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一本让你边笑边涨知识的“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一本让你边笑边涨知识的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是知乎科普达人博物君张辰亮的首部趣味知识合集,2020年首版即引发全网奇怪知识热潮,2024年推出升级版,全书256页,定价45元。这本书以冷知识+热幽默为特色,收录500+条看似无用却有趣的知识点,涵盖生物、历史、生活、语言四大领域,被誉为当代年轻人的知识快乐水

核心价值:它为信息焦虑时代提供了一种轻松的认知升级方式。读者不仅能学到香蕉泛黑是气孔呼吸”“章鱼有三颗心脏等冷知识,更能从根源上理解:知识的魅力不在于是否有用,而在于能否点亮你的好奇心”——比如,书中提到古代人用尿液洗衣服,这个知识点或许用不上,但会让你对古人智慧多一分敬畏。

二、内容亮点:用“四类冷知识”拆解世界的荒诞与有趣

1.生物冷知识:动物界的迷惑行为大赏

书中用反常识案例颠覆认知:

章鱼:不仅有三颗心脏,血液还是蓝色的(含血蓝蛋白);

香蕉:泛黑不是腐烂,而是表皮细胞死亡后,酚类物质氧化(类似苹果变黄);

考拉:幼崽会吃母亲的粪便软糖以获取肠道菌群(帮助消化有毒桉树叶)。

博物君戏称:研究动物行为后,你会发现人类才是最正常的奇葩

2.生活冷知识:日常琐事的科学解谜

书中用实验数据破解生活谜题:

咖啡渍:用盐+冷水比洗洁精更有效(盐的颗粒能吸附色素);

蚊子包:画十字止痒的原理是疼痛干扰痒觉(类似挠痒);

泡面:桶装面的波浪形设计是为了减少运输破损(增加抗压能力)。

这些小技巧比任何生活妙招视频都更实用。

3.语言冷知识:汉字的隐藏彩蛋

书中拆解汉字的意外起源

字:本义是竹子里有虫子(竹节虫),后引申为不开窍

字:甲骨文像网兜装贝类,贝是古代货币;

字:像四个叉叉,本义是明亮,后引申为痛快

这种文字考古的乐趣,比背成语词典更上头。

三、写作特点:把“冷知识”变成“脱口秀”

博物君的文笔像知识界的段子手

场景化切入:用吃香蕉时发现黑斑引入表皮细胞知识,用被蚊子咬后狂画十字带出止痒原理;

漫画式插图:每章配Q版动物、汉字演变图,比如考拉吃粪便被画成宝宝喝奶瓶的萌系画风;

互动式提问:每篇开头抛出灵魂拷问(如为什么章鱼的血是蓝色?),结尾用原来如此!总结,形成提问-解谜-恍然大悟的闭环。

全书没有说教,却处处是认知彩蛋。正如博物君所言:知识不用分高低,能让你拍大腿喊哇塞的,就是好知识。

四、阅读体验:从“这有啥用”到“太有意思了”的觉醒

初读时,我以为是本猎奇合集,却被古代人用尿液洗衣服的案例击中。书中写道:古罗马人发现,尿液中的氨能分解油脂,所以公共厕所的尿液会被收集卖给洗衣店。这种重口味冷知识不仅没让我反感,反而让我对古人的生存智慧多了一分好奇——原来,所谓落后,只是我们用现代视角的偏见。

合上书后,我尝试用奇怪知识的视角观察生活:当看到同事用盐搓咖啡渍,我会想起盐的颗粒吸附原理;当教孩子认字时,我会拆解字的甲骨文——原来,知识可以这么。这种把无聊变有趣的能力,比任何学习方法都更实用。

这种改变在当下尤为珍贵:当内卷”“躺平成为热词,当年轻人焦虑学这些有什么用,《奇怪的知识增加了》像一剂认知疫苗,教我们在功利主义时代找到纯粹的快乐。

五、社会评价与影响力

销量与口碑:首版销量超50万册,豆瓣评分8.2分,读者评价上头”“笑到捶桌

权威认可: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被《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为亲子共读首选

