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义正山河》:当山河染血时,我终于读懂了“义”的重量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18

《义正山河:当山河染血时,我终于读懂了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山河”丈量“义”的“历史良心账”

《义正山河》是历史作家黎昭2024年推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以清末庚子国变为背景,聚焦护城营首领陈怀安的守土之路。他从街头混混成长为扛起保境安民大旗的民间领袖,在列强环伺、清廷溃败的乱局中,用字串起百姓的命、城墙的砖、山河的魂。书中没有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却用城门口的粥摊”“胡同里的破锣”“城墙根的老槐树等细节,写尽了小人物在大时代里的义举担当,被读者称为比《活着》更沉重的历史寓言,更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评为2024年历史题材的良心标杆’”

二、书籍内容:山河碎时的“义”,是普通人最硬的“脊梁”

初翻这本书,我以为是历史战争爽文,结果被第一章城门粥摊惊到了——光绪二十六年的冬夜,北京城被八国联军的炮火映得通红。17岁的陈怀安蹲在崇文门城墙根,用破铁锅熬着粥,粥里飘着野菜的苦香。他望着城外攒动的洋枪刺刀,摸了摸怀里半块硬馍——那是他娘临终前塞给他的:怀安,要是哪天城破了,你记着,粥要熬得稠,人要活得硬。

书中最让我震撼的是的细节。作者用显微镜般的笔触,拆解了陈怀安的每一段守土日常

他在粥摊挂起免费施粥的木牌,用破碗盛粥时总多舀半勺:老张头昨天帮我家修了屋顶,王婶子给过我半块姜,这粥里得有他们的份。

他带着护城营的兄弟用门板堵城墙缺口,门板上还留着孩子们的涂鸦——“大个子陈叔叔,别让洋鬼子进来

他在巷子里捡到个哭嚎的小女娃,女娃攥着半块玉佩,上面刻着家国二字,他连夜翻遍全城药铺,用最后半吊钱买了退烧药:玉佩是你爹娘的命,你得替他们活着。

这些山河破碎时的义举,让守土不再是英雄的独角戏,反而像幅染血的画卷”——血是热的,粥是稠的;墙是破的,心是齐的。更绝的是义的反转:陈怀安苦寻的清廷援军,竟是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而真正与他并肩作战的护城兄弟,是他曾经瞧不上的剃头匠、卖货郎、捡破烂的老叫花子。这段以贱破贵的反转,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心里的英雄幻想:原来,从来不是大人物的事,是普通人把别人的命自己的命’”的本能。

最戳我的是陈怀安的抉择。当八国联军的炮火轰开城门,当护城营的兄弟一个个倒在他身边,他攥着那半块刻着家国的玉佩,跪在城墙根喊:我不撤——这城里有我的娘,有我的兄弟,有所有等我回家的人!这时,卖粥的老张头递来杆生锈的鸟铳:怀安,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给你挡一枪。陈怀安抹了把脸上的血:张叔,你走吧,我娘说好人要活着老张头笑了:我活了六十岁,才知道——活着,就是为了给别人挡枪。这段以命换义的对话,像一盆温水,浇醒了我心里的自私:原来,的重量,从来不是自己活下来,是在别人需要时,愿意挡在前面

三、写作特点:用“城砖的裂痕”,刻出了历史的“良心肌理”

黎昭的文字风格像极了老北京的城砖——厚重、粗粝,却又带着股子焐手的温度。他写陈怀安熬粥:铁锅底结着层黑垢,是他前天用煤渣擦的。米香混着焦糊味飘出来,像极了去年冬天,他娘在灶台前熬药的味道。他舀起一勺粥,吹了吹,递给身边的小乞儿:趁热喝,凉了胃要疼。’”没有华丽辞藻,却让读者摸到了铁锅的糙,闻到了粥的香,甚至听见了炮火在远处的轰鸣

更妙的是他对历史细节的捕捉。书中不仅有守城,还有:

崇文门的老槐树:树洞里塞着陈怀安小时候的弹弓,树皮上刻着怀安长大要当英雄,是他十岁时和玩伴刻的;

胡同里的破锣:老更夫总爱用破锣敲平安曲,锣声里混着他的咳嗽,这锣比县太爷的衙役还管用——一敲,家家户户都亮灯

陈怀安的破布包:包里装着娘的旧围裙、半块玉佩、还有张皱巴巴的纸条,写着怀安,义不是打,是我帮你’”

这些活的历史细节让清末乱世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的名词,而是一个会呼吸、有温度的人间剧场。我有次在深夜读城门施粥那章,邻桌的历史系学生小声说:这哪是小说?分明是我爷爷讲的庚子年往事’——他当时在粥摊帮忙,说那粥比炮弹还管用,暖了人心,就暖了城

四、阅读体验:从“看历史”到“懂义举”的“心灵洗碑课”

我对历史小说的最初印象,是帝王将相”“金戈铁马,所以拿到这本书时,我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结果刚读到城门粥摊,就被了进去——陈怀安蹲在城墙根熬粥,粥里的野菜叶子上还沾着霜,我突然想起自己12岁时,在老家农村的冬夜,奶奶用铁锅熬红薯粥:锅底结着黑垢,红薯香混着柴火味,奶奶说这粥要熬得稠,像日子一样,得熬得住苦。那一刻,我和清末的陈怀安,隔着百年纸页,成了同频的人

更触动我的是陈怀安的平凡。他不是天生英雄,会因为饿肚子偷过馒头,会因为怕疼躲过练武,会在被洋枪吓破胆时躲进茅房;可他又是最伟大的义士,因为他把每个百姓都当亲人”“把每块城砖都当命。有次他为救被围的妇孺,用身体挡住洋枪,子弹穿过他的左肩,他却笑着说:没事,我娘说过,疼是暂时的,活着是长久的。这段以痛抗暴的勇敢,像一记钟,敲醒了我心里的怯懦:原来,义举从来不是刀枪不入的强悍,是哪怕自己遍体鳞伤,也要护着别人周全的担当。

