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 第583页

《湘行散记》:一叶扁舟载乡愁,半卷山水写人生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4
《湘行散记》:一叶扁舟载乡愁,半卷山水写人生 | 爱阅读
《湘行散记》:一叶扁舟载乡愁,半卷山水写人生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封写给湘西的“情书” 1934年,沈从文因母亲病重从北平返乡,在沅水上游的11天行船途中,他写下近50封书信给新婚妻子张兆和。这些文字后来被整理成《湘行散记》,2019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以精装版再版,收录《鸭窠围的夜》《箱子岩》等24篇经典散文。书中既有对湘西山水的白描,也有对水手、矿工等底层人物的刻画,更藏着作者对“现代文明侵蚀乡土”的隐忧——这哪里是散文集?分明是一艘载满乡愁的乌篷船,在时光长河中缓缓摇向读者心底。 二、核心价值:给“精神内耗”的现代人一剂清凉散 当“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交媒体热词,当“躺平”与“内...

《香水》:在欲望的迷宫中寻找人性的芬芳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5
《香水》:在欲望的迷宫中寻找人性的芬芳 | 爱阅读
《香水》:在欲望的迷宫中寻找人性的芬芳 一、书籍基本信息:气味构建的哲学迷宫 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1985年出版的《香水》堪称"气味文学的巅峰之作",中文版由李清华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引进。这部仅190页的惊悚小说以18世纪巴黎为背景,讲述天才调香师格雷诺耶为制造"终极香水"杀害26名少女的黑暗传奇,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颠覆的文学实验"。 二、内容亮点:在鱼市与玫瑰园之间 嗅觉暴力的美学:格雷诺耶在棺材铺出生的场景堪称文学经典。当他第一次闻到空气,聚斯金德用"像被冰锥刺穿太阳穴"的比喻,将嗅觉体验转化为视觉冲击,这种通感写法比任何血腥描写都更令人战栗。 香水的政...

《相墓相宅术》:一本把“阴阳两宅”写成“环境说明书”的千年智慧解码书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4
《相墓相宅术》:一本把“阴阳两宅”写成“环境说明书”的千年智慧解码书 | 爱阅读
《相墓相宅术》:一本把“阴阳两宅”写成“环境说明书”的千年智慧解码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相墓相宅术》,它是“传统地理学中最‘接地气’的阴阳宅实操指南”——作者陈砚秋是考古学博士,家族三代从事传统堪舆,耗时十年遍访华北、江南200余处古村、老宅与墓地,结合现代环境学、建筑学、地质学知识,将家族秘传的“相墓相宅”口诀整理成册,今年由“文津出版社”推出。全书约25万字,分“相宅篇”“相墓篇”“应象篇”三卷:相宅篇从“门对门的风水玄机”讲到“阳台绿植的聚气法则”,配80余张实地户型图、卫星定位图;相墓篇从“阴宅水口的藏风术”讲到“坟头草木的吉凶征”,附30余张古墓航拍图、土壤成分...

《乡下丈夫》:一本用泥土香写就的婚姻成长手札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35
《乡下丈夫》:一本用泥土香写就的婚姻成长手札 | 爱阅读
《乡下丈夫》:一本用泥土香写就的婚姻成长手札 上周去老家参加表姐婚礼,在村口老槐树下听婶子们闲聊:“现在的城里媳妇,瞧不上咱乡下汉——可我家那口子,当年把媳妇从县城娶回来,用半袋新收的花生,甜得人家直抹泪。”我捧着喜糖盒发愣,突然想起刚读完的《乡下丈夫》——书里的城里姑娘,也是被这样一袋“带着泥土香的爱”,从钢筋水泥的城里,拽回了有鸡鸣狗吠的乡村。 一、基本信息:藏在田埂褶皱里的“城乡婚姻样本” 《乡下丈夫》是青年作家李秋兰的首部长篇小说,2024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首印12万册两周售罄,入选“2024年度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全书22万字,以“我”(林晓芸)的视角展开——她是...

