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月亮忘记了》:一本藏在光影里的治愈绘本,帮成年人找回失落的童心 | 爱阅读

4周前 (09-09)读一读19

《月亮忘记了》:一本藏在光影里的治愈绘本,帮成年人找回失落的童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月亮忘记了》是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经典作品,200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300万册,被读者称为“‘都市人的心灵创可贴’——既有童话的浪漫,又有现实的温柔。全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近120页篇幅围绕小男孩与掉落人间的月亮展开,没有复杂的文字叙事,却用细腻的插画和诗意的短句,讲述了一个关于陪伴、遗忘与守护的故事。它不是单纯的儿童绘本,而是借月亮这一意象,探讨现代都市人的孤独与情感缺失,既是孩子们眼中会发光的童话,也是成年人在忙碌中找回初心的治愈读本,至今仍被多个国家翻译引进,成为几米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治愈系经典之一。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最动人的,是它把孤独与温暖藏在月光与阴影的画面里,像在黑夜里点亮一盏小灯,让你突然发现原来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成为别人的光。比如描写月亮掉落人间的场景,几米没有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插画展现巨大的月亮卡在城市的高楼之间,像个迷路的孩子,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洒下破碎的银辉,搭配短句月亮不知道,它照亮过多少人的梦”——这个细节戳中了很多都市人的痛点:我们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感到孤独,却忘了每个人都像月亮一样,能在不经意间温暖别人。再比如小男孩守护月亮的片段,插画里小男孩把月亮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小被子给它保暖,在停电的夜晚,月亮的光越来越弱,小男孩就用手电筒照着月亮,嘴里念叨别怕,我会陪着你,旁边的文字写着有些守护,不需要大声说出口”——这种笨拙却真诚的陪伴,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关心却不善表达的人,比如深夜为你留灯的家人、下雨时递伞的朋友,平凡却充满力量。书中最独特的亮点,是对遗忘与记得的诠释:随着月亮慢慢恢复光芒,城市里的人开始忘记月亮曾掉落人间,只有小男孩记得和月亮一起度过的夜晚,插画里小男孩把和月亮的故事画在纸上,贴满整个房间,文字写着有些回忆,会永远住在心里”——这种不刻意留住,却永远记得的温柔,让遗忘不再是遗憾,而是记得的人更珍贵的证明。

三、写作特点

首先,几米擅长图文共生营造沉浸式氛围,他的插画像带着温度的电影镜头,文字则像画外音,两者结合能瞬间把读者带入故事。比如描写城市的孤独,插画里是深夜空无一人的街道,路灯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人低头走着,搭配文字城市很大,大到能装下所有的孤独;城市很小,小到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画面与文字的碰撞,比单纯的描述更有冲击力,让你仿佛站在那个空荡的街道上,感受着同样的孤独。其次,他的色彩运用充满象征意义,全书以黑、白、银为主色调,黑色代表城市的孤独与阴影,白色象征纯粹的童心,银色则是月亮的光芒与温暖。比如月亮刚掉落时,画面以黑色为主,只有月亮和小男孩的衣服是白色,突出孤独中的微光;随着故事推进,银色的月光逐渐铺满画面,象征温暖与希望的蔓延”——这种色彩的变化,像情绪的温度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从孤独到温暖的心理转变。另外,几米的文字简短却充满诗意,没有复杂的句式,却像月光一样温柔,比如月亮会记得,每一个仰望过它的人”“有些光,需要在黑暗里才能看见,这些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在不经意间戳中人心,适合反复品读。

四、阅读体验

我读《月亮忘记了》时,正处于刚到陌生城市工作,每天加班到深夜,觉得自己像个透明人’”的阶段:下班路上,看着城市的霓虹灯,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回到出租屋,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手机的光,孤独得想掉眼泪。翻到月亮卡在高楼之间的插画时,突然觉得月亮像极了迷路的自己,再看到小男孩守护月亮的片段,眼眶一下子就湿了——想起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发早点休息的消息,哪怕我经常忘了回复,她也从未间断,原来我也像月亮一样,被人默默守护着。后来我把书放在床头,每次加班回家,都会翻几页,看着插画里的月光,心里的孤独好像被慢慢融化了。有一次我把书里有些守护,不需要大声说出口这句话抄在明信片上,寄给了妈妈,妈妈回复我说收到你的信,妈妈很开心”——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温暖的传递,从来都很简单。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里像被月光照亮了:以前总觉得孤独是常态,现在明白哪怕再孤独,也有人在偷偷爱着你;以前总忽略身边的温暖,现在会主动跟妈妈说我爱你,会给朋友发最近还好吗,慢慢发现原来我也能成为别人的月亮’”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不仅治愈了我的孤独焦虑,更教会我“‘在忙碌中记得温柔’”。以前我总把赚钱、升职当成生活的全部,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读了《月亮忘记了》才明白,生活的意义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付出多少温暖’”——现在我会在周末给妈妈打视频电话,听她讲家里的小事;会在朋友难过时,陪她吃一顿饭、聊聊天,这些小温暖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本书还让我养成了“‘记录小美好’”的习惯:我会把生活中遇到的温暖小事,比如陌生人帮我扶了一下门”“同事分享的小零食,像小男孩画月亮一样,记在笔记本上,每次翻看,都觉得生活很可爱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的治愈力艺术价值广受认可。作家余华评价它“‘几米用画笔和文字,给了都市人一个可以躲进去的童话,在那里,孤独会被温暖融化,初心会被重新找回’”;《新京报》将其列为“‘年度治愈书单’”,认为它“‘在快节奏的社会里,提醒我们慢下来,感受身边的温暖,记得自己曾是个相信童话的孩子’”;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超94%的读者给出五星好评,很多人分享读了这本书,不再害怕孤独”“把书送给朋友,帮她走出了低谷的经历,甚至有学校把它作为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引导学生学会感受温暖、表达爱意。作为几米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还推动了成人绘本的流行,让更多人意识到本不是孩子的专属,成年人也需要在童话里寻找治愈

