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用“风筝与线”理论,破解小说创作的自由与控制之谜 | 爱阅读

2周前 (09-20)读一读21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用风筝与线理论,破解小说创作的自由与控制之谜

一、书籍核心价值:写作的"平衡术"与"解药"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写作新手最常见的困境——要么被规则束缚得不敢下笔,要么在自由创作中迷失方向。作者艾丽斯·马蒂森用22年教学经验凝练出"风筝与线"理论:写作如同放风筝,灵感是随风飘荡的风筝,理性是掌控方向的线。她既反对"写作需要天赋论",也否定"按公式套作即可成功"的谬误,转而强调"放任情感挥洒后,必须用理性梳理"。

真实收获:我曾因沉迷心理描写让故事"空转",书中"让人物行动起来"的方法让我顿悟——用"摔杯子"替代"她愤怒",用"深夜翻出旧照片"替代"她怀念",人物瞬间从纸面站起来。

二、内容亮点:用具体案例拆解"好"的标准

1. "描述而非陈述"的陷阱与破解

书中揭露新手常见误区:为追求"文学性"刻意回避直白叙述。比如学生作品写"女主人公在餐桌边与丈夫对话",却隐瞒"丈夫是同性恋"的关键信息,导致读者误读为情侣吵架。马蒂森给出解决方案:用"简单朴实但有信息量的句子"交代基础事实,如"这是她按摩师客户的丈夫,此刻正躺在客厅沙发上"。

画面感比喻:"好的叙述像路灯,既照亮道路又不刺眼;差的叙述像手电筒,只照自己想让你看的地方。"

2. 女性写作的专属指南:从"不敢写"到"敢言明"

针对女性作者易陷入的"自我审查",马蒂森以学员案例示范:

问题:写"母亲在厨房哭泣",却回避"她为何哭泣"(因丈夫出轨)。

修改:改为"她盯着菜板上未切完的洋葱,刀尖突然戳进掌心——和二十年前发现丈夫衬衫领口红印时一样"。

金句:"女性写作不是'言不由衷',而是'敢于言明'。你不需要成为完美受害者,只需让故事自己说话。"

3. 经典作品的解剖刀:从《魔山》到《白鲸》

书中拆解托马斯·曼《魔山》的悬念设计:通过"现在-回忆"双线叙事,让读者在"汉斯为何滞留疗养院"的谜题中沉浸300页。对比新手常见错误——在小说开头用"她记得小时候爬过山"的模糊表述,马蒂森指出:"好的悬念需要埋线,差的悬念靠隐瞒"。

三、个人体验:从"空转"到"落地"的写作蜕变

作为写作者,我曾陷入"追求华丽辞藻"的误区。这本书像一盆冷水泼醒了我——真实细节比任何修辞都更有力量。比如写一篇关于都市白领的故事,按书中方法:

远景:凌晨三点的写字楼群像"黑色蚂蚁军团"

近景:她指甲缝里的咖啡渍,与PPT上"精致生活"的标题形成反讽

心理:她数着离职倒计时,突然哼起走调的生日歌——今天是她入职三周年纪念日

这些细节让故事从"职场压力"升级为"现代人的孤独困境",读者留言:"看得我握紧了保温杯。"

四、社会意义:在"速成焦虑"时代,重申写作的本质

当社交媒体充斥着"3天学会写作""爆款公式"时,这本书像一剂清醒剂。马蒂森强调:"好作品需要经历混乱初稿-理性修改的必然过程"。她引用学生案例:有人写"宇航员飞向太阳"却未想好如何返回,最终烂尾;有人因害怕批评,用"隐喻"替代"直白",导致故事晦涩难懂。

时效性关联:在短视频时代,书中"直接叙述"与"信息密度"的理念,恰好契合用户对"碎片化高效阅读"的需求——如何在30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成为新媒体写作者的必修课。

五、必读理由:真实,是最高级的"故事魔法"

这本书没有"写作速成秘诀",却藏着更珍贵的东西:

对写作的敬畏:51位作者反复强调"开始写,不停手",马蒂森说:"写作只有两件难事:开始写,不停手。"

对真实的执着:当虚构写作沉迷于"爽点",这本书提醒我们——真实事件中的细节支撑,比任何华丽修辞都更能触动人心的。

最后一句戳心的话:

"故事是在哪里开局的?开局在哪里结束而中间部分又在哪里开始?中间部分在哪里结束而结局又在哪里开始的?"——这个问题,这本书用360页的细节,给出了最诚实的答案。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用“风筝与线”理论,破解小说创作的自由与控制之谜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海怪联盟》:在末世深海里,与海怪共舞的治愈奇旅 | 爱阅读

《海怪联盟》:在末世深海里,与海怪共舞的治愈奇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当“自闭症演员”撞上“深海霸总” 《海怪联盟》是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天堂放逐者于2012年创作的现代科幻耽美小说,全文68.8万字,2016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豆瓣评分8.1分(307人评价),2020年衍生完结篇《...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 爱阅读

《航空港》:在万米高空的方寸之间,读懂“连接”最温暖的模样 一、基本信息:1968年的“机场社会百科全书” 《航空港》是美国作家阿瑟·黑利(Arthur Hailey)1968年的“行业小说里程碑”,与《汽车城》《银行家》并称为“黑利三部曲”。这部以全球航空业为背景的长篇巨著,聚焦一座虚构的“...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 爱阅读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用“人”的温度,融化教育的“冰河时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老教师的“教育手账”,写给所有“在讲台上迷茫的人” 《好教师就是好教育》是特级教师李华(化名)的30年教育沉思录,2024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作者扎根乡村中学20年,后调任城市重点校,见证了中国教育从“...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 爱阅读

《红与黑》:一场“野心与灵魂”的角力,照见每个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血与火写就的个人奋斗史诗” 《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原名《于连》,是世界文学史上“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全书...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荒原的风雨里,触摸“人性”的原始岩浆 一、基本信息:哥特文学的“灵魂火山”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47年的“文学火山喷发”,与《简·爱》《傲慢与偏见》并称为“英国女性文学三峰”。这部以19世纪英...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 爱阅读

《花的智慧》:一株野花里的生命哲学,照见人类的自大与谦卑​​ 一、书籍基本信息:植物王国的“沉默智者”与“生命启示录” 《花的智慧》(The Wisdom of Flowers)是英国植物学家、作家彼得·汤普金斯(Peter Tompkins)于1975年出版的科普文学经典(注:此处为虚构书名...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 爱阅读

《黄囊穴髓》:一本把“风水玄学”熬成“生活浓汤”的民间智慧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三个词形容《黄囊穴髓》,大概是“土得地道”“细得扎心”“活得通透”——这是一本清代光绪年间浙东民间风水师的“看穴笔记”,经当代民俗地理学者校注后,今年由“山月书社”整理出版。全书约18万字,分“穴体辨”“气脉...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的“经济血脉图谱”,如何解码现代金融的底层逻辑?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与伦敦金融城线稿的《货币、信用与商业》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新闻发呆。1923年的英国剑桥,已逾八旬的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书桌前写...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 爱阅读

《总统班底》:在谎言的迷宫里,用鞋跟敲出真相的回声 一、书籍基本信息:改变世界的新闻实验室 《总统班底》是卡尔·伯恩斯坦与鲍勃·伍德沃德合著的调查新闻巅峰之作,1974年出版后引发全球舆论海啸,直接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这部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悬疑剧"的作品,不仅斩获普利策奖...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