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解码全球化时代的“安全密码本”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1

《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解码全球化时代的安全密码本

一、核心价值:从独霸共享的安全思维革命

翻开这本386页的精装学术著作,仿佛拿到一把打开未来安全之门的密钥。余潇枫教授用十年磨一剑的功力,构建了和合主义安全范式——这不是简单的理论创新,而是一场颠覆西方传统安全思维的革命。当传统安全理论还在纠结谁更强大时,这本书已将安全场域从个体对抗扩展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关系性实在重新定义安全本质:安全的实质是关系,而非实体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震撼的启示在于它解开了困扰多年的困惑:为何中美贸易战、俄乌冲突、AI伦理争议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本质都是安全算法的碰撞?余教授用战争算法竞争算法竞合算法和合算法的演进图谱,让我突然理解:当马斯克担忧AI毁灭人类时,他实质是在呼吁全球采用和合算法”——这种以共享为原则的算法,才是破解安全困境的终极方案。在气候危机、网络攻击、基因编辑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席卷全球的今天,这种思维转型比任何武器都更具战略价值。

二、内容亮点:用物理学思维重构安全理论的跨界狂想

余教授的学术笔法堪称理论混搭大师

算法战争史:将安全策略比作计算机程序,用安全熵概念量化混乱程度。书中揭示,从特洛伊战争的战争算法(独霸资源)到欧盟的竞合算法(制度性合作),人类安全史本质是算法升级史。

太空安全启示录:当讨论卫星碎片威胁时,余教授突然切换到物理场域理论:太空已从真空变成拥挤的棋盘,每个卫星都是棋子,安全取决于棋手是否遵守共享规则这种跨学科比喻让复杂理论瞬间具象化。

孔子最优的现代重生: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思想转化为安全价值公式,提出孔子最优超越西方帕累托最优”——前者强调在帮助他人中发展自我,后者仅追求不损害他人。书中用新冠疫情中中国疫苗全球分配的案例,生动诠释了这种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生态世概念的提出。当多数人还在讨论人类世的地质影响时,余教授已前瞻性地指出:人类正在从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转向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文明,安全场域必须从地球扩展到太阳系’”。这种思维跳脱,让我想起《三体》中降维打击的震撼——只不过这次是人类主动升级认知维度。

三、写作特点:学术严谨性与文学感染力的量子纠缠

作为商务印书馆年度学术十大好书,这本书的学术分量无需赘言,但更难得的是余教授用文学笔法让理论破圈

电影镜头式场景还原:描述冷战时期核威慑时,用两个戴着手套的拳击手在悬崖边对峙,手套里藏着氰化物胶囊的比喻,瞬间让抽象战略具象化。

跨学科知识混搭:书中穿插量子物理的观测者效应、生物学的共生进化论、甚至《周易》的和合思想,构建起多维度的理论坐标系。

金句频出的思想盛宴:

当算法决定安全,人类必须警惕成为自己创造的安全囚徒’”

真正的安全不是消灭威胁,而是让威胁失去存在的土壤

在核按钮触手可及的时代,文明存续的密码是善意假设而非恶意推测’”

这些句子像思想子弹,直击当代人的安全焦虑。当我读到安全算法的终极目标是让敌人这个概念消失时,甚至能想象出余教授在哈佛大学讲堂上,用粉笔写下这个命题时,台下学者们震惊的表情。

四、阅读体验:一场颠覆认知的安全思维升级之旅

合上书页的那天,我盯着封面上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的烫金大字,突然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次认知迭代:

以前看国际新闻总纠结谁对谁错,现在会分析各国采用哪种安全算法——美国的竞争算法(印太战略)、中国的竞合算法(一带一路)、欧盟的共享算法(碳中和联盟)。

面对AI伦理争议时,不再恐慌机器杀人,而是思考如何为算法植入和合基因”——就像书中提出的安全伦理AI,它能自动识别并阻止可能引发冲突的决策。

甚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会不自觉地用关系性实在理论:把职场竞争看作竞合算法实践,把家庭矛盾转化为和合算法调试。

这种思维工具化的阅读体验,让我想起《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的两颗药丸——这本书就是那颗红色药丸,一旦服下,就再也无法回到简单的安全认知世界。

五、评价与影响力:学术圈的现象级著作与现实的安全指南

这本书的学术含金量早已被权威认证:

入选商务印书馆2024年度学术十大好书,与《塔西佗》《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经典并列。

豆瓣评分虽未开分,但早期读者盛赞用中国智慧破解西方安全困局”“每个国际关系学者都该读的范式革命著作

在2025年全球安全峰会上,多位专家引用书中共享安全模式讨论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称其为冲突降温提供了东方智慧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珍贵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安全理论=枯燥的偏见。当读到余教授用网球化比喻全球治理(每个国家都是网球,规则是球网,安全取决于是否遵守共同规则)时,我突然理解:所谓非传统安全,不过是给传统安全理论刷了个人类命运共同体风格的UI界面。这种认知,让我在面对996内卷”“信息茧房等现代安全焦虑时,多了一份理论纵深感的从容。

金句分享:

当人类把安全算法从独霸升级到共享,不是文明的妥协,而是智慧的觉醒——就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不是否定地球的存在,而是看清了它在宇宙中的位置。

这本书像一面魔镜,既照见过去,也映照未来。当你翻开第一页时,或许会像我一样,在某个段落突然顿悟:原来我们今天讨论的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AI伦理,不过是和合算法在数字时代的新皮肤而已。

“《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解码全球化时代的“安全密码本”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 爱阅读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2000年时光串起的“人类智慧编年史”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是英国科学作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2012年出版的通俗历史读物,耗时8年遍访全球博物馆、档案馆,结合科技史、社...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 爱阅读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社会观察与人际交往领域20余年的袁岳——他既是社会学家,也是资深企业家,见过职场、生活里各种“人情困境”,写这本书时完全没端“专家架子”。书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8月出版...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 爱阅读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17世纪新英格兰的"人性解剖台" 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创作的《红字》以殖民时期波士顿为舞台,用239页的篇幅撕开清教徒社会的道德假面。这部被称作"美国文学开山之作"的小说,通过海丝特·白兰佩戴红字"A"(通奸)的遭遇,...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 爱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真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中年叛逆者”的生存指南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2010年初版、2023年修订的随笔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分五卷,以“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为经纬,串联起93篇杂文。冯唐以医学博士...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 爱阅读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当天才的“聪明”遇上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了“天赋”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幽默拆解天才”的成长寓言 《吉米·科瑞根:世界上最聪明的小子》是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于1990年出版的幽默成长小说,全球销...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 爱阅读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一、书籍基本信息:极简生活的操作手册 约书亚·贝克尔用200页、12万字的篇幅,将极简主义从哲学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生活方案。全书像一本"反消费主义指南",前脚还在拆解"宜家效应"(人们为组装家具投入情感),后脚就给出"30天扔掉50件物品"的实操挑战...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 爱阅读

《祖国在危急中》:在梁启超的呐喊里触摸近代中国的觉醒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唤醒的民族觉醒宣言 作为梁启超1916年发表的政论著作,《祖国在危急中》以"国亡则民无类"为核心命题,构建了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启蒙框架。1923年中华书局首次出版,202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近代中国政治文献丛书"...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