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荐书 第12页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用六天对话解开二十年心结的父爱寓言 | 爱阅读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用六天对话解开二十年心结的父爱寓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首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再版,全本约330-352页精装。作为全球销量超3500万册的治愈系经典,它以“智能蜡像复活”的奇幻设定,撕开父女关系中“未说出口的沉默”——当女儿朱莉亚在婚礼前夕突遭父亲“离世”,又通过父亲遗留的蜡像机器人开启六天跨越生死的对话,最终解开因长期缺席、过度干涉导致的亲情隔阂。核心价值在于:在“中国式父亲”普遍沉默的当下,提供一套“先理解再和解”的亲情修复指南——通过具体场景的回忆、细节的挖掘,让读者学会“用对方的语言说...
《牛津城市政治学手册》:全球城市治理的“显微镜”与“望远镜” | 爱阅读
《牛津城市政治学手册》:全球城市治理的“显微镜”与“望远镜” 一、书籍基本信息:城市政治学的“百科全书式”里程碑 本书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伦·莫斯伯格教授、北卡罗来纳大学苏珊·E·克拉克教授与伦敦国王学院彼得·约翰教授联袂主编,深圳大学陈文教授倾力译介,2023年11月由商务印书馆推出1008页精装本。作为城市政治学领域的“牛津系”权威手册,它首创“比较视角+国际视野”双轴体系,将北美、欧洲、亚洲60余座城市的治理实践纳入分析框架,ISBN9787100201889,定价198元,装帧采用可平摊的锁线精装,便于反复查阅。 二、内容亮点:从“城市病”到“城市梦”的立体解构 区别于传统城...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破解“资源蛋糕”的分配密码,重塑公平社会的理论利器 | 爱阅读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破解“资源蛋糕”的分配密码,重塑公平社会的理论利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西班牙学者塞雷娜·奥尔萨雷蒂主编、李石等学者译,商务印书馆2024年推出,1041页精装本。作为牛津大学出版社首部系统探讨分配正义的学术手册,它汇聚三十余位国际学者研究成果,从方法论到社会实践双线推进——前17章拆解平等主义、应得理论等核心框架,后15章直击性别、教育、气候等15个社会领域的公正议题。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理论-实践”双维度的分配正义分析图谱,既为研究者提供“学术地图”,又为普通读者赋予“批判性工具”。正如书中所言:“分配正义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社会基本结构的毛细血管”...
《陪父母老去》:在时光褶皱里打捞生命的微光 | 爱阅读
《陪父母老去》:在时光褶皱里打捞生命的微光 一、核心价值:一本让中国家庭直面衰老的“生存指南” 当你在深夜被父母病房的呼叫铃惊醒,当你在养老院走廊里反复权衡“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当你在家族群里为“是否送父母进养老院”吵得面红耳赤——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中国家庭正在经历的“衰老困境”。作者解玉军用17年亲身照料患病父母的经历,撕开了“孝道”的浪漫化滤镜,直面医疗决策的撕裂感、经济压力的窒息感、伦理困境的窒息感。她告诉我们:“陪父母老去不是一场‘胜利’,而是一场关于‘如何体面地接受失败’的修行。” 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孝子贤孙”的叙事套路。作者会坦诚记录自己因长期陪护产生...
