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马龙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的交响篇章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马龙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的交响篇章

 

红色文化浸润下的新时代乡村图景

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马龙区鸡头村自红军长征时期便与中国革命历史紧密相连。19354月,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曾在此设立临时指挥部,指挥部队完成战略转移任务。如今,村民仍保留着当年红军留下的红色家风”——每逢清明节和国庆节,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纪念活动,用山歌传唱《十送红军》,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当地还成立了由村民组成的红色讲解队,他们以朴实的语言讲述祖辈接待红军的真实故事,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温度。

多元融合的地方民俗文化鸡头村地处云南东北部,是汉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如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舞等传统节庆活动,已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年举办的重走长征路·马龙行活动中,少数民族群众身着盛装参与表演,为游客呈现一场红色与民族文化的交融盛宴。此外,村里的红色书屋也独具特色,藏有大量党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成为村民学习历史、传承文化的精神粮仓

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鸡头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村里建起了非遗工坊,邀请老艺人教授剪纸、刺绣等技艺,并结合红色主题开发文创产品。例如,红军草鞋手工艺品已成为热销旅游商品,不仅提升了村民收入,也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了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2024年,鸡头村被评为云南省红色文化示范村,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

从长征驿站到红色教育基地的百年变迁

红军长征时期的军事要地1935423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进入马龙县(现马龙区),在鸡头村设立临时指挥部,部署部队渡过南盘江的战略行动。指挥部设在一户姓李的地主宅院内,至今仍保存完整。据史料记载,林彪、聂荣臻等红军将领曾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采取灵活战术避开敌军主力,为后续突破湘江防线奠定了基础。该旧址见证了红军在云南境内的一次重要战略调整。

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修复20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开始对旧址进行系统性修缮。2016年,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旧址完成了数字化展示工程,采用AR技术还原当年指挥部内部陈设及作战场景,游客可通过手机扫码观看三维影像。此外,旧址周边还修建了长征文化墙、红军标语展览馆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了参观体验。

红色教育基地的现代转型近年来,鸡头村依托红色资源打造集教育培训、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2024年,马龙区委党校在此设立分校,开设重走长征路实践课程,涵盖徒步体验、情景模拟、党课教学等内容。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学生团体纷纷前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旧址管理处还与高校合作,推出红色+生态双线研学项目,推动红色文化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

山水之间的红色印记

山水环绕的红色遗址鸡头村背靠巍峨的马龙山脉,面朝广阔的坝子农田,整体地形宛如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故得名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就坐落于村庄中央,四周绿树成荫,环境清幽。站在旧址门前远眺,可见层峦叠嶂之间蜿蜒而过的南盘江,正是当年红军战士涉水突围之地。如今,旧址旁开辟了军小道,沿途设有历史解说牌,游客可边欣赏自然风光,边了解红军战斗历程。

生态农业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鸡头村所在的马龙区素有云药之乡美誉,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绿色产业模式,建设中药材观光园、农耕体验基地等项目。例如,位于旧址附近的红军菜园种植了当年红军常吃的野菜品种,游客可亲手采摘并参与制作红军餐。这种沉浸式体验方式,既弘扬了艰苦奋斗精神,又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收。

景观节点串联红色记忆围绕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当地精心打造了红色景观带。其中包括红军井、红军桥、烈士纪念碑等多个重要节点。2024年新建的长征精神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广场雕塑群再现红军将士英勇奋战的场景,夜间灯光秀更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使鸡头村成为一个立体化的红色博物馆。

见证伟大转折的历史现场

关键战役背后的智慧决策鸡头村不仅是红一军团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也是红军成功实施调虎离山计策的关键地点之一。当时,红军通过释放俘虏、张贴假命令等方式迷惑敌人,成功诱使滇军主力向曲靖方向调动,从而为红军顺利北上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智谋战例,如今在旧址展厅中得以生动还原,成为研究红军战略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旧址陈列馆中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红军使用过的油灯、望远镜、电报机等物品。其中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本泛黄的日记,记录了一位红军通讯员在鸡头村短暂休整期间的心路历程。这本日记不仅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也为后人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细节。此外,墙上一幅幅斑驳的红军标语,如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万岁等,也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无声见证。

口述历史填补文献空白为了更全面地还原历史真相,马龙区文史部门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口述历史采集工作。多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回忆起童年时亲眼所见的红军形象——他们纪律严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他们帮助村民挑水砍柴,甚至教孩子们识字读书。这些鲜活的记忆,为官方史料提供了有力补充,也使得红色文化更具人情味和感染力。

红色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政企合作推动文旅融合近年来,马龙区政府与多家文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鸡头村红色文化旅游综合体。2024年落地的红色光影剧场项目,采用全息投影技术演绎红军故事,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沉浸式红色剧场。此外,还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红色主题民宿、农家乐等设施,形成吃住游购娱一体化产业链。据统计,2024年全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0%,带动就业200人。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传播借助互联网+”力量,鸡头村不断拓展红色文化传播边界。2025年初推出的数字红村小程序,整合了VR实景导览、线上展馆、互动答题等功能模块,用户可在云端感受红色魅力。同时,旧址管理处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打卡红色地标直播活动,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百万,极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红色样板鸡头村坚持绿色发展与红色传承并重,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村内所有旅游基础设施均采用环保材料建造,太阳能路灯、雨水回收系统等绿色技术广泛应用。2024年,鸡头村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其红色+生态融合发展的经验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努力打造新时代红色旅游新高地。

马龙区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不仅是一座承载革命记忆的历史建筑,更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红色文化阵地。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红色与生态共生,传统与创新共融。它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长征故事。

“马龙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的交响篇章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

尼珠河的历史 | 游曲靖

尼珠河的历史 尼珠河位于宣威北部,发源于宣威北部的得禄乡,流经得禄、倘塘、杨柳、双河、阿都、文兴、普立7个乡镇,为北盘江北部最大的支流,与南部干流拖乐河于普立的腊龙汇水形成了北盘江。尼珠河又是宣威北部的云贵两省的界河,原名“尼尔珠”河,彝语释意,尼为“牛”、尔为“大江”、珠为“有或在之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