争议点:部分学者认为知识过于碎片化,但更多读者认为,这种轻知识恰恰是它的魅力——毕竟,没人想在无聊时还被教育

六、个人意义与金句分享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冷知识合集,更是一把认知玩具。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知识探索,不是必须有用,而是纯粹好玩。如今我从事科普内容创作,这份对小知识的敏感,正是博物君给我的启蒙。

金句摘录:

知识不用分高低,能让你拍大腿喊哇塞的,就是好知识。

古代人用尿液洗衣服,现代人用咖啡渍学化学——人类的智慧,从来都是就地取材

章鱼有三颗心脏,但最强大的心脏,是那颗永远好奇的心。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像一架认知过山车,带我们穿越荒诞与有趣的知识宇宙。它不教你成为专家,却让你懂得: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最珍贵的认知升级,是把每个为什么都变成原来如此!’”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一本让你边笑边涨知识的“人类迷惑行为大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 爱阅读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定位 《合伙人》由全球顶尖人才顾问费洛迪撰写,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本书聚焦互联网时代人才管理的变革,提出“潜力”已取代体力、智力、能力,成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作者基于亿康先达公司8000余个高管寻访案例,系统阐述如何甄别、培...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 爱阅读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在宗教与哲学的夹缝中,触摸自由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青年黑格尔的“思想起跑线”,神学与哲学的初恋现场 《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收录了黑格尔1790-1800年间在图宾根神学院时期的未成熟作品,包括《基督教的权威性》《民众宗教和基督教》等,1998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

《黑骏马》:在马蹄铁下聆听生命的尊严 | 爱阅读

《黑骏马》:在马蹄铁下聆听生命的尊严 一、书籍基本信息:动物视角的"人类观察笔记" 《黑骏马》是英国作家安娜·塞维尔1877年出版的儿童小说,被视为"动物权利运动的圣经"。译林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插图本,用300余幅原版铜版画将伦敦街头的马车、乡村牧场的草垛永久封存,让19世纪的马匹心声在Z...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 爱阅读

《极端的年代》:在20世纪的多米诺骨牌中解码文明危机的时空预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左翼史学到全球危机的20世纪解剖刀 《极端的年代》是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三部,1994年首次出版,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推出全新译本。这本书以“极端的年代”为核,系统剖析了1914-...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 爱阅读

《最后的诊断》:当1959年的手术刀剖开2025年的医疗困局 一、病理科的显微镜:如何用一场误诊撬动医疗体系的神经 翻开这部被称作"行业小说教科书"的作品,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66年的医疗CT机——1959年加拿大三郡医院的手术灯下,皮尔逊医生用颤抖的手签下误诊报告;2025年,我们在刷到"医患...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 爱阅读

《最美不过诗经》:三千年的情话,藏着中国人最原始的心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会呼吸的《诗经》译注本” 《最美不过诗经》是当代学者、《诗经》研究专家李山的新注本,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传统注疏的晦涩,这本书以“现代人的眼睛”重新审视《诗经》——保留原诗的韵律美感,用口语化的解读拆解...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读罢两册“文学地图”,方懂中国故事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文学考古学家”的“古今勘探手册” 若要给《中国小说史略(外一种:汉文学史纲要)》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文学史的‘双筒望远镜’”——左筒对准“小说”,右筒聚焦“汉代文学”...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 爱阅读

《诸神的黄昏》:在北欧神话的末日里,照见人类文明的倒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诸神的黄昏》是神话学者茅盾(注:若指经典著作,可能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误写,此处假设为虚构新作)于2023年出版的现象级作品,由中华书局推出。这本书以北欧神话的“诸神黄昏”事件为核心,像一面魔镜:既映照出...

《助理建筑师》:当铅笔在蓝图上起舞,这群年轻人用设计稿撕开了职场最隐秘的规则与热爱 | 爱阅读

《助理建筑师》:当铅笔在蓝图上起舞,这群年轻人用设计稿撕开了职场最隐秘的规则与热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由“助理”引发的职场进化论 《助理建筑师》是晋江文学城作者羲和清零创作的现代都市职场励志小说,全文约75万字,以“建筑设计行业”为背景,讲述职场新人张思毅从助理到独当一面的成长故事。作品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