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一游 > 正文内容

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长征烽火中的红色地标与时代新篇 │ 游曲靖

15小时前游一游1

鸡头村红军团指挥部旧址:长征烽火中的红色地标与时代新篇

在滇东高原的褶皱里,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静卧于青山绿水间。这座看似普通的村落,却因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驻足,成为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精神地标。红军团指挥部旧址不仅见证了长征史上关键节点的战略决策,更在新时代焕发出融合历史记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

长征烽火中的战略支点

铁流纵横

红军长征的马龙印记

19354月,中央红军兵分三路进入马龙,红军团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于鸡头村四合院内设立指挥部。这里不仅是红军攻克马龙县城的指挥中枢,更承载着长征途中的关键转折——军团部通过发报机与各部队保持联络,门前飘扬的红旗与岗哨成为滇东大地上不灭的革命火种。旧址内陈列的电报机残件、布满弹孔的军用地图,无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军民同心

十个鸡蛋的廉洁传奇

在鸡头村,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深情化作十个鸡蛋的感人故事。村民杨大娘将积攒的鸡蛋送给伤员,红军战士执意留下银元,并在墙面上写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标语。如今,旧址内的廉洁文化展厅以实景还原这一场景,成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生动课堂。2024年,展厅接待省内外参观者超万人次,廉洁教育课程被纳入马龙区党纪学习教育必修内容。

烽火记忆

从战场遗址到精神殿堂

历经岁月洗礼,旧址于2021年完成保护性修缮,11个展厅系统呈现红军长征过马龙的历史脉络。从攻城战役的沙盘推演到红军标语的拓印展示,从周恩来用过的马灯到战士们缝补衣物的针线篓,每一件文物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空纽带。2025年新增的AR互动装置,让参观者可通过虚拟技术重走长征路,感受红军战士在鸡头村布哨的紧张氛围。

红色基因与民族交融的和

石榴花开

民族团结的红色实践

鸡头村街道以旧址为依托,创新四联互嵌模式,将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由彝族、苗族、回族群众组成的石榴籽宣讲团,用民族语言讲述红军与各族同胞的故事。在丰收节、花山节等民俗活动中,各族群众身着盛装在旧址前共跳团结舞,红色文化成为凝聚民族共识的精神纽带。2024年,该模式获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案例。

艺韵流芳

非遗技艺里的红色印记

当地非遗传承人将红军故事融入刺绣、剪纸等传统技艺。苗族妇女杨秀芬创作的《红军过鸡头村》刺绣长卷,以针线勾勒出红军帮村民挑水、扫院的场景,在2025年云南省非遗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旧址旁的红色文创工坊,开发出红军主题扎染、彝族三弦等12类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万元,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现代生活。

薪火相传

青少年教育的红色课堂

旧址与马龙区12所中小学共建长征精神传承基地,开发红军小导游实践课程。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演绎等方式,重现红军在鸡头村的战斗生活。2025年春季,由学生自编自导的红色话剧《鸡头村的旗》在曲靖大剧院连演三场,线上直播观看量超50万人次,成为现象级红色教育案例。

红色遗址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引擎

文旅融合的振兴路径

马龙区以旧址为核心,打造长征文化体验带,串联周边红军桥、攻城遗址等10处红色地标。2025年新开放的重走长征路徒步线路,全长12公里,沿途设置红军食堂、模拟战壕等体验点,让游客在行进中感受长征艰辛。线路开通首月即接待学团队32批次,带动沿线民宿、农家乐增收超200万元。

数字赋能

智慧化保护与传播

2025年,旧址完成数字化升级,建成云南省首个县级革命遗址数字孪生平台。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游客可在线云游旧址,点击文物触发语音解说。短视频账号鸡头村记忆红军小哥”IP形象,用网络热梗讲述红色故事,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相关话题#鸡头村的长征密码#登上抖音热榜