《女士藏书票》:在方寸之间,窥见被遗忘的女性知识图谱 | 爱阅读
《女士藏书票》:在方寸之间,窥见被遗忘的女性知识图谱 一、核心价值:为沉默的女性藏书家点亮历史灯塔 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那些鎏金纹章的藏书票时,可曾想过它们的主人有半数是女性?这本出版于1895年、2024年首次引入中文版的《女士藏书票》,像一把精巧的考古刷,拂去历史尘埃,还原出17-18世纪欧洲女性在藏书文化中的独特存在。作者诺娜·拉布谢尔用300余张标注姓名与年份的藏书票清单,构建起一座“女性知识分子数字档案馆”——从剑桥大学伊丽莎白女伯爵到伯明翰学派女设计师加斯金夫人,这些被正统史书忽略的名字,在藏书票的菱形纹章里获得了永恒的署名权。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震撼的启示在于:当18世纪印刷...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一场法律领域的“思想爆破”,拆穿现代社会的“制度伪装术” | 爱阅读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一场法律领域的“思想爆破”,拆穿现代社会的“制度伪装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法律界的“思想核弹”,哈佛教授的“制度手术刀” 2023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伯托·昂格尔的“思想核弹”。这位被《纽约时报》称为“永不疲倦的远见卓识者”的巴西裔法学家,用256页精装书撕开了现代法律的“完美面具”。书中没有枯燥的法条注解,而是像侦探破案般,从宪法平等保护到合同法,从民主制度到市场经济,用“制度想象”这把手术刀,解剖出传统法学中形式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双重病灶。译者周国兴的译笔精准如手术刀,将昂格尔的巴西式激情与哈...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从批判到建制的时代宣言 | 爱阅读
《批判法学运动:新时期的伟大使命》:从批判到建制的时代宣言 一、书籍基本信息:学术圣殿的破界之作 本书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批判法学运动(CLS)领军人物罗伯托·曼加贝拉·昂格尔撰写,昆明理工大学周国兴副教授精译,2023年12月商务印书馆纳入“法哲学名著译丛”推出精装本,定价55元,ISBN9787100230230。全书256页以“制度想象”为轴,分上下两篇重构法律分析范式——上篇《新时期的伟大使命》追溯1983年CLS第六次年会思想宣言,下篇《批判法学运动》系统解构形式主义与客观主义积弊,被誉为“批判法学运动的纲领性文献”。 二、核心价值:法律作为制度革命的引擎 本书为读者提供三重...
《琴史與琴器》:穿越千年的琴脉解码——从南宋琴坛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全景观照 | 爱阅读
《琴史與琴器》:穿越千年的琴脉解码——从南宋琴坛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全景观照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琴研究的“双楫”巨制 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王风教授撰著,2023年6月商务印书馆推出精装本。全书422页收录近160张高清琴器图像,ISBN9787100225885,定价128元,纳入“人文史丛”系列。作为古琴史与琴器鉴定的跨界力作,本书打破学科壁垒,将琴史考据与琴器实证熔于一炉,既具史学深度又具文物学精度,堪称古琴研究的“双重证据法”典范。 二、内容亮点:在琴弦上勾勒三百年琴史风云 区别于传统琴史的泛泛之谈,本书以三大创新维度重构南宋至明前期的琴界图景:其一,“显微镜式”的家族考订——通...
《琴史與琴器》:从南宋浙操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学术诗篇 | 爱阅读
《琴史與琴器》:从南宋浙操纷争到元明古琴鉴定的学术诗篇 一、书籍基本信息:古琴研究的“双证”里程碑 本书由北京大学王风教授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出版,422页精装本收录160幅高清琴器图,定价128元,ISBN9787100225885,纳入“人文史丛”系列。作为琴史与琴器鉴定的跨界力作,本书首次将文献考据与实物实证熔于一炉,既延续郑珉中“古琴辨伪十三法”的学术脉络,又开创“琴器断代三维坐标系”新方法,被誉为“古琴研究双重证据法的集大成者”。 二、核心价值:解码琴脉的三大收获 本书为读者提供三重核心价值:其一,掌握“以琴观史”的独特视角——通过南宋“浙操徐门”与“江操刘门”的家族谱...
《青春手记》:在方格本上跳动的存在主义之舞 | 爱阅读
《青春手记》:在方格本上跳动的存在主义之舞 一、核心价值:一场与二十世纪最清醒灵魂的私密对话 当翻开这本泛着旧时光气息的方格笔记本,仿佛穿越时空坐在巴黎左岸的咖啡馆里,听18岁的波伏瓦咬着钢笔头嘟囔:"我想要尝一尝夜晚、大雨、伤心的清晨的味道。"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成为"独立女性"的指南手册,而是一把打开存在主义实践场的钥匙。在女性主义与内卷焦虑交织的当下,书中那个不断质疑"我该如何存在"的少女,会让你突然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对抗世界,而是学会与自己的迷茫共舞。就像波伏瓦在日记里写的:"我坚信这样的丰富将会被接受,这些话将会被言说、被听见",这种对自我表达的笃定,恰是当代年轻人在社交媒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