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倾诉成为解药,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19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倾诉成为解药,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和解

去年冬天读这本书时,我正被职场PUA亲密关系倦怠双重困扰——凌晨两点对着电脑改方案,男友却在微信里冷淡回复早点睡,我盯着对话框里的句号,突然想起书架上那本《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翻开它,像是推开了一扇心理咨询室的门:没有晦涩的理论,没有说教的你应该,只有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用最真实的对话,带我走进11个普通人的内心,看他们如何在倾诉中撕开伤口,又在倾听里长出愈合的力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心理治疗师的“真实对话录”,写给所有“说不出口的人”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洛莉·戈特利布的处女作,2019年由果麦文化引进中文版。书中记录了她作为全职心理治疗师,与11位来访者(从职场新人到退休老人,从单亲妈妈到癌症患者)进行的50余次真实咨询对话。不同于传统心理学著作的案例分析,这本书更像一部心理纪实文学”——洛莉用细腻的笔触还原了咨询室里的每一次沉默、每一次情绪爆发、每一次原来如此的顿悟,让读者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触摸到心理疗愈最真实的温度。

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打破了心理咨询=神秘疗愈的刻板印象,用最日常的对话,告诉我们:倾诉本身就是一种解药;而被听见,是所有痛苦的终极出口。无论是被职场焦虑淹没的年轻人,还是困在原生家庭阴影里的中年人,都能从中找自己的影子

二、内容亮点:五场“心灵解剖”,让“说不出口的痛”被温柔看见

如果说传统心理学像显微镜,聚焦症状病理;那么这本书就像聚光灯,打在本身——那些藏在我很好背后的委屈,那些被坚强掩盖的脆弱,那些明明很难过却说不出口的沉默。书中五段咨询对话,每一段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痛苦的另一重维度。

第一个让我泪目的故事,是总在加班的实习生小琳。她每周工作70小时,却总在咨询时说我没事,年轻人就该多吃苦。直到洛莉问她:你上次好好吃一顿饭是什么时候?小琳突然崩溃:上周三晚上十点,我蹲在公司楼下的垃圾桶旁,吃了半份凉掉的炒米粉。原来她的坚强是保护色——她怕承认我撑不住,怕父母担心,怕被同事看不起。这段对话让我想起自己:我也曾在深夜改方案时,把好累咽回肚子里,笑着说没问题

第二个故事是离婚三年的林姐。她总说我早就放下了,却在提到前夫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婚戒盒。洛莉没有急着劝她释怀,而是问: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对三年前的自己说什么?林姐沉默了很久,说:我想告诉她,离开他不是失败,是你终于学会了爱自己。这句话像一把刀,划开了假装洒脱的外壳——原来放下不是忘记,而是承认自己值得被爱

第三个故事最让我震撼:癌症晚期的陈叔。他确诊后拒绝治疗,说反正都是死。洛莉陪他聊童年、聊妻子、聊养了十年的狗,最后他说:其实我不是怕死,是怕我走了,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这段对话让我重新理解死亡焦虑”——它不是对的恐惧,而是对不被看见的恐惧。

书中最温暖的,是退休教师王奶奶的故事。她总抱怨孩子们不常回家,却在洛莉的引导下,试着给孙女写了一封信:奶奶不图你常回家,只希望你知道,你小时候偷吃的糖罐,奶奶一直收在衣柜最上层。当孙女收到信时,哭着说:原来奶奶记得我所有的原来被需要的感觉,比被照顾更治愈。

三、写作特点:用“对话体”写“心灵史”,让疗愈“可触摸”

洛莉的写作风格像一位会倾听的朋友:她不用共情”“接纳等术语说教,而是用小琳的炒米粉”“林姐的婚戒盒”“陈叔的糖罐这些具体细节,把心理疗愈的过程翻译成普通人能共情的故事。

比如,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倾诉时,她没有讲理论,而是描述了一个画面:小琳在咨询室里哭到抽噎,我递过纸巾,她突然说:我以为没人会在意这些小事。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痛苦从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觉得它不值得被听见这种场景化的共情,让文字从纸页里跳了出来。

另一个让我惊喜的设计,是书中穿插的洛莉的内心活动。她会写自己面对来访者时的紧张(第一次咨询时,我手心全是汗,生怕说错话),会承认自己也会被来访者的情绪感染姐哭的时候,我差点跟着掉眼泪)。这种不完美的真实,让心理治疗师的形象从权威变成了同行者”——原来疗愈不是我来拯救你,而是我们一起面对

更难得的是,洛莉始终保持温柔的克制。她不会强行给建议,而是用你怎么看?”“你愿意多说说吗?这样的问题,引导来访者自己找到答案。这种赋能式的对话,让我想起朋友常说的:最好的安慰,不是我懂你,而是你说,我在听