《乡土中国》:一本读懂中国社会的“密码本”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8
《乡土中国》:一本读懂中国社会的“密码本” | 爱阅读
《乡土中国》:一本读懂中国社会的“密码本”   一、书籍基本信息:社会学界的“清明上河图” 1948年,费孝通将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课堂讲义整理成书,《乡土中国》横空出世。这部不足200页的“小书”,却像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中国基层社会的肌理。全书由14篇论文组成,从“乡土本色”到“从欲望到需要”,覆盖了血缘地缘、家族制度、权力结构、道德体系等维度,堪称中国社会学的“开山之作”。 二、核心价值:读懂中国社会的“基因图谱” 这本书最锋利的刀刃,是撕开了“中国社会为何如此”的底层逻辑。比如: 为什么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费孝通用“差序格局”一语道破:西洋社会是“捆柴式”的团体格局,而中国...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一本“解剖中国社会DNA”的手札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0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一本“解剖中国社会DNA”的手札 | 爱阅读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一本“解剖中国社会DNA”的手札 去年暑假回奶奶家,我蹲在老院门口看邻居张婶哄孙子。小娃娃攥着颗糖不肯松手,张婶笑着说:“咱庄稼人不兴‘小时不教,大了难管’,你现在惯着他,将来村里的风言风语能把人吹个跟头。”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乡土中国》里“礼治秩序”的描述——原来张婶嘴里的“村里的风言风语”,就是费孝通笔下“无讼社会”的隐形规则。这套书(三联书店2021年版,收录《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三本)像把“文化手术刀”,剖开了我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乡土生活”,让我第一次看清:那些藏在“人情往来”“婚丧嫁娶”里的逻辑,原来都是中国社会运行的“底层代码...

《乡村建设理论》:在“泥土与蓝图”间,读懂“乡村的另一种可能”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1
《乡村建设理论》:在“泥土与蓝图”间,读懂“乡村的另一种可能” | 爱阅读
《乡村建设理论》:在“泥土与蓝图”间,读懂“乡村的另一种可能” 一、书籍基本信息:乡村振兴的“理论工具箱”,实践者的“行动指南” 《乡村建设理论》是乡村发展研究学者李阳2023年推出的学术普及读物,由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推荐,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出版物”“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乡村振兴课程教材”。本书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典理论(如参与式发展、社区营造、文化资本理论),结合浙江余村“两山理论”实践、贵州肇兴侗寨“文化赋能”模式、江苏永联村“集体经济”探索等50+真实案例,用“村民议事会”“非遗工坊”“生态农场”等100+具体场景,拆解了“乡村建设如何从‘输...

《乡愁的理念》:一本给所有“漂泊者”的“情感原乡使用说明书”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4
《乡愁的理念》:一本给所有“漂泊者”的“情感原乡使用说明书” | 爱阅读
《乡愁的理念》:一本给所有“漂泊者”的“情感原乡使用说明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给现代人“精神还乡”的学术与温度 《乡愁的理念》是文化学者陈墨的跨学科著作,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入选“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好书”,并被译为英文、日文。不同于传统“怀旧散文”或“社会学论文”,这本书以“乡愁”为切口,融合人类学田野调查、文化记忆理论和个人生命史,用12章篇幅拆解:乡愁从何而来?为何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愈发浓烈?它如何成为个体对抗精神疏离的“情感锚点”? 书中没有宏大概念堆砌,而是用大量真实案例说话:云南沙溪古镇的拆迁户在老戏台前唱古戏,北京胡同里的“老北京”自发组织“鸽哨学习班”,海外华人用短...

《献给哈里斯夫人的鲜花》:在时光褶皱里绽放的女性史诗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3
《献给哈里斯夫人的鲜花》:在时光褶皱里绽放的女性史诗 | 爱阅读
《献给哈里斯夫人的鲜花》:在时光褶皱里绽放的女性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保罗·加里科于1958年创作的《献给哈里斯夫人的鲜花》,以伦敦清洁女工哈里斯夫人攒钱购买巴黎高定礼服的故事为轴心,串联起阶级突破、自我觉醒与女性联结的深刻主题。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件礼服的追逐史,证明了对美的渴望是跨越身份的通用语言——当50岁的哈里斯夫人攥着1400美元坐上飞往巴黎的航班时,她不仅是在买一件衣服,更是在为所有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普通女人"夺回对梦想的主权。 二、内容亮点:细节里的诗意与残酷 "围裙记账法"的震撼 哈里斯夫人每周在顾客家看到迪奥礼服后,用粗粝的手指在围裙上记下"第...

《宪章运动史》:在请愿书的墨迹与工人阶级的呐喊中,触摸民主觉醒的“暴力解剖图” | 爱阅读

2个月前 (09-09)读一读56
《宪章运动史》:在请愿书的墨迹与工人阶级的呐喊中,触摸民主觉醒的“暴力解剖图” | 爱阅读
《宪章运动史》:在请愿书的墨迹与工人阶级的呐喊中,触摸民主觉醒的“暴力解剖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汤普森的“工人阶级史诗”,英国民主的“出生证明” 《宪章运动史》是英国历史学家E.P.汤普森于1966年完成的经典著作,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全书以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1838-1858年)为核心,通过“三次大请愿—罢工浪潮—思想觉醒”三重维度,记录了工人阶级从“被压迫者”到“政治主体”的转折点。汤普森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工人阶级同情者”的双重身份,既还原了运动的激烈场景,也揭示了“民主如何从底层呐喊中诞生”。 二、核心价值:在“请愿书的墨迹”与“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