。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不够强,于是每天加班到凌晨,连浇花都要掐着表算时间——直到读到林深说的:土豆苗不会因为你急着长大就长得更快,它们只会在你用心照顾时,悄悄把根扎得更深。

现在的我,会在加班后绕路去买束花,会在周末去郊区种块小菜园,甚至会在和同事吵架时笑着说:别急,咱们慢慢商量。因为我终于明白:种植从来不是完成任务,是和土地、和时间、和自己,好好相处生存也不是拼命向前,是在荒原上种下一粒种子,然后等它发芽,等它开花,等它结果

最后想分享书里最戳我的两句话:

他说,宇宙很大,大到容得下所有没用的种子;

我说,原来最珍贵的有用

种下一粒种子,

然后等它,

长成自己的样子

或许这就是《星际种植大户》最动人的地方——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征服宇宙,却教会我们:

要相信,

在你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刻,

总有一粒种子,

正藏在你的口袋里,

等着和你一起,

在宇宙的荒原上,

种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星际种植大户》:当土豆藤爬上外星岩,我们终于读懂了“生存”的另一种答案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 爱阅读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李贞德(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妇女史研究权威),成书于2001年,2024年三联书店推出修订版,附北魏法律文书残件与唐代墓志拓片。 核心地位:首部以“女性视角”切入中国古代法律的经典...

《黑塞诗意三部曲》:在灵魂荒原上,种一株会开花的树 | 爱阅读

《黑塞诗意三部曲》:在灵魂荒原上,种一株会开花的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着三颗“灵魂解药”的月光宝盒 《黑塞诗意三部曲》收录了赫尔曼·黑塞三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这套豆瓣评分9.0的经典译本,采用德文原版直译,无删减保留黑塞文字的诗意与哲思。封面是抽象的墨...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 爱阅读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1895年创作的《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19岁新兵亨利·弗莱明从战场逃兵到"英雄"的荒诞成长史。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抹血色,撕开了战争英雄主义的华丽包装——当子弹...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一、书籍核心价值:爱情与仇恨的“人性解剖课” 这本书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剖开19世纪英国乡绅社会的虚伪面纱——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跨越生死”的极端情感,揭示“爱而不得”如何将人变成欲望的野兽。艾米莉·勃朗特用诗化的语言+哥特式氛...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 爱阅读

《极简主义》:用减法撬动人生重量的生活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美国车间到全球的生活实验 《极简主义》是美国两位前企业高管乔舒亚·菲尔茨和瑞安·尼科迪默斯合著的"反消费主义宣言"。2011年首版即引发轰动,中文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引进,书中记录了两位作者从年薪六位数却深陷债务危机,到...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 爱阅读

《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在时空褶皱里重构人类决策的DNA 一、书籍基本信息:历史哲学的"思想手术刀" 本书由剑桥大学历史哲学教授理查德·埃文斯撰写,2019年首版即获沃尔夫森历史奖,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作者对AI历史预测的反思。全书45万字,以"思想史-行动史-记忆史"为三维框架,通过15...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