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6)读一读32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社会观察与人际交往领域20余年的袁岳——他既是社会学家,也是资深企业家,见过职场、生活里各种人情困境,写这本书时完全没端专家架子。书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8月出版,共264页,厚度刚好能揣进通勤包,封面设计特别戳中怕社交的人:深灰色底色上,一个哑光质感的黑苹果图标格外显眼,下方一行小字人情不是算计,是真诚的连接,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光看封面就知道这不是教你玩套路的书。更贴心的是内页,每章都有橙色标注的人情小贴士,比如第一次见客户别送贵礼,带份家乡小特产更显用心,不用在大段文字里找重点,随手翻就能划下能直接用的小技巧

二、书籍内容

它最颠覆认知的地方,是把人情功利算计拉回真诚相处”——全书没讲怎么巴结贵人”“怎么靠人情走捷径,反而分了人情的底层逻辑”“日常人情小细节”“职场人情避雷指南三个模块,全是普通人会遇到的真实场景。比如底层逻辑里,用朋友搬家的小事破题:有人只发朋友圈说恭喜乔迁,有人主动提我周末有空,帮你搬点轻的,袁岳说人情不是点赞之交,是关键时刻愿意搭把手’”,一句话点透人情的本质是互相需要,不是互相利用日常细节里教维护久未联系的朋友不用过年群发祝福,每周花3分钟发句最近看到你喜欢的作家出新书了,想起你之前总聊他的作品,比空泛的问候更显真心;职场避雷里还讲了拒绝同事帮忙的正确方式:不说我没空,而是我现在要赶下午三点的方案,你要是不着急,等我五点忙完帮你;着急的话可以先问问XX,他对这个更熟,既没伤和气,又明确了边界,全是能直接落地的操作细节

三、写作特点

这本书的写法完全打破了人情书=鸡汤/厚黑学的印象。第一,案例全是身边人’”:没有大佬的传奇故事,全是职场新人、宝妈、小创业者的真实经历——比如有个姑娘总怕麻烦别人,同事想帮她带咖啡都拒绝,结果错过合作机会,袁岳没说教,反而笑称人情就像存钱罐,你不先存点麻烦,别人怎么好意思麻烦你?;第二,每章有避坑清单’”:比如人情三大误区,直接列1.把送礼当人情(其实是交易);2.只和有用的人来往(人情是长期的,现在没用不代表以后);3.帮了人就盼着回报(真诚比计较更能拉近距离),全是戳中日常错误的总结;第三,语言像邻居大哥聊天:形容无效人脉攒了一抽屉名片,看着多,真有事时一张都用不上,还占地方;说过度算计人情煮面条时放太多盐,本来想好吃,结果咸得没法下口,幽默又扎心,完全没有说教感,看完总忍不住想这不就是我之前犯的错吗?

四、阅读体验

我之前特别怕搞人情,总觉得求人帮忙很丢人,去年想换工作时,有个前辈能帮我内推,但我犹豫了半个月都没敢联系——打扰人家,更怕被拒绝没面子。直到看到书里一个类似案例:一个小伙想请学长推荐工作,也怕被拒,袁岳给的建议是先分享自己的近况,比如我最近在做XX项目,学到不少东西,再轻描淡写提一句要是你们公司有合适的机会,麻烦帮我留意下,没有也没关系,给对方留足拒绝的空间。我照着试了,前辈不仅帮我内推,还主动跟我聊了行业趋势,完全没有我担心的尴尬。最舒服的是,它不逼你变外向,比如讲社恐怎么维护人情,没说你要多社交,而是说社恐可以靠细节拉近距离,比如记住同事的忌口,点奶茶时顺手帮他点一杯,让我觉得原来不用勉强自己,也能把人情处舒服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这本书上市一年就加印了3次,某职场APP还把它评为2023年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人情书,理由是没有教你算计,反而教你真诚,把人情从负担变成了温暖的连接。我身边做销售的朋友看完后,改了和客户相处的方式:之前他总想着怎么搞定客户,后来听说客户家孩子生病,没送补品,而是分享了自己孩子之前生病的护理经验,结果客户后来主动介绍了三个新客户,说觉得你这人实在,不是只盯着我的订单;还有读者在书评里写之前过年给领导送礼总纠结送什么,书里说不如送份你自己整理的行业报告,比烟酒更显用心,试了一次,领导真的夸我懂思考,不是只会走形式’”,全是能落地的真实反馈,比空泛的赞美更有说服力。