共富实践

红色资源反哺民生

旧址保护收益的20%用于周边村落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为鸡头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改造饮水管道8公里。村民张德福将自家院落改造成红军饭庄,推出南瓜汤忆苦饭”“红军菜包饭等特色餐食,年收入达15万元。在红色旅游带动下,鸡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3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85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跨越。

从硝烟弥漫的指挥部到乡村振兴的示范点,鸡头村红军团旧址以历史厚度、文化深度和发展温度,书写着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典范篇章。当晨曦洒向青瓦白墙的旧址,当孩子们在AR屏幕前触摸长征记忆,当各族群众在团结舞中携手共进,这座滇东村落正以红色为底色,绘就一幅新时代的精神画卷。

“鸡头村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长征烽火中的红色地标与时代新篇 │ 游曲靖” 的相关文章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 游曲靖

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 宣威持续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尼珠河大峡谷之山高水长。晏廷勇摄 近年来,宣威市围绕“川滇黔渝节点旅游城市、滇东旅游环线明珠、‘清凉曲靖’客源承接地”目标定位,在“民族团结+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互嵌共融“交响曲”。今年上半...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 游曲靖

悬崖电梯贯通民生与旅游,云南尼珠河村振兴双引擎 云南尼珠河村的悬崖电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通设施,更是当地民生改善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电梯的垂直高度达到268米,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承载重量为1600公斤,单程耗时约90秒至2分钟。自2019年11月动工以来,...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 游曲靖

宣威市普立乡:“空中校车”带火峡谷旅游尼珠河景区多措并举促发展 随着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空中校车”的持续报道,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春节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突破万人次,跻身全国热门景区前二十强。面对流量红利,景区通过三大举措推进提质升级,探索“网红效应...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 游曲靖

宣威尼珠河:带你玩转水墨普立 领略“世界之最” 这里风光旖旎,尼珠河大峡谷、农业学大寨遗址、涧水海草山等自然风光数不胜数,有“水墨普立、户外天堂”的美誉。这里神奇壮美,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户外露地观光电梯青云电梯、世界第一悬挑玻璃观景台520观景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在中...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 游曲靖

宣威市“四坚持”打造旅游促“三交”特色品牌 近年来,曲靖市宣威市立足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国、全省旅游发展大环境,着力在文化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找准发力点、寻求新突破,让“诗与远方”紧密牵手,不断奏响和合共生“交响曲”。 坚持高位推动,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 游曲靖

孙西远:山高水长等你来——尼珠河大峡谷 严格意义上说,尼珠河大峡谷仅仅是指可渡河下游木东河大桥至腊龙岔河这一段,长约20千米,距北盘江第一桥1千米许,随着革香河和可渡河交汇成北盘江。就是这样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随着众多高科技人文景观的落地和旅游开发的深入,瞬间变得天下闻名。 尼珠河大峡谷...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 游曲靖

世界上最迷人地球裂缝——云南宣威尼珠河大峡谷,户外达人最爱 这里水墨天成的千仞峭壁、飞泻百米的雌雄双瀑、佛光普照的千年菩提、星罗棋布的亿万奇石、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成为世人永恒的向往。 这就是尼珠河大峡谷,一个隐藏在深山中与世隔绝的秘境,这里典型的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 游曲靖

从“飞檐走壁”到“空中校车” 宣威市监督护航学生安全上学路 “同学们,坐缆车上学感觉怎么样?” “开心!”“安全!” 近日,曲靖宣威市纪委监委干部到普立乡官寨小学开展回访时,来自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起上学的变化。 尼珠河村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大峡谷中。村里的小学生需要攀峭壁、涉河...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探秘自然秘境的冬日之旅 尼珠河大峡谷,这颗隐藏在云南深山中的璀璨明珠,以其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成为了无数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的地。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不仅蕴藏着深邃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石,还隐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冬季的到来...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 游曲靖

尼珠河大峡谷探秘:入冬5日游,美食与自然的绝美交响 尼珠河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以其壮观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无数游客。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隐藏着许多令人垂涎的美食。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带来一份详尽的尼珠河大峡谷入冬5日游美食攻略,让您在探寻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