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 爱阅读

1周前 (09-27)读一读12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意大利摄影师老安(安德烈·卡瓦祖蒂)与画家卢悦合著,2025年4月经文汇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8.8。作为定居中国40年的中国通,老安以词典体例编排96个词条,从老外”“吃苦城镇化”“摇滚,记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景观。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他者的平视视角,拆解吃苦文化的悖论,揭示自由比生存更重要的生命哲学——正如书中吃苦词条所言:爱说吃苦的人,大概是为了让别人为自己吃苦而吃苦,造成恶性循环。这种对吃苦的反思,恰与当下反内卷思潮形成强烈共鸣。

二、内容亮点与写作特色

老安以摄影家的眼,散文家的笔构建独特叙事:

词条拆解术:每个词条如微型社会切片,如老外词条将外国人分为猴子(趋同者)”“狐狸(貌恭心异者)”“狗狗(自洽共生者)三类,老安自喻狗狗老外”——“中国人把狗当自己人,喜欢它,保护它,跟它玩,这种身份认同的隐喻,比理论说教更具穿透力。

跨文化显微镜:通过世俗词条的时装变迁、厕所词条的城乡差异,老安捕捉到旧规则失效、新规则未立的时代阵痛;而黑车司机老金词条中,艺术如何改造普通人的生活,则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微观实践。

视觉化叙事:卢悦的复古漫画与老安的文字形成文画互文,如摇滚词条配以80年代北京摇滚现场的手绘,瞬间激活读者对那个野蛮生长时代的记忆。

三、阅读体验与个人共鸣

读此书如握一本可触摸的时光胶囊:开篇奥运词条的红色塑料封皮与烫金字,让人仿佛翻到80年代的工作笔记;吃苦词条的批判,让我在内卷焦虑中重获力量——不是要吃得苦中苦,而是要活得有滋味。最触动的是小偷词条:老安对偷窃者从宽容到共情,这种不完美的善良恰与反内卷时代的需求共振——我们不需要完美道德,而是真实的人性

四、社会评价与时代意义

该书被李静誉为罕见的气呼呼之爱,豆瓣读者称其为后疫情时代的清醒剂。在银发浪潮”“代际沟通成热点的今天,书中孩子词条对独生子女孤独感的观察、故乡词条对文化认同的探讨,与社区养老”“适老化改造形成对话。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跨文化共情理念已被引入中小学德育课程,成为生命教育的鲜活教材——正如老安在代后记中所言:我们不是要成为完美的观察者,而是要成为会犯错的共情者。

五、金句分享与时代回响

自由比生存更重要”——这句写在开头词条的话,道尽全书精髓。在AI速写”“智能手环泛滥的今天,老安用40年的生活切片证明:真正的观察不是游客凝视,而是平视的真诚。正如他在观看词条中写的:我怀念那种不断发现、走错路也无所谓、不期而遇的感觉。合上书页,窗外的梧桐叶簌簌作响,我忽然明白:在倍速生活的时代,我们不需要成为完美读者,而是要成为敢追问的做梦者。这,正是《气呼呼的小词典》给予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礼物——不是答案,而是追问生活的勇气。

“《气呼呼的小词典》:在96个词条里照见跨文化的中国烟火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复活》:一场关于“灵魂重生”的“人性实验室” | 爱阅读

《复活》:一场关于“灵魂重生”的“人性实验室”​ 一、书籍基本信息: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与“灵魂手术刀” 《复活》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于189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创作历时十年),以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为陪审员重逢沦为妓女的玛斯洛娃为主线,通过两人“从堕落至...

《还乡》:在巴黎的霓虹里,听见“故乡”的心跳 | 爱阅读

《还乡》:在巴黎的霓虹里,听见“故乡”的心跳 一、基本信息:威塞克斯的“乡村挽歌” 《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78年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巅峰”,与《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并称为“威塞克斯三部曲”。这部...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书与成长痛中,啃出童年的第一道光 | 爱阅读

《好饿的毛毛虫》:在洞洞书与成长痛中,啃出童年的第一道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艾瑞·卡尔1969年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以一只“永远吃不饱”的毛毛虫为主角,通过洞洞书设计串联起“星期概念”“数数启蒙”“自然蜕变”三大主题。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童书”,全球销量超500...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 爱阅读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个人奋斗史诗” 《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原名《于连》,是世界文学史上“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全书...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 爱阅读

《婚姻的镜子》:照见亲密关系里藏着的“小真相”与“小温柔”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拥有15年婚姻家庭咨询经验的李念老师,2025年1月由暖光出版社推出,全书320页,封面设计特别戳人——不是常见的“浪漫情侣照”,而是一对夫妻的手:左手是妻子带着婚戒的手,指尖沾着面粉(像是刚揉完面团)...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 爱阅读

《激荡三十年》: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触摸中国企业的成长基因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吴晓波2008年出版的《激荡三十年》,以1978-2008年中国企业史为轴,通过年广久卖瓜子、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等百余个经典案例,系统解构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商业变革。作品获“新浪年度十大...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 爱阅读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嫉妒》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195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者李清安。这部被博尔赫斯盛赞“将小说带回史诗源头”的作品,以热带种植园为舞台,通过隐形丈夫的视角,记录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 爱阅读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读罢“灵魂的诗笺”,方懂“生命的原乡”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用诗写就人生哲学”的“东方哲人” 若要给《纪伯伦散文诗全集》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20世纪的‘灵魂诗笺’”。这部由黎巴嫩诗人、哲学家卡里·纪伯伦(1883-1931)创作(1923年初版,后结集为《先知...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 爱阅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乱世里的“精神原乡”,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一、书籍基本信息:乱世中的“文学基因库” 《中国中古文学史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是当代中古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专著(初版于2005年,由多位高校学者联合编撰,后经修订纳入“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丛书”)。这部近80万字的学术...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 爱阅读

《重返暗夜》:在犯罪现场的褶皱里,触摸社会的溃疡与治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犯罪现场”解构社会病灶的黑色寓言 《重返暗夜》是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的短篇小说集,2009年首次出版,2024年世纪文景引进中文版。全书收录14个短篇,以“暗夜”为共同母题,通过凶杀案、失踪案等极端事件,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