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教师培训学概论》:破界之作,筑学科基石,启教育新程 | 爱阅读

2周前 (09-26)读一读14

《教师培训学概论:破界之作,筑学科基石,启教育新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华南师范大学王红教授执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ISBN9787554863985,系国内首部系统建构教师培训学科知识体系的原创著作。作为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奠基之作,其核心价值在于确立教师培训学独立学科地位,推动教师培训从实践走向学科,填补理论研究空白。全书共十章,涵盖学科建设、历史发展、本质特征、课程与教学、制度体系等内容,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华师智慧

二、内容亮点:学科建设的“破界”密码

书中以知识生产视角重构教师培训逻辑,细节如手术刀般精准:

历史脉络梳理:追溯国培计划十五年实践,将其置于国际教师培训舞台,既突出中国特色,又借鉴国外前沿理论,如美国专业发展学校模式与我国U-G-S协同机制对比。

本质属性辨析:廓清教师培训非单纯技能传递的本质,强调知识-技能-信念三维传递,如通过师德培育工作坊案例,展示信念传递如何重塑教师职业认同。

制度体系创新:系统梳理教师培训制度框架,提出项目-课程-评估三级体系,如名师工作室制度如何通过师徒制实现经验传承与创新。

三、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实践诗意的双螺旋

王红教授的笔触兼具学者深刻与诗人浪漫。用学科建设如栽树比喻理论构建,以教师成长如破茧诠释专业发展;在批判培训形式化时,采用制度批判与生态构建框架,既保持学术严谨性,又赋予文字画面感。全书结构分学科原理-实践路径-未来展望三部分,逻辑严密如学术论文,语言流畅如散文,如教育不是雕刻,而是让种子自己生长的哲思,让理论不显枯燥。

四、阅读体验:一场与教育初心的对话

初读时,你会被国培计划案例震撼——那些在偏远山区坚守的教师,如何通过培训实现从经验型反思型的蜕变。深入阅读后,会发现这些实践背后藏着破界智慧:如混合式培训模式如何平衡线上便捷与线下深度,让培训真正落地生根。书中金句如培训是给教师的翅膀,让他们带学生飞得更高,直击教育本质。而作者十年磨一剑的真诚,更让读者感受到教育是终身事业的力量。

五、评价与影响力:教育界的“学科革命”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发学界热议,被《中国教师报》盛赞为教师培训学的里程碑,入选百道好书榜。社会影响层面,其提出的教师培训自主知识体系已被多地教师发展中心纳入实践,如深圳教师培训项目通过三维模型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更深远的是,它回应了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教师能力的痛点,为教育改革提供从理念到行动的完整方案。

六、个人意义与社会共鸣:在数字洪流中守护教育温度

作为曾困惑于培训形式化的教师,读此书时多次眼眶发热。那些被填鸭式培训困扰的日子,在书中找到科学解答——培训不是任务完成,而是生命成长。更令我心动的是,书中对AI时代教师角色的深刻洞察——当算法可以推荐课程,教师如何守护的温度?这种洞察与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热点高度契合,使本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七、金句分享:直抵人心的教育箴言

教师培训不是雕刻,而是让种子自己长成大树。”——这不仅是对培训本质的总结,更是对所有教育实践的终极启示。

当AI可以推荐课程,人类教师更需守护面对面的温度’——这恰是机器永远无法复制的教育本质。

此刻合卷,窗外桂香与书香交织。这本书像一盏灯,照亮了教师培训在学科建设中的突围之路——它不是对抗实践,而是让实践成为理论生长的土壤。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教育革命,始于对学科建设的虔诚守护。在AI时代,这束光不仅照亮教师,也照亮每个渴望成长的教育者。

“《教师培训学概论》:破界之作,筑学科基石,启教育新程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在火锅沸腾处解码服务基因的密码本 | 爱阅读

《海底捞的经营哲学》:在火锅沸腾处解码服务基因的密码本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餐饮业服务假象的认知革命 黄铁鹰2012年完成的这部管理学案例集,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服务业"微笑服务"的表演假象。这位北大光华教授用海底捞的"变态服务"案例,重构了餐饮业的管理认知图景,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 爱阅读

《好的孤独》:当独处成为礼物,我终于读懂了生命的另一种丰盈 去年深秋,我在图书馆角落翻到《好的孤独》时,封面是幅淡墨画——一个人坐在老藤椅上,膝头摊开一本书,窗外是飘着银杏叶的街道,标题字体像被风揉过的云,温柔又疏离。翻到第一章,作者写:“孤独不是‘没人陪’,是‘我与自己,与世界,与所有未说出...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和NPC抢装备》:当游戏里的铁匠敲碎屏幕,我读懂了“存在”最鲜活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游戏世界的“存在主义寓言”,2024年现象级游戏文学黑马 《和NPC抢装备》是95后作家“星野”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磨铁图书“游戏叙事”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赛博感——深紫色游戏界面中,一...

《皇袍加身》:原来最狠的“帝王术”,藏在“不敢回头”的背影里 | 爱阅读

《皇袍加身》:原来最狠的“帝王术”,藏在“不敢回头”的背影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反套路”的历史权力启示录 《皇袍加身》是历史学者陈默耗时八年创作的明清史题材小说,20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不同于“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也非“宫斗权谋”的猎奇演义,作者以明嘉靖朝为背景,聚焦一个从县衙小吏成...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 爱阅读

《混子也有自尊》:原来“混”不是躺平,是戴着镣铐的生存史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油污”和“烟火”写成的边缘群体生存志 《混子也有自尊》是社会观察者老周耗时两年,深入城中村、夜市、修车摊、外卖站等“边缘地带”,记录23位“混子”真实生活的纪实作品,202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不同于“底...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 爱阅读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当天才儿童撞上真实世界,我们终于读懂了“聪明”的另一副模样 一、书籍基本信息:天才的“成长观察日记” 《吉米·科里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是美国作家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纪实文学代表作,2021年出版后横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榜,被《时代周刊》评...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 爱阅读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巨匠的“未竟对话” 《计算机与人脑》(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晚年(1956-1957...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 爱阅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在礼教与欲望的夹缝中,解码晚清社会的“隐秘规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是历史学家苏珊·布朗米勒(Susan Brownmiller)2023年推出的跨学科力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这本书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晚...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 爱阅读

《中世纪之秋》:在衰败的裂痕中窥见文明转型的曙光 一、基本信息:一部颠覆"黑暗时代"认知的经典 《中世纪之秋》是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欧洲文化史研究专著,192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首次引进中文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全本足译版。全书共26章,以14、15世纪法兰西和尼德兰地区为...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爱阅读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身体写就的身份诗学” 《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首印仅8万册,却凭借“双性同体的先锋叙事”和“移民家庭的代际隐喻”,成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