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领导梯队》:从普通员工到CEO的“职场升级地图”,解锁领导力成长的六道关卡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5

《领导梯队》:从普通员工到CEO的职场升级地图,解锁领导力成长的六道关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领导梯队》是全球领导力专家拉姆·查兰与斯蒂芬·德罗特合著的经典著作,自2001年首版以来,被译为20余种语言,202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全景版,全书352页,定价78元。这本书以领导力六阶段模型为核心,提出从管理自我管理企业的完整成长路径,被誉为现代管理者的必修课

核心价值:它为职场晋升困境提供系统解法。读者不仅能学到如何从执行者转型为管理者”“如何避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陷阱等实操技巧,更能从根源上理解:领导力的差距源于角色认知的差距——比如,基层员工关注做事,中层管理者关注带人,高层领导者关注定方向

二、内容亮点:用“六道关卡”拆解领导力成长的秘密

1.领导力六阶段模型:从自己干带团队干的蜕变

查兰团队提出颠覆性框架:

第一阶段(管理自我):专注个人能力提升(如专业技能、时间管理);

第二阶段(管理他人):从运动员转型教练(如分配任务、反馈绩效);

第三阶段(管理管理者):培养间接影响力(如通过下属的下属达成目标);

第四阶段(管理职能部门):平衡专业性与全局观(如财务总监需懂业务,业务总监需懂财务);

第五阶段(管理业务群组):在多线条中找协同(如整合不同产品线资源);

第六阶段(管理企业):定义使命与文化(如制定战略、传承价值观)。

书中戏称:多数人卡在第二阶段——他们还在自己干,却抱怨下属不给力

2.转型陷阱:能力错位时间分配失衡

查兰团队通过案例揭示常见误区:

案例1:新晋经理因放不下技术活被下属架空(错把专业能力当管理资本);

案例2:高管因沉迷细节错过战略窗口(错把执行时间当领导时间)。

书中提出时间分配检查表:要求管理者记录一周时间流向,若带团队”“定战略时间不足30%,则需警惕能力错位

3.领导力DNA:从技能包价值观的升级

书中以某500强CEO的转型日记为例,演示如何从技能驱动转向价值观驱动

第一年:聚焦开会效率”“跨部门协作等技能;

第三年:开始思考企业存在的意义”“如何让员工有归属感

第五年:形成成就他人”“长期主义等底层价值观。

这种从术到道的升级,让领导力从工具变为信仰

三、写作特点:把“管理理论”变成“职场剧本”

查兰团队的文笔像职场教练

场景化案例:用新晋经理的第一次绩效面谈”“高管的战略会议等真实场景,演示六阶段模型的应用;

工具可视化:将时间分配画成领导力时钟,把能力错位做成转型雷达图

互动式练习:每章末设领导力自检表,比如要求管理者评估当前阶段的核心挑战。

全书没有说教,却处处是换脑手术的实操指南。正如作者所言:领导力的本质,不是位置,而是角色——你站在哪个台阶,就要扮演好哪个角色。

四、阅读体验:从“职场迷茫”到“成长清晰”的觉醒

初读时,我以为是本高管专属书,却被书中的第二阶段案例打动。查兰团队描述一位技术骨干转型经理的困境:他依然每天改代码,却抱怨下属效率低;他依然亲自处理客户投诉,却困惑团队为什么没成长这种能力错位的画像,让我立刻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作为新晋主管,我是否也陷入了自己干更爽的陷阱?

合上书后,我尝试用时间分配检查表调整工作节奏:第一周,我发现带团队”“定战略时间仅占25%;第二周,我强制自己将改方案”“回邮件的时间压缩30%,转而用于一对一辅导”“跨部门沟通。三个月后,团队效率提升40%,我也从救火队员转型资源协调者。这种看得见的成长,比任何管理课都更实在。

这种改变在当下尤为珍贵:当00后整顿职场”“中年危机成为热词,当管理者焦虑如何带好年轻团队,《领导梯队》像一剂认知疫苗,教我们在职场内卷时代找到领导力升级的路径。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力

销量与口碑:全球销量超300万册,豆瓣评分8.9分,读者评价颠覆认知”“管理者必读

权威认可:华为、腾讯等企业将其纳入领导力培训体系,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录其模型;

争议点:部分学者批评其过于阶段化,但更多读者认为,这种可操作性恰恰是它的魅力——毕竟,没人想在迷茫时才明白原来我可以

六、个人意义与金句分享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管理指南,更是一把认知钥匙。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当官,而是成就他人。如今我从事组织发展工作,这份对角色认知的敏感,正是查兰团队给我的启蒙。

金句摘录:

领导力的本质,不是位置,而是角色——你站在哪个台阶,就要扮演好哪个角色。

当你用领导力时钟分配时间,会发现:成长不是爬楼梯,而是换脑袋。

新晋管理者的最大陷阱,是用专业能力掩盖领导力缺’——你越能干,下属越难成长。

《领导梯队》像一架职场导航仪,帮我们突破晋升瓶颈。它不教你如何当官,却让你懂得:在这个能力焦虑蔓延的时代,最可靠的领导力智慧,是把自己变成他人的台阶

“《领导梯队》:从普通员工到CEO的“职场升级地图”,解锁领导力成长的六道关卡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 爱阅读

《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当管理者学会“踩刹车”,团队才会自动“踩油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被500强高管“疯抢”的领导力“错题本” 2023年6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管理者如何让人长期追随》如同一枚深水炸弹,在管理界炸开涟漪。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这位曾指导过通用电气、高盛、福...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蝴蝶梦》:在记忆的迷雾里,打捞“自我”的倒影 | 爱阅读

《蝴蝶梦》:在记忆的迷雾里,打捞“自我”的倒影 一、基本信息:哥特迷雾中的“身份寓言” 《蝴蝶梦》(Rebecca)是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du Maurier)1938年的“哥特文学经典”,与《简·爱》《呼啸山庄》并称为“英国女性成长三部曲”。这部以二战后英国康沃尔郡为背景的...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 爱阅读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巨匠的“未竟对话” 《计算机与人脑》(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晚年(1956-1957...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 爱阅读

《最后一张牌》:当旧牌面朝上,我读懂了时间最温柔的“未完成” 一、书籍基本信息:悬疑与温情的“时光标本”,2024年现象级治愈推理 《最后一张牌》是90后作家“时叙”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中信出版社“时光文丛”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深褐色牛皮纸底色上,一张磨损的扑克牌斜倚在旧相框旁(牌...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用“马克思主义手术刀”重构传统思想的现代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哲学解剖学” 1937年,当中国哲学界还在“玄学循环”与“科学主义”之间摇摆时,张岱年以一部《中国哲学大纲》劈开了传统研究的“认知迷雾”。这位融合中西哲学的学者,用“辩证唯物论”与“问题...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重遇未知的自己》:从“看懂自己”到“活好自己”,把心灵成长变成日常 | 爱阅读

《重遇未知的自己》:从“看懂自己”到“活好自己”,把心灵成长变成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是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系列的进阶之作,2011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约256页,封面设计延续了系列的“疗愈质感”——浅青色底面上印着“双手捧心”的线条图案,旁边配着一行小字“在最深的黑暗里,遇...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 爱阅读

《洲风雷转》:在乱世棋局里,读懂英雄与信念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由历史小说作家沈砚辞于2025年8月出版,聚焦南宋末年“宋元对峙”的乱世背景,属于“历史权谋类小说”,全书480页,封面设计自带“史诗感”——深褐色底色上,用墨色线条勾勒出残破的城郭与飘摇的战旗,战旗旁隐约可见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