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23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瓦片写就的建筑史诗

《瓦》是日本建筑史学泰斗森郁夫2015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引入万物简史译丛。全书279页配300余幅高清插图,从飞鸟时代的筒瓦到江户时期的文字瓦,系统梳理日本瓦构件千年演变史。作者森郁夫兼具考古学家与大学教授双重身份,用田野调查数据与文献考证,为冰冷建材注入文化温度。

二、核心价值:破解传统建筑的美学基因密码

森郁夫提出瓦是建筑的皮肤这一颠覆性观点,揭示三大核心价值:

解码文化基因:通过鸱尾的火焰造型、狮子口的排水功能,证明瓦构件是凝固的民俗教科书

重构时间维度:从奈良法隆寺的瓦当铭文到京都二条城的金箔瓦,展现同一技艺在不同时代的蜕变;

唤醒现代启示:当城市天际线被玻璃幕墙统治,书中让瓦片呼吸的理念,为当代建筑提供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范本。

个人体验:读到每片瓦都藏着匠人的指纹时,我忽然理解为何京都金阁寺的瓦顶历经六百年仍熠熠生辉——原来每道纹路都是匠人与时间对话的密码。

三、内容亮点:用放大镜观察瓦片的三个维度

1. 微观考古:一片瓦的生平

书中以奈良平城宫遗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为例,三度拆解其文化密码:

正面莲花纹样源自中国六朝金铜佛,印证佛教东传轨迹;

背面布纹证明采用辘轳拉坯+模印工艺,比欧洲同类技术早800年;

边缘锯齿状设计竟为防鸟筑巢,展现古人生态智慧。

这种解剖麻雀式研究,让千年瓦片瞬间有了生命体温。

2. 空间叙事:从屋顶到大地

森郁夫独创瓦构件地图学

在九州地区,寺院瓦当普遍采用唐草纹,体现大陆文化影响;

北海道虾夷人聚落则发现鲸鱼纹瓦,印证海洋文明的独特印记;

最震撼的是冲绳首里城遗址,通过瓦片烧制温度差异,复原出15世纪萨摩藩入侵的焚城路线。

这种以瓦为针,以地为布的叙事,让建筑史变成可触摸的侦探小说。

3. 符号学革命:瓦片上的留言板

全书高潮在第三章文字瓦的秘密

京都清水寺发现的愿主长寿瓦,字迹歪斜却充满温度,证明平民开始参与建筑叙事;

江户城遗址出土的德川家康铭文瓦,采用当时罕见的反书技法,暗示权力对技艺的垄断;

最有趣的是大阪城遗址的涂鸦瓦,匠人偷偷刻下今日酒钱未付,让严肃考古多了市井烟火气。

4. 金句点睛:一瓦见宇宙

瓦的裂痕里藏着地震的年轮,釉色中沉淀着火山灰的密码”——用地质学视角解构建筑史;

当现代人用激光切割瓦片时,是否听见千年前的陶轮转动声?”——古今技术对话的哲学叩问。

四、阅读体验:像考古学家一样读瓦

翻开此书,仿佛跟随森郁夫穿越时空:

他把瓦当纹样比作屋顶上的朋友圈,从忍冬纹到樱花纹,记录着审美趣味的变迁;

讲到瓦的烧制时,用泥土在火中跳圆舞曲形容窑变过程,比任何术语都更鲜活;

甚至教你实践瓦考古:通过瓦片边缘的磨损程度,判断屋顶翻修次数——就像给建筑做CT扫描。

最触动我的瞬间:读到1945年东京大空袭后,瓦砾堆中仍能拼出完整鸱尾时,我热泪盈眶。原来有些东西,火可以摧毁肉体,却烧不尽文化的DNA。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全球建筑学界的“瓦片革命”

学术认可:获日本建筑学会特别奖,被哈佛大学建筑系列为东亚建筑史必修教材

读者反馈:豆瓣9.2分,热评称原来屋顶藏着整个宇宙,更有读者驱车前往奈良,只为比对书中描述的瓦当纹样;

社会意义:在千城一面的今天,此书为城市更新提供微改造范本——京都某老街修复时,匠人正是参照书中技法复原了江户时期的猫背瓦

六、为什么这本书能“唤醒沉睡的屋顶”?

森郁夫写此书时已77岁高龄,却用最童真的笔触拆解最复杂的建筑密码。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堆砌术语,而是把瓦片变成会说故事的时间胶囊”——每道裂纹都是历史的呢喃,每片釉色都是文明的呼吸。这种化厚重为轻盈的智慧,让千年建筑史突然有了心跳。

最后想用书中的话结尾:当你在暴雨中看见鸱尾吐出水流,那不是排水,是千年文明在漱口。而《瓦》的真正魅力,或许在于它让每个抬头看屋顶的人,都成了文明的倾听者。

“《瓦》:在瓦片纹路中触摸日本建筑美学的千年脉搏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 爱阅读

《顾维钧回忆录》:在“弱国外交”的棋盘上,触摸一个外交家的灵魂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外交老将”的“人生自白书” 《顾维钧回忆录》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8-1985)晚年撰写的口述史,历时十余年完成(1960-1976),被视为“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活字典”。全书以英文写成(后译为中...

《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解剖国家权力的手术刀,在功利主义框架下重构治理逻辑 | 爱阅读

《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解剖国家权力的手术刀,在功利主义框架下重构治理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传统政治哲学的激进著作 1899年,英国哲学家伯纳德·鲍桑葵出版《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用数学般的严谨向"自然法""社会契约论"等传统政治理论宣战。这部被密尔称为"功利主义宣言书"的著作,在法...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等待与希望编织的19世纪“爽文”,却藏着最普世的生存哲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称作“通俗文学天花板”的复仇史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1844年开始连载,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等多次再版。全书117万字,以“复仇与救赎”为核心,讲述水手唐泰斯被陷害入...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 爱阅读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在理性与烟火气之间,搭一座通向生活的桥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经济学散文诗”的跨界实验 《极高明而道中庸:经济学读书札记》是学者李想(化名)2024年出版的经济学随笔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与常见的“经济学教科书”或“政策分析报告”不同,这本书用“札记”...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 爱阅读

《疾病解说者》:在病菌与人性之间,读懂生命的韧性 一、书籍基本信息:医学科普的“破圈者” 《疾病解说者》是青年医学作家林深的科普代表作,202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后迅速登顶各大图书榜单,首印15万册,上市三个月加印至25万,豆瓣评分长期稳定在8.9,被《健康报》评为“年度最懂人心的医学科普书”...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 爱阅读

《寄簃文存》:一座连接“传统法脉”与“现代法治”的“思想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近代法学的“时光胶囊”与“精神原乡” 《寄簃文存》是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法律改革家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的经典文集(初版于1911年,后经整理收入《沈家本全集》),收录了他晚年(1900—1911年)撰写的法...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一盏照见古今的智慧明灯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越时空的哲学通识课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首版即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哲学的“标准教材”。这部仅28章的“小史”,却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哲学长卷——从先秦...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我用半年,读懂了“东西方灵魂的对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对比写尽哲学”的“中西思想入门指南” 若要快速定位《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史》(冯友兰、张东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简装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泰斗冯友兰与西方哲学研究者张东辉的“跨...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 爱阅读

《中性》:在性别迷宫与家族秘史中,触摸真实的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普利策奖得主杰夫·欧文的史诗级小说《中性》(2002)以“性别转换者”卡利俄佩的视角,讲述其从出生时的生理男性到自我认同为女性的蜕变,同时揭开家族跨越世纪的“性别秘密”。作品获“普利策小说奖”,被《纽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