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读一读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揭开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率的神秘面纱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揭开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率的神秘面纱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数学武装的利息理论奠基之作 《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马西1750年完成的开创性著作,1996年由商务印书馆纳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全书以批判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的利息理论为起点,通...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一本拆穿“货币调控误区”的古典经济智慧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2
《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一本拆穿“货币调控误区”的古典经济智慧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奠基人、古典经济学先驱约翰·洛克,初版于1691年——彼时英国正陷在“货币混乱”的泥潭里:银币因长期流通磨损,实际含银量远低于面值,物价飞涨;同时,商界和议会争论不休,...

《论货币和贸易》:18世纪的“货币启蒙书”,如何帮我们看透“钱与贸易”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5
《论货币和贸易》:18世纪的“货币启蒙书”,如何帮我们看透“钱与贸易”的底层逻辑?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翰·罗”与17世纪英镑图案的《论货币和贸易》时,我正对着手机里“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新闻发呆。17世纪的苏格兰爱丁堡,金融家兼经济学家约翰·罗(John Law)在羊皮纸上写下“货币是交易的...

《论公民》:解剖国家起源的哲学手术刀,在人性丛林中重构政治秩序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19
《论公民》:解剖国家起源的哲学手术刀,在人性丛林中重构政治秩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几何学思维解构政治的启蒙经典 1642年,托马斯·霍布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完成《论公民》,用数学般的严谨构建起现代政治哲学的理论框架。这部被罗素称为"第一个现代政治哲学体系"的著作,1981年由商务印书...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在英雄与群众的交响中,重新定位个体的坐标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2
《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在英雄与群众的交响中,重新定位个体的坐标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历史学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其著作被列宁称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明珠”。......

《论法的精神》:在权力与自由间勾勒法治文明的认知地图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1
《论法的精神》:在权力与自由间勾勒法治文明的认知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启蒙运动到现代法治的思想圣殿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于1748年创作的政治哲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法律与政体、气候、宗教、风俗的关系"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论法的精神》:在气候与政体的交响中,解码权力运行的底层密码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论法的精神》:在气候与政体的交响中,解码权力运行的底层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启蒙时代的“制度解剖学” 孟德斯鸠耗时20年完成的《论法的精神》1748年首版即引发“思想地震”,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全书6卷31章,以“法律是政治、地理、气候、宗教等要素的产物”为核心,构建起对政体...

《论法的精神》:一部拆解“权力与自由”的理性说明书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6
《论法的精神》:一部拆解“权力与自由”的理性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经典著作,耗时14年撰写完成,1748年首次出版,全书共31章,涵盖法律、政治、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核心围绕“法的本质”与“政治制度设计”展开。它不是枯燥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用26年写就的“法治基因图谱”,如何预言了现代社会的所有政治密码?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3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用26年写就的“法治基因图谱”,如何预言了现代社会的所有政治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18世纪的思想核弹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教科书,而是孟德斯鸠耗时26年完成的"政治科学实验报告"。1748年出版时,这本书像一颗投入欧洲思想界的核弹,直接炸毁了"君权神授"的古老根基。...

《论法的精神》:穿越时空的法治罗盘,解码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09)读一读21
《论法的精神》:穿越时空的法治罗盘,解码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的核心价值:给法律装上“环境传感器”的跨时代智慧 当孟德斯鸠在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时,欧洲正经历着从神权到人权、从专制到宪政的剧变。这位波尔多法院院长用一场思想实验颠覆了传统法学:法律不是刻在石板上的绝对真理,而是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