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大人只是过了期的小孩》:在冰箱里找回童心的治愈之旅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4

《大人只是过了期的小孩》:在冰箱里找回童心的治愈之旅

一、核心价值:一本让成年人返老还童的心理疗愈手册

内卷”“躺平”“精神内耗成为时代关键词的今天,这本由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天到晚气fufu创作的漫画集,像一剂温柔的心理解药。它用26段房东小姐嘟嘟与冰箱租客企鹅墩墩的对话,戳破了成年人必须成熟的伪装——原来我们不必活成情绪稳定的大人,偶尔过期当回小孩,反而能治愈职场压力、亲情疏离、社交焦虑等现代病。

书中最颠覆的认知是:童真不是幼稚,而是对抗生活异化的武器。当嘟嘟因加班崩溃时,墩墩会说:大人只是过了期的小孩,但过期了也能喝,只是别忘了摇一摇。这种用幽默解构严肃的智慧,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释然:原来允许自己不完美,才是成熟的开始。

二、内容亮点:冰箱里的哲学课,社死现场变人生课堂

作者将心理学知识藏在无厘头的日常里,每篇对话都是微型人生剧场:

《记一次牙科诊所里的社死》:嘟嘟因看牙紧张到脚趾抠地,墩墩却在一旁哼起《企鹅之歌》,还一本正经分析:人类害怕牙医,是因为把疼痛被评判绑定了。最后用假装自己是南极科考队员的想象游戏,让嘟嘟放松到笑出眼泪。

《我爸妈可能没有那么想我》:嘟嘟纠结是否回家过年,墩墩突然掏出冰箱里的冻鱼:你看,鱼离开水会死,但人离开家不会——因为家在心里,不在地图上。这句充满禅意的比喻,瞬间化解了她的乡愁焦虑。

《深夜的游戏区属于大人》:当嘟嘟抱怨成年后连玩游戏都要计较输赢,墩墩拖出游戏机:来!我们玩谁先笑出声’——输的人要承认自己今天很开心。这场荒诞比赛,让读者突然意识到:快乐本不需要意义

这些场景像一面面镜子,照见每个都市青年的影子:我们何尝不是住在冰箱里的嘟嘟?用冷漠武装自己,却渴望被理解;假装成熟,却在某个深夜因一首老歌破防。

三、写作特点:心理学硕士的温柔刀,用童趣解剖成年世界

作者的气fufu将专业背景化为软萌武器

角色设定反差萌:嘟嘟是社畜版成年人——黑眼圈、格子衫、永远在赶DDL;墩墩则是哲学家版企鹅——圆滚滚的身材、毒舌又暖心的性格,用孩童的逻辑拆解成年人的困境。比如嘟嘟吐槽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墩墩回答:复杂的是人,不是关系——就像企鹅只分冰上朋友水里朋友

画面语言治愈系:线条简洁如儿童画,色彩却暗藏心思——嘟嘟的场景多用冷灰色,象征都市的疏离;与墩墩互动时则突然出现暖黄色光晕,暗示心灵的解冻。最妙的是墩墩的冰箱视角:从冷冻层俯瞰嘟嘟的生活,像上帝视角般洞察一切,却又带着孩童的天真。

金句如糖衣炮弹:

成长不是失去童心,而是学会在童心里游泳。

大人和小孩的区别,是小孩哭完会问有冰淇淋吗?,大人哭完会问生活还有救吗?’——但冰淇淋永远能救生活。

四、阅读体验:像拆盲盒般治愈,每页都有啊哈!时刻

翻开这本书,仿佛掉进一个反重力世界

前一秒还在为嘟嘟的职场社死脚趾抠地,下一秒就被墩墩的企鹅式冷笑话破功;

刚感叹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转眼看到墩墩举着冻鱼说:容易的事都留给鱼了——它们不用思考今晚吃什么

最戳我的是《蛋的里面到底有什么》这篇:嘟嘟盯着鸡蛋发呆,墩墩突然说:蛋里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它有什么。这句话像一道光,照进了我曾因职业选择焦虑的深夜——原来我们纠结的正确答案,往往不如相信本身有力量。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豆瓣8.6分,全网墩墩语录刷屏

