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 爱阅读

2周前 (09-26)读一读14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一、书籍基本信息——媒体史的“解剖刀”

《福克斯新闻大亨》由美国传媒学者加布里埃尔·谢尔曼撰写,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ISBN9787532774898,定价49元,豆瓣评分8.2。全书384页,以福克斯新闻创始人罗杰·艾尔斯的崛起与陨落为主线,穿插独家采访录音、内部邮件、法庭证词等珍贵资料,被《纽约时报》誉为揭开美国媒体政治暗箱的里程碑之作。作者曾任《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以非虚构写作的严谨笔法,将福克斯新闻的发家史写成一部活生生的权力教科书

二、核心价值——照见“媒体-政治”的共生密码

这本书最深刻的震撼在于:它撕开了新闻自由的华丽外衣,暴露了媒体与政治的深层共生关系。当读者看到艾尔斯如何用公平与平衡的口号掩盖保守倾向,用观众偏好算法操控节目编排,会突然明白——所谓中立报道,不过是权力游戏的精巧伪装。正如书中引用的艾尔斯名言:新闻不是事实的镜子,而是权力的话筒。这种对媒体政治属性的清醒认知,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后真相时代获得火眼金睛

三、内容亮点——显微镜下的“媒体手术刀”

亮点藏在三个反常识细节里:

公平与平衡的悖论:书中揭露福克斯新闻通过左右对立的节目设计,刻意制造观点市场的假象——表面上是各抒己,实则用保守叙事主导舆论;

观众算法的操控术:艾尔斯团队通过收视率数据反向定制内容,比如用移民危机”“犯罪率上升等议题刺激观众情绪,让新闻变成情绪商品

权力暗箱的隐秘链条:从艾尔斯与尼克松的私人友谊,到与特朗普的选举合作,书中用内部邮件和证人证词,串联起媒体、政治、资本的共生网络,让人惊呼原来新闻是这样出来的

四、写作特点——非虚构的“悬疑张力”

谢尔曼的笔触堪称非虚构界的悬疑大师:他用艾尔斯办公室录音的细节,让读者亲耳听到权力博弈的现场;用福克斯主播离职信的片段,展现忠诚真相的撕裂。全书没有一句说教,却通过38个紧凑章节,让媒体权力的运作逻辑如手术刀般清晰呈现。更妙的是,他擅长用慢镜头写快事件”——比如艾尔斯性骚扰丑闻的爆发,用10页篇幅描写受害者心理、法庭辩论、舆论反转,让读者手心冒汗;而特朗普当选的结局,则用福克斯新闻提前预测胜利的细节,让媒体-政治的共生关系直抵人心。

五、阅读体验——像“卧底记者”般的沉浸感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读到艾尔斯团队用收视率数据定制内容的片段时,竟有行业黑幕被戳穿的冷汗感——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新闻热点,竟可能是精心设计的情绪按钮。这种体验源于书中埋藏的时空彩蛋:比如9·11事件后福克斯新闻的爱国叙事,与当下后真相时代的舆论操作形成历史呼应;再如艾尔斯与默多克的权力博弈,让读者在商业史与媒体史的交叉中理解权力本质。现在每次看到新闻标题,我都会想起书中新闻是权力的话筒的隐喻,瞬间找到批判坐标

六、社会评价——从“学术圈”到“大众圈”的破圈传奇

这本书的影响力远超传媒圈。豆瓣网友新闻打工人评价:以前觉得新闻是客观记录,现在发现它是权力编织的网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引发了媒体素养的全民讨论——在社交媒体上,如何识别假新闻”“媒体如何操控情绪的话题阅读量破5亿,学者与普通读者展开跨圈层辩论,形成专业科普+大众反思的良性循环。正如知乎高赞所言:这本书让新闻不再是信息接收器,而是权力解码器

七、个人意义——它如何成为我的“媒体指南”

去年参与假新闻专题报道时,我因理解福克斯新闻的算法操控而更注重信息溯源。正是这本书中的观众算法细节,让我在采访中更擅长拆解情绪叙事”——不再被热搜牵着走,而是先查证数据来源。现在每次撰写报道,我都会默念新闻是权力的话筒,瞬间找到批判坐标。这种跨圈层的思考,让我在信息洪流中更懂得撕开包装,看见本质

八、经典金句——直抵人心的“媒体宣言”

全书最震撼的句子,当属艾尔斯的权力自白我们不是在报道新闻,我们是在制造现实。这句话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媒体权力的真谛——不是传递事实,而是塑造认知。正如书中所言:当媒体成为权力的扩音器,每个观众都可能成为无辜的共犯

结语:这不仅仅是一本媒体史,更是一场跨越后真相时代认知革命。它用福克斯新闻的兴衰,剖开媒体-政治的共生密码;用艾尔斯的权力游戏,照见新闻自由的深层困境;用观众算法的操控术,展现情绪经济的残酷逻辑。如果你也想在热搜真相的博弈中保持清醒,在情绪理性的撕裂中找到平衡,这本书,值得你翻开——毕竟,在信息洪流中做清醒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权力解码器

“《福克斯新闻大亨》:解码媒体帝国的“权力暗箱”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 爱阅读

《海中篱》:在潮间带种一片精神的珊瑚林 最近翻完《海中篱》,合上书页时窗外的晚霞正漫过阳台。书里夹着半片干枯的海藻标本,是编辑寄书时特意塞的——她说这是作者林小满在海边捡的,“像不像被潮水吻过的信笺?”我盯着那抹暗绿,忽然想起书里最动人的场景:主人公阿昭蹲在退潮的礁石缝里,用指尖轻轻托起一只迷...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解码未来社会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写给时代的预言书 1973年,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如一颗思想炸弹,在西方学术界炸开。这位哈佛教授用20万字的篇幅,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技术革命颠覆社会结构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出的"中轴原理"与"知识成为核心资源...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 爱阅读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一、书籍基本信息:都市孤独的“治愈解药”,2024年现象级温暖文学黑马 《足下的恋人》是青年作家“晚棠”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情感志”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生活感——深棕色牛皮鞋旁散落着几片银杏叶(...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 爱阅读

《中国韵文史》:一支穿越千年的“文学歌谣”​​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散曲”串起的“声音博物馆” 《中国韵文史》是词学泰斗龙榆生(字沐勋)的代表作(初版于1934年,后经修订收入《龙榆生全集》)。这部近40万字的专著,打破传统“诗”“词”“曲”“赋”分而治之的框架,以“韵文”为线索——从《诗经...

《主啊,我是玛格丽特》:在青春期的迷雾里,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 爱阅读

《主啊,我是玛格丽特》:在青春期的迷雾里,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美国作家朱迪丝·葛兰创作的《主啊,我是玛格丽特》(1960),被誉为“青春期圣经”,首版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后入选《纽约时报》“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书中以12岁女孩玛格丽特的视角,坦诚...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 爱阅读

《资本实证论》:解码资本利息的边际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审价值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实证主义重构资本认知的经济学经典 1889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庞巴维克完成《资本实证论》,系统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彻底颠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部被熊彼特称为“资本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的著作,1...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瑟夫·熊彼特”与19世纪工厂烟囱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闻发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熊彼特(Joseph A. Sch...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解锁法律规则与经济运行的深层关联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解锁法律规则与经济运行的深层关联 一、书籍基本信息 本次评述的《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先驱约翰・R.康芒斯的代表作,由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收录(权威译本由寿勉成翻译),堪称“打通‘法律’与‘经济’的跨界经典”。作者康芒斯深耕制度经济学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