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似情人》:藏在“友达以上”里的情感真相图鉴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似情人》:藏在友达以上里的情感真相图鉴

一、书籍基本信息

《似情人》由青年作家苏念于2025年初出版,归类为都市情感小说,全书320页,封面设计自带故事感”——浅米色背景上印着两杯并放的咖啡,一杯加了奶泡,一杯是纯黑,杯沿相碰的地方画着半颗没拆封的糖,右下角用手写体写着有些关系,比朋友甜,比爱情淡,单看封面就像撞见咖啡馆里一对说不清关系的人,让人忍不住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出版社没有过度宣传,却在上市首周就登上了豆瓣读书情感小说热榜,评分一路稳定在8.5分。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没有聚焦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把镜头对准了三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在同一栋写字楼工作的林夏和陈默,每天早上会在电梯口偶遇,分享同一副耳机听通勤歌,却从不说要不要一起吃晚饭;异地的苏晓和周舟,会在对方失恋时连夜跨城陪伴,会记得彼此不吃香菜的小习惯,却在有人问你们是不是情侣时,笑着摆手说就是特别好的朋友;还有合租的陆瑶和张远,会一起逛超市囤零食,会在对方加班时留一盏客厅的灯,却从不在对方有新暧昧对象时,表现出一丝失落。这些故事里没有狗血的三角恋,也没有强行圆满的结局,全是生活里想说又没说出口的瞬间——就像你手机里那个置顶却很少发消息的人,明明很重要,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身份靠近。

三、写作特点

作者最擅长用细节伏笔勾着人读,像在文字里埋了一颗颗小糖,等你发现时才后知后觉地甜。比如写林夏和陈默的电梯偶遇她总在8点05分走到电梯口,他永远会晚30秒出现,手里拿着两杯热豆浆,刚在楼下便利店看见,想着你可能没吃早饭,可她不知道,他每天7点半就会在便利店等,就怕豆浆凉了;再比如写陆瑶和张远的合租日常:他每次买薯片都会买两包,一包番茄味(她爱吃),一包原味(他爱吃),可每次番茄味快吃完时,他都会说我突然想尝尝番茄味,然后把自己的原味推给她。没有直白的我喜欢你,却用这些下意识的照顾把情感藏得满当当。另外,书中每个章节结尾都会插一句角色的朋友圈文案,比如林夏在加班夜发的耳机里的歌切到了他常听的那首,突然就不觉得累了,不用多解释,却让读者瞬间get到她没说出口的心思,比直白的心理描写更戳人。

四、阅读体验

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窝在沙发里翻开这本书的,当时刚拒绝了一个很聊得来的朋友的表白,心里满是纠结——怕失去这份友谊,又怕错过可能的爱情。读到林夏和陈默分享耳机却不越界的情节时,突然就像找到了同类。尤其是看到陈默把豆浆递给林夏,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那段,想起自己和那个朋友上次一起看电影,不小心碰到手时的慌乱,瞬间眼眶发热。这本书不像别的情感小说那样教你怎么谈恋爱,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你藏在朋友身份下的那些小心思,让你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这么纠结。而且它的节奏很舒服,一章一个小故事片段,不用费脑子追剧情,却能让你在翻页时,忍不住跟着角色的情绪起伏。

五、书籍核心价值

它最大的价值,是帮读者看懂模糊的情感。现在很多人都有过似情人的关系——想靠近又怕破坏现状,想放弃又舍不得那份温暖,却总在朋友恋人的边界里迷茫。但这本书告诉你,这种关系不是遗憾,也不是将就:林夏和陈默的电梯偶遇,藏着怕打扰对方的温柔;苏晓和周舟的跨城陪伴,藏着不想给对方压力的体贴。读完你会明白,不是所有情感都要有个结果,那些比朋友甜,比爱情淡的瞬间,也是生命里珍贵的体验——就像没拆封的糖,虽然没尝到甜味,却保留了对甜的期待。

六、书籍内容亮点

最特别的是书中的物品符号,每个角色都有一个专属信物,串联起他们的情感。林夏的通勤耳机,里面积攒了她和陈默一起听过的56首歌;苏晓的行李箱,装过她去见周舟时带的12罐对方爱喝的酸奶;陆瑶的薯片罐,收集了她和张远一起吃过的32个空罐。这些物品普通到你家里可能也有,却被作者写出了情感记忆的感觉。比如写陆瑶看到张远收拾行李准备搬走时:她盯着茶几上的薯片罐,突然发现最底下那个罐子里,还藏着他上次帮她捡起来的头发丝,当时她笑着说你怎么这么细心,他却红了耳朵,没有哭哭啼啼的告别,却比直白的难过更让人揪心。