读者真实反馈:豆瓣网友打工人小王说:看完立刻给冰箱贴了张墩墩贴纸——现在每次开冰箱都像在和老朋友打招呼。小红书博主治愈系漫友发起墩墩语录仿写大赛,网友创作出上班如上坟?不,是上企鹅滑雪场’——滑下去就赢了!等金句。

社会共鸣:在00后整顿职场”“年轻人拒绝内耗等话题下,这本书被反复引用。有HR在脉脉发帖:建议所有公司给员工配一本《大人只是过了期的小孩》——我们需要的不是情绪稳定的大人,而是会哭会笑的真人

作者影响力:气fufu此前创作的《我有个拥抱,你要不要》已售出超50万册,而这本书被读者称为升级版”——给拥抱教你怎么自己拥抱自己,更契合当下年轻人自救式成长的需求。

个人意义:它救我于必须成熟的枷锁

作为曾因不够成熟被职场PUA的90后,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成熟,不是压抑情绪,而是学会与情绪共处。现在我会在工位贴上墩墩的语录:哭不是软弱,是大脑在排毒——就像企鹅甩水,甩完又是一条好汉!

结语: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对着镜子练习成熟微笑,如果你也觉得当大人好累,不妨打开这本冰箱里的哲学书”——毕竟,谁规定大人不能偶尔过期 就像墩墩说的:过期的小孩,才是限量版。

“《大人只是过了期的小孩》:在冰箱里找回童心的治愈之旅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复活》:一场穿越灵魂的“道德审判”,让我读懂了“真正的救赎从何而来” | 爱阅读

《复活》:一场穿越灵魂的“道德审判”,让我读懂了“真正的救赎从何而来”   去年深秋在旧书店翻到这本泛着茶渍的《复活》时,封面是幅褪色的油画:灰扑扑的法庭里,一个穿黑西装的男人正低头盯着脚下的地板,旁边坐着个戴镣铐的女人,眼神像两潭结了冰的湖。我随手翻开第一页,就被第一行字击中了:"尽管好几十...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 爱阅读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在北魏公主的冤案中,触摸法律与人性的千年博弈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李贞德(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妇女史研究权威),成书于2001年,2024年三联书店推出修订版,附北魏法律文书残件与唐代墓志拓片。 核心地位:首部以“女性视角”切入中国古代法律的经典...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 爱阅读

《哈佛中国史》:在全球化坐标中重写五千年文明史 一、书籍基本信息:跨国学者团队的文明解码工程 这套六卷本、300万字的巨著由卜正民等国际顶尖汉学家领衔,用"全球史"视角重构中国历史。全书像一套精密的文明拼图,前脚还在分析秦始皇陵的希腊式雕塑,后脚就揭秘郑和下西洋的海洋贸易网络。作为首部由西方学...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 爱阅读

《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三语对照下的文明对话“金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重量级”的跨文化工具书 当45000余条术语、21卷厚重的书页、汉藏英三语对照的精密编排,与西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300余位专家六年的心血相遇,《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便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 爱阅读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破解汉语密码的语法圣经与思维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学术讲义到语法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语言学家吕叔湘基于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汉语语法理论著作,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2005年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语法分析框架,提出"小句中枢说""句法...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 爱阅读

《合伙人》:发掘高潜力人才的创业时代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定位 《合伙人》由全球顶尖人才顾问费洛迪撰写,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本书聚焦互联网时代人才管理的变革,提出“潜力”已取代体力、智力、能力,成为人才评价的新标准。作者基于亿康先达公司8000余个高管寻访案例,系统阐述如何甄别、培...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 爱阅读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火焰写就的思想保卫战”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于195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文学预言”,全球销量超1亿册,被译成...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 爱阅读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数学“站”起来的“逻辑圣典”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年完成的数学著作,全书13卷,包含5条公设、5条公理、119条定义,通过逻辑推导得出465个命题,系统总结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 爱阅读

《最后的沉思》:柏格森用生命哲学,给科学时代的一封“温柔情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家晚年的“生命独白” 《最后的沉思》是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911年出版的哲学随笔集,正值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四年。这部不足200页的“小书”,并非体系庞大的学术专著,而是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