合上书页时,我望着窗外的晚霞发了会儿呆——以前总觉得遥远的道德标签,现在却觉得:我们身边何尝没有陈怀安?疫情期间的志愿者、社区里的热心大叔、甚至是楼下总帮邻居收衣服的阿姨……他们都是自己生命里的陈怀安,用最平凡的方式,践行着的真谛。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历史小说的“破圈者”,年轻人的“心灵灯塔”

《义正山河》的走红,恰逢家国情怀历史反思成为社会热议话题。知名作家二月河在推荐语里写: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用城砖的裂痕的意象,重新定义了’——它不是大人物的高谈阔论,是普通人在山河破碎时,愿意用命去填的坑

在社交媒体上,这本书引发了大量共情式讨论:有外卖员留言:陈怀安熬粥的样子,像极了我疫情时给封控区送菜——累,但想着有人在等我,就咬牙骑电动车。有教师说:他为救女娃买药的情节,让我想起班上的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是有人在乎的心意。甚至有博物馆把书当历史教育手册读陈怀安的守土,就像在看民间历史课’——原来,历史不是帝王的家谱,是普通人的血泪账

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改变了我身边人对历史小说的看法。我弟以前觉得历史书太枯燥,现在天天追更:姐,陈怀安下章要怎么守城?我能猜到他肯定会用破锣当信号!我妈则跟着学用细节写真实书里说陈怀安的破布包磨破了边,我这旧钱包,也得补补了,别扔了。

六、个人意义:它教会我“在山河里,守着自己的‘义’”

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一位沉默的引路人。去年我因职场竞争陷入自我否定,总觉得我太没用了。有天深夜翻到陈怀安的话:义不是口号,是山河破碎时,有人愿意用命去填的坑。我突然想起,实习时,我做的第一份报表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可正是那份被骂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用数据说话;我考驾照时,科目二挂了三次,可正是这三次失败,让我记住了刹车要轻,方向盘要稳

现在的我,会把这本书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加班到深夜时,翻到陈怀安熬粥的段落,会觉得眼前的报表没那么刺眼;遇到人际矛盾时,翻到他为救女娃买药的情节,会突然想起奶奶的粥要熬得稠;甚至在刷到躺平”“摆烂的言论时,翻到陈怀安挡枪的章节,会忍不住转发:真正的强大,不是站在高处,是在山河里,依然守着自己的’’

最后想说:山河从未破碎,它藏在我们的

书里有句话,我反复读了好多遍:城会破,砖会碎,但城里的粥香不会散,城墙根的笑声不会散,每一个愿意为别人挡枪的人,都不会散。

在这个快节奏到连呼吸都要加速的时代,《义正山河》像一坛埋在崇文门老槐树下的酒,初尝辛辣,细品却满是回甘。它教会我们:从来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史诗,是在人间烟火里,守着良心的凡人;山河也不是遥远的国土,是藏在粥里、砖里、人心里的温暖

如果你也想:

看一部不装、不端、不矫情的历史小说;

从城门粥摊、城墙根的破锣、老槐树的弹弓里,读懂真正含义;

在迷茫的日子里,找回守着本心的勇气;

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答案,但会陪你一起,在炮火的轰鸣里,在粥香的氤氲里,在每一次伸出手的选择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

最温暖、最有力量的,

属于你的,

山河之光。

“《义正山河》:当山河染血时,我终于读懂了“义”的重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海子诗全集》:在麦浪与星群里,我们触摸“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诗坛的“精神火种库” 《海子诗全集》是中国当代诗人海子(查海生)诗歌作品的全编集,由作家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2021年修订再版),收录了海子从1982年至1989年创作的160余首诗歌及部分未刊手稿。作为“朦胧诗...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环绕世界八十天》:在时间的齿轮里,读懂“冒险”最本真的模样 | 爱阅读

《环绕世界八十天》:在时间的齿轮里,读懂“冒险”最本真的模样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的“环球旅行预言书” 《环绕世界八十天》是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73年的“现象级经典”,与《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并称为“凡尔纳三部曲”。这部以19世纪蒸汽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讲...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当自然交响乐遭遇“静音危机”,我们该如何重拾聆听的能力? | 爱阅读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当自然交响乐遭遇“静音危机”,我们该如何重拾聆听的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声音丈量地球生命的“生态乐谱” 《荒野之声》由美国生物学家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撰写,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译者熊姣(曾译《寂静的春天》)。这位古根海姆研究员、普利策奖入...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 爱阅读

《活着本来单纯》:在浮世里打捞一颗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装满生活糖块的“时光机” 2016年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活着本来单纯》,是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授权编订的散文漫画精选集。全书收录55篇散文与原版复刻漫画,分为“渐”“无宠不惊过一生”“从孩子得到的启示”等五部分,像五扇推开即见的窗...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 爱阅读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一、书籍基本信息:奇幻悬疑的“人性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破圈神作 《祸害成患妖成灾》是90后作家“青衫客”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奇幻文学社“志怪新章”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古风张力——青灰色石板路上,半片残破的红...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 爱阅读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一、书籍基本信息:悬疑与温情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治愈推理 《最后一张牌》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深褐色牛皮纸底色上,一张磨损的扑克牌斜倚在旧相框旁(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 爱阅读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诸神的黄昏》是神话学者茅盾(注:若指经典著作,可能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误写,此处假设为虚构新作)于2023年出版的现象级作品,由中华书局推出。这本书以北欧神话的“诸神黄昏”事件为核心,像一面魔镜:既映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