六、核心价值与个人意义

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是帮读者跳出人情=功利算计的误区,建立轻松、真诚、长期的人情观——它不是教你怎么利用人,而是教你怎么和人好好相处,互相成就。对我个人来说,它不仅解决了怕社交的问题,还让我明白人情是双向的温暖:比如之前同事帮我改PPT,后来我知道她喜欢手账,就送了本小众的手绘手账本,她特别开心,现在我们成了能聊心事的朋友。这种不用刻意维系,却很舒服的关系,正是书里说的好人情。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再觉得人情是负担,反而觉得和人相处原来可以这么简单”——不用想太多套路,只要真诚一点、细心一点,就能收获温暖的连接。

七、联系社会热点与精髓句子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陷在社交内耗里:怕麻烦别人,怕被别人麻烦,觉得人情是累赘;还有人焦虑无效人脉,总想着认识更多人,却连身边同事的生日都记不住。这本书刚好戳中了这些痛点,告诉大家人情不是搞定别人,是做好自己,真诚待人’”,特别贴合当下反套路、重真诚的社交需求。书里有句话我抄在了手机备忘录里,每次纠结要不要帮别人”“要不要麻烦别人时都会看:**人情就像一盏灯,你帮别人点亮,别人也会帮你照亮前路——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因为彼此温暖,路才好走**。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人情的本质说透了,每次读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最后想说,如果你也怕搞人情,觉得社交累,别把这本书当成厚黑学手册”——它更像一本与人相处的说明书,教你用真诚代替算计,用细节拉近距离。看完你会发现,好的人情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处出来的,而且一点都不麻烦。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 爱阅读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拿到《硅谷百年史》时,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堆砌企业名录的“成功学合集”。但翻开第一页——1900年的圣克拉拉谷还是一片果园,果农们正为柑橘价格发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硅谷”不是天生的科技圣地,它也曾是被时代“忽略的边角料...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 爱阅读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一部写给“现代人”的“创新溯源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2000年时光串起的“人类智慧编年史” 《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是英国科学作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2012年出版的通俗历史读物,耗时8年遍访全球博物馆、档案馆,结合科技史、社...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 爱阅读

《好兵帅克》:当傻瓜的枪口对准战争的荒诞心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捷克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谢克1923年创作的《好兵帅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傻瓜士兵"帅克用天真逻辑在奥匈帝国军营中制造连环荒诞的黑色喜剧。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柄"傻瓜的手术刀",剖开了战争的华丽外套——...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 爱阅读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青年黑格尔的“思想起跑线”,神学与哲学的初恋现场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收录了黑格尔1790-1800年间在图宾根神学院时期的未成熟作品,包括《基督教的权威性》《民众宗教和基督教》等,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 爱阅读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1895年创作的《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19岁新兵亨利·弗莱明从战场逃兵到"英雄"的荒诞成长史。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抹血色,撕开了战争英雄主义的华丽包装——当子弹...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 爱阅读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把打开19世纪法国的“手术刀”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的巅峰之作,1830年首次出版便如一颗“文学炸弹”,炸开了复辟王朝时期虚伪的社会表皮。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红”(军装)与“黑”(教袍)为隐喻,讲述外省木匠...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凯伦·布兰森——她跟踪报道乔布斯20余年,采访过苹果早期员工、皮克斯团队核心成员,甚至拿到了乔布斯早年的创业笔记和私人信件,写这本书时完全没走“神化路线”,反而像“翻开了...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 爱阅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到台大的文化摆渡船 2011年,余秋雨将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成书,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一场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真人秀”——课程实录里穿插着北大...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 爱阅读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当19世纪德国学派撞上21世纪“逆全球化”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潮流”的经济学小册子 《重商主义制度及其历史意义》是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军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的代表作,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中文译注本。这本184页的精装小书,像一把“经济学考古铲”...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 爱阅读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历史小说作家沈砚辞于2025年8月出版,聚焦南宋末年“宋元对峙”的乱世背景,属于“历史权谋类小说”,全书480页,封面设计自带“史诗感”——深褐色底色上,用墨色线条勾勒出残破的城郭与飘摇的战旗,战旗旁隐约可见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