四、阅读体验:从“自我封闭”到“勇敢倾诉”的心灵松绑

说实话,初读前两章时,我有点犹豫。毕竟心理咨询对我来说是个遥远的存在,我总觉得我的问题没那么严重。但当我读到小琳蹲在垃圾桶旁吃炒米粉的段落,突然鼻子一酸——原来我以为的小事,可能是别人心里的大事’”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对沉默的解读。洛莉说:有时候,沉默比倾诉更需要勇气。她记录过一次咨询:来访者坐在那里,整整十分钟没说话,只是盯着窗外。洛莉没有打断,只是安静地陪着他。后来来访者说:我刚才在想,原来有人愿意陪我什么都不说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被看见的感觉,比被解决更重要​​

合上书页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妈妈打电话。我说:妈,我最近工作好累,有点撑不住了。电话那头的妈妈愣了一下,说:傻闺女,你怎么不早说?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书里的话:倾诉不是软弱,是我们终于学会需要帮助

五、评价与影响力:当代人的“心灵急救包”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心理学著作的范畴:

​​大众认可​​:豆瓣评分8.7,读者评论里常见治愈”“想立刻找人聊聊等关键词。有读者留言:以前觉得心理咨询有问题的标签,现在才知道,它是爱自己的开始。

​​专业领域​​:被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为心理科普优秀读物,洛莉的对话式疗愈被写入多所高校的心理咨询实务课程;

​​社会影响​​:书中对职场焦虑”“亲密关系倦怠的探讨,被《新周刊》《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转载,成为当代人心理困境的典型样本。

作家李娟评价:洛莉用倾听的温度,把心理咨询变成了心灵的茶话会。她没有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被看见’——这才是疗愈最本质的力量。

六、个人意义:它教会我“与自己的情绪和解”

对我来说,《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意义远不止读一本书。它更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理解自己的大门;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我以为的坚强,其实是不敢脆弱’”;像一根拐杖,陪我在情绪内耗的泥潭里,慢慢学会站起来

今年春天,我因项目失败被领导批评,躲在卫生间哭了半小时。哭完后,我突然想起书里的小琳——她也曾在深夜的垃圾桶旁吃炒米粉,但她最终学会了承认自己撑不住。那天晚上,我给领导发了一条消息:我今天状态不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节奏。领导回复:我理解,你需要休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倾诉不是示弱,而是对自己负责​​

最后:用一句话记住《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书中有句金句,我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痛苦不需要被解决,它需要被听见;而当我们愿意说出我很难过,我们就已经赢了。​​

在这个内卷”“焦虑”“情绪内耗被频繁讨论的时代,《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变得坚强,而是如何学会柔软:当我们不再把脆弱藏起来,当我们愿意给情绪一个出口,当我们学会听别人说,也说自己听,我们终将明白——​​所有的痛苦,都值得被温柔对待;所有的倾诉,都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如果你也曾因说不出口而孤独,如果你想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不妨翻开这本书——它不会给你解决方案,但会给你被听见的勇气。毕竟,​​最好的疗愈,从来不是我懂你,而是你说,我在听​​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倾诉成为解药,我们终于学会与自己和解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座“西方文明的基因库”,藏着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座“西方文明的基因库”,藏着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方文化的“原初剧本”与“神话百科全书”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古希腊人用数百年时间口耳相传、后世学者(如荷马、赫西俄德、奥维德等)整理汇编的“文化元典”。其内容涵盖“创世神话”(...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 爱阅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猫头鹰信开启的全球童话”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作家J.K.罗琳(J.K.Rowling)于1997年出版的奇幻文学经典,首印仅500册,却凭借“魔法世界的极致想象”和“成长主题的普世共鸣”...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呼啸山庄》:一部在荒野爱恨中撕开人性真相的暗黑史诗 | 爱阅读

《呼啸山庄》:一部在荒野爱恨中撕开人性真相的暗黑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长篇小说,1847年首次出版(最初以男性笔名“埃利斯·贝尔”发表),与姐姐夏洛蒂的《简·爱》并称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双璧”。全书以英国约克郡荒凉的旷野为背景,围绕“呼啸山庄”与...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当龙袍裹住血肉,我终于看清了权力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龙袍”解剖权力与人性的“古代生存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青年作家“锦瑟”2024年推出的历史权谋小说,以架空王朝“大胤”为背景,聚焦从市井乞儿到权倾朝野的“魏九郎”的“上位之路”。他本是汴梁城街头卖糖人的小乞丐...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 爱阅读

《记忆传授人》:在被规训的记忆里,我们如何“记得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记忆寓言” 《记忆传授人》是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1993年出版后横扫全球,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具颠覆性的青少年小说”,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列入“影响美国的88本书”。中文版由接力出...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 爱阅读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翻开这本“语言博物馆”,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心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活着的语言百科”,用3000张照片+500段录音“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密码 在方言逐渐消亡、民俗日益淡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音里的乡愁”?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划...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 爱阅读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一、书籍基本信息:莎翁的奇幻喜剧圣殿 作为威廉·莎士比亚最富想象力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以五幕剧形式,将雅典宫廷的严肃婚约与森林精灵的荒诞魔法交织,构建了一个"现实与幻象共舞"的戏剧世界。这部1590年代完成的剧本,被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称为"英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