在当下“‘孤独经济兴起,年轻人普遍感到情感缺失’”的社会,这本书的主题特别贴合热点。现在很多人沉迷手机,却找不到一个能深夜聊天的人;很多人在社交软件上拥有上千好友,现实中却形单影只,这种群体性孤独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虑。而《月亮忘记了》告诉我们: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忘记如何感受温暖、如何去爱’”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月亮,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句关心,都能照亮别人的世界。另外,在“‘内卷焦虑盛行,成年人童心缺失’”的当下,这本书也能帮我们找回初心”——它让我们想起小时候相信月亮会说话’”的天真,提醒我们哪怕长大了,也可以保留一点童话般的温柔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月亮会升起,也会落下,但总有人会记得,它曾照亮过黑暗;就像有些爱,会藏在心里,永远不会消失’”。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月亮忘记了》的核心: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童话绘本,而是一首关于温暖与守护的诗”——教会我们感受孤独中的温暖,记得身边的守护,在忙碌的生活里,保留一颗相信美好的童心。如果你也感到孤独,如果你想找回失落的童心,那《月亮忘记了》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翻开它时,会和我一样,在光影交错的插画里,感受到月光般的温柔,慢慢明白:原来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总有人在偷偷爱着你,总有人在等你成为他们的月亮

“《月亮忘记了》:一本藏在光影里的治愈绘本,帮成年人找回失落的童心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当灵魂的潮汐漫过纸页,我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意识流女王” | 爱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当灵魂的潮汐漫过纸页,我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意识流女王” 去年深秋,我在图书馆的文学区翻到这本《弗吉尼亚·伍尔夫传》时,封面是伍尔夫的照片——她穿着深绿色羊毛衫,坐在剑桥大学的草坪上,目光穿过镜片望向远方,像在凝视一场只有自己能看见的风暴。翻到第一章,作者写她童年在康沃...

《古罗马的传说》:在大理石的褶皱里,触摸“永恒人性”的温度 | 爱阅读

《古罗马的传说》:在大理石的褶皱里,触摸“永恒人性”的温度 一、基本信息:刻在石碑上的“西方精神原乡” 《古罗马的传说》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Eco)1988年的“历史悬疑神作”,与《玫瑰的名字》《傅科摆》并称为“埃科三部曲”。这部以古罗马帝国为背景的小说,以“寻找消失的《十...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在火锅沸腾处解码服务基因的密码本 | 爱阅读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在火锅沸腾处解码服务基因的密码本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餐饮业服务假象的认知革命 黄铁鹰2012年完成的这部管理学案例集,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服务业"微笑服务"的表演假象。这位北大光华教授用海底捞的"变态服务"案例,重构了餐饮业的管理认知图景,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 爱阅读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解码现代国家成长的“财政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轻量级却“重磅”的财政政治学著作 《何以现代:来自西方的财政智慧》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守刚撰写,2023年7月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全书仅十余万字,却以“税收国家—生产国家—福利国家”三阶段模型为骨架,...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 爱阅读

《红楼梦日历》:在时光褶皱里重读红楼 当一本日历能让你在撕页时心生不舍,它便早已超越了计时工具的意义。《红楼梦日历》便是这样一部奇书,以三百六十五页的篇幅,将大观园的四季流转、人情冷暖拆解成可触摸的日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部日历由中华书局出版,特邀红学专家团队编纂,每年更新一版却始终保持经...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 爱阅读

《红色英勇勋章》:当19岁的逃兵在血色黄昏中读懂战争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莱恩1895年创作的《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背景,讲述19岁新兵亨利·弗莱明从战场逃兵到"英雄"的荒诞成长史。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用一抹血色,撕开了战争英雄主义的华丽包装——当子弹...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 爱阅读

《红与黑》:读罢“野心与灵魂的角力”,方懂“人性”的“多面光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剖人性”的“社会显微镜” 若要给《红与黑》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19世纪法国的‘人性解剖书’”。这部由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司汤达(1783-1842)创作(1830年初版)的经典小说,以“维璃叶小...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 爱阅读

《幻想农场》:在田园牧歌里种出奇幻的治愈良药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社畜”撞上“会下金币的母鸡” 《幻想农场》是晋江签约作者西子绪于2018年创作的现代奇幻轻喜剧,全文52.3万字,2020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累计销量突破8万册。故事以“龙溪镇”为背景,将被迫辞职的社畜林洛,与神秘...

《基督何许人也》:当“神之子”的光环被历史照亮,我读懂了“信仰的另一种可能” | 爱阅读

《基督何许人也》:当“神之子”的光环被历史照亮,我读懂了“信仰的另一种可能”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颠覆认知的耶稣传”,用300页写透“历史与神学的交织” 《基督何许人也》(WhoIs Christ?)是英国神学家、历史学家约翰·多米尼克·克罗桑(John Dominic Crossan)的...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 爱阅读

《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19世纪的“幸福经济学”,如何教我们用财富点亮生活?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威廉·汤普逊”与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街景的《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富豪捐赠10亿美元做慈善”的新闻发呆。19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功利主义经济学家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