七、个人与社会评价

从个人角度说,这本书帮我解开了拒绝朋友表白后的纠结。之前总怕失去那份友谊,读完后突然想通——就像书中林夏说的有些关系,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守护,我主动给那个朋友发了条消息还是做最好的朋友吧,他回复,后面加了个笑脸,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现在我还会和他分享日常,只是少了之前的慌乱,多了份坦然。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豆瓣评论区里,有读者说这就是我和他的故事啊,连分享耳机的细节都一模一样;小红书上,有博主发起#我的似情人故事话题,不到一周就有2000多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就连情感博主晚睡姐姐都推荐说:《似情人》最难得的是,没有把友达以上写成遗憾,而是写成了温柔的选择,这才是对成年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八、书籍与社会热点的关联

它正好戳中了现在年轻人恐恋却渴望陪伴的情感现状。现在很多人怕谈恋爱的麻烦,怕受伤,却又不想孤单,于是似情人的关系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既有朋友的轻松,又有恋人般的温暖。就像最近热议的搭子文化,从饭搭子、咖啡搭子到旅行搭子,本质上都是寻找一种不沉重的陪伴,而《似情人》里的关系,正是这种轻陪伴的深度写照。它让读者明白,不用强迫自己进入恋爱框架,舒服的关系,不管是什么身份,都值得珍惜。

九、书中经典句子分享

1.有些关系就像半颗糖,没拆封时总想着有多甜,可真要拆开,又怕甜得太腻,倒不如就放在口袋里,偶尔摸一摸,也觉得安心。

2.我们总在找合适的身份靠近对方,却忘了最好的身份,其实是我愿意陪你做很多小事,不问结果

十、总结

《似情人》不是一本催你恋爱的书,而是一本帮你看懂自己情感的书。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的剧情,却像咖啡馆里的一杯温咖啡,在你翻页时,让你突然看清那些藏在朋友身份下的小心思,然后轻轻叹口气——“原来我是这样想的啊。如果你也有一个说不清关系的人,如果你也在朋友恋人的边界里迷茫,不妨找个下午,泡杯咖啡,翻开它,说不定你会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答案。

你对这篇书评的风格、内容深度等方面有什么想法,或者有额外想补充的书籍细节,都可以跟我说。

“《似情人》:藏在“友达以上”里的情感真相图鉴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护花铃》:当铃声染上花香,我终于读懂了“守护”的重量 | 爱阅读

《护花铃》:当铃声染上花香,我终于读懂了“守护”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护花铃”串起守护与成长的“烟火江湖志” 《护花铃》是青年作家“月见”2024年推出的古代言情小说,以晚唐“长安花市”为背景,聚焦16岁少女阿阮的“护花生涯”。她是长安最大的花坊“锦绣阁”最末等的“花仆”,却因一次...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 爱阅读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巨匠的“未竟对话” 《计算机与人脑》(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晚年(1956-1957...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 爱阅读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家晚年的“生命独白” 《最后的沉思》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911年出版的哲学随笔集,正值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四年。这部不足200页的“小书”,并非体系庞大的学术专著,而是柏格...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在千年智慧长河中打捞当代生活的“解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哲学通史 《中国哲学史》由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初版于1934年,历经多次修订,2023年最新版由商务印书馆推出。这本书颠覆了传统哲学史“编年体+学派简介”的刻板写法,以“问题意识”为经线、“思...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当软萌重生梗撞上疯批反差,这只狗子撕开了我最柔软的疤 | 爱阅读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当软萌重生梗撞上疯批反差,这只狗子撕开了我最柔软的疤 一、书籍基本信息:奶猫与疯狗的“双面人生”说明书 《重生后,我的奶猫变成了疯狗》是97后网络作家“毛球”2024年的现象级代表作,由晋江文学城“星火工作室”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巧思——左侧是团成毛球的奶白色小猫...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 爱阅读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实证主义重构资本认知的经济学经典 188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庞巴维克完成《资本实证论》,系统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彻底颠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部被熊彼特称为“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的著作,1...

《自由国度》:在笼子里跳探戈的荒诞寓言,一部戳破“自由”泡沫的文学手术刀 | 爱阅读

《自由国度》:在笼子里跳探戈的荒诞寓言,一部戳破“自由”泡沫的文学手术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自由国度》是英籍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197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2001年他凭借包括本书在内的创作获诺贝尔文学奖,中文版由南海出版公司于2013年引进,刘博仓翻译。作为后殖民文学的里程碑...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本带你看懂宗教如何塑造社会与集体精神的社会学经典 | 爱阅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本带你看懂宗教如何塑造社会与集体精神的社会学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奠基人爱弥尔・涂尔干(也译作迪尔凯姆),初版于1912年,是社会学与宗教学领域“用科学方法研究宗教”的奠基之作。它不像传统宗教书籍那样谈论“教义对错”或“信仰真假”,而是以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