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给孩子的18堂财商课》:从课堂故事到人生财富的启蒙之旅 | 爱阅读

2周前 (09-26)读一读14

《给孩子的18堂财商课:从课堂故事到人生财富的启蒙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25年出版,定价49.8元,是《富小孩与穷小孩》的第二版升级之作。作者郝哥以18堂互动式财商课为框架,新增边际效应、通胀、沉没成本等12个财经思维概念,构建起覆盖青少年财商提升全维度的知识体系。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课堂场景+生活案例+课后实践的三维设计,让8-16岁孩子从货币起源投资逻辑逐步建立系统化财富认知,正如书中金句所言:有富脑袋,才有富口袋

二、内容亮点:课堂里的“财富密码”解密

郝哥的笔法堪称财商界的魔术师:在货币课中,他用蛋黄酥换苹果的课堂辩论,让孩子们秒懂以物易物的局限与货币的发明意义——当同学莹莹担心苹果会坏掉时,老师点破货币能跨越时间储存价值的真相,这种从痛点切入的设计让抽象概念瞬间具象化。更妙的是稀缺课的钻石与鸡蛋实验:通过为什么钻石贵过鸡蛋的讨论,揭示需求强度决定价格的底层逻辑。全书每课均设思维陷阱环节,如锚定效应课中,用商场原价999现价199的促销案例,让孩子亲自拆解价格锚点的心理操控术,这种带着问题找答案的互动设计,让学习过程像侦探游戏般充满张力。

三、写作特点:生活化叙事与科学思维的“双螺旋”

全书采用课堂情景剧+课后实践的复合结构:前半部分通过旭凯老师与安琪、少安等同学的对话,还原真实课堂场景,如通胀课中,用存钱罐里的钱变毛了的生活案例,让孩子们直观理解钱存着反而变穷的悖论;后半部分则通过金鹅账户”“三部分钱法则等工具,引导孩子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装帧设计同样充满巧思——每课配思维导图插页,用漫画形式梳理知识脉络,课后练习题则设计成财富侦探任务卡,如记录一周消费并标注需求欲望’”,让学习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四、评价与影响力:从亲子共读到教育界的“破圈密码”

银行界资深讲师吴家德评价:这本书解决了财商教育最大的痛点——如何让孩子主动思考而非被动说教。在小红书等平台,家长们晒出孩子用书中方法制定的零花钱计划,甚至有孩子用产权课学到的知识,与父母辩论压岁钱归属权。在内卷躺平交织的当下,本书更成为反焦虑的利器——正如郝哥在序言中所写:财商不是教孩子赚更多钱,而是让他们学会用更聪明的方式生活这种理念与当前社会对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的呼吁高度契合,出版仅半年即获年度亲子共读书单推荐。

五、个人体验与社会共鸣

初读时,我曾担心财商课会变成说教课,但当9岁的儿子用沉没成本理论劝我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时,我彻底折服。最触动我的是习惯课中的微小累积理念:书中用每天存5元的案例说明,看似微小的坚持能汇聚成巨大的财富。这让我想起疫情期间,那些用存钱罐挑战教会孩子珍惜资源、规划未来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言:真正的财商,是让孩子从小明白选择拥有更重要。它让我想起那些在社区教老人用手机支付的志愿者——财商教育从不是算计,而是用智慧连接世界

结语:

《给孩子的18堂财商课》不是理财手册,而是一场思维启蒙的冒险。它用18堂生动的课,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看透价格背后的逻辑”“在消费主义浪潮中保持清醒。正如郝哥在后记中所写:最好的财富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用头脑生活这,或许就是它出版即成为现象级亲子读物的终极秘密——它不提供致富捷径,却让孩子在拆解财富密码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给孩子的18堂财商课》:从课堂故事到人生财富的启蒙之旅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群“会发疯的神”,写尽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群“会发疯的神”,写尽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方文明的“精神原乡”,用神话写成的“人性百科全书”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古希腊人用千年时光集体编织的“精神史诗”。它没有明确的作者,却凝结了从迈锡尼文明到希腊化时期的所有想象与信仰——...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 爱阅读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过程哲学的“创世宣言”,怀特海的思维革命 《过程与实在》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1929年完成的形而上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像一场“思维的暴风雨”,既颠覆了传统实体论的...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 爱阅读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最近翻完《海中篱》,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正漫过阳台。书里夹着半片干枯的海藻标本,是编辑寄书时特意塞的——她说这是作者林小满在海边捡的,“像不像被潮水吻过的信笺?”我盯着那抹暗绿,忽然想起书里最动人的场景:主人公阿昭蹲在退潮的礁石缝里,用指尖轻轻托起一只迷...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 爱阅读

《悍匪》:当硬汉刑警撞上高智商罪犯,在正邪较量中撕开人性的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悍匪》是作家邵年于2020年出版的现实向刑侦小说,全文约42万字,以"8·17连环劫持案"为原型改编。故事围绕刑警队长周野与悍匪集团二把手林沉的博弈展开,通过七起案件层层剥开犯罪网络的根系。核心价值在...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 爱阅读

《活受罪》:当“正常生活”变成“精神刑具”,我在字缝里找到了“自救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代青年的“精神解剖书”,现象级社会派小说 《活受罪》是85后作家“陈默”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社会观察”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隐喻性——灰扑扑的写字楼玻璃上,映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西...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 爱阅读

《活着》:在苦难中触摸生命的温度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余华 出版时间:1993年(首次出版) 体裁: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篇幅:约12万字,紧凑而浓缩的叙事 背景:以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为舞台,通过个体命运折射时代变迁。 二、书籍内容:一场与命运的无声抗争 (一)核心故事 主人公徐福贵从富家少...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 爱阅读

《饥饿的路》:在魔幻与现实的夹缝中寻找人性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非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1991年出版的《饥饿的路》获当年布克奖,成为史上最年轻获奖者。这部532页的巨著以约鲁巴神话为骨、现实主义为肉,中文版由王维东翻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引进。小说通过“鬼孩”...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 爱阅读

《极速应对》:当金融海啸来袭时,他们如何按下“暂停键”?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危机应对者写的操作手册” 2023年末,中信出版社推出了一本重磅经济著作——《极速应对:美国应对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堪称“金融界复仇者联盟”: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