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3周前 (09-19)读一读22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未完成”的惊世之作

《现代美国的起源》是美国自由意志论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的遗作,由学者帕特里克·纽曼耗时十余年整理汇编,2023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推出中译本。全书聚焦1880-1920年代的美国进步时代,以奥地利学派方法论重构历史叙事,揭示这段被主流学界美化为民主改革的时期,实则是大企业、大政府与大工会结盟,将美国推向福利-战争国家的转折点。

二、核心价值:打破“进步主义”的神话,看清现代美国的基因缺陷

这本书像一把手术刀,精准解剖了美国现代政治经济体系的原罪

颠覆认知:你以为进步主义是打击垄断、保护弱者?罗斯巴德用史料证明,反垄断法、食品监管、联邦储备系统等政策,本质是大企业借政府之手消灭竞争对手、操控市场的工具。

预警当下:当全球陷入大政府与大资本合谋的争议时,书中对美联储通胀使命、知识分子与权力结盟的分析,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今天美国旋转门政治、科技巨头与政府勾结的乱象。

方法论启示:罗斯巴德将奥地利学派人的行动理论与计量史学结合,用宗教派别人口数据、政商关系网络等冷门史料,构建出比传统叙事更立体的历史图景。

三、内容亮点:当“进步”成为资本的遮羞布

铁路管控的真相:19世纪末,美国铁路公司竟主动要求政府管控票价!罗斯巴德揭露,这是因为大型铁路公司想通过政府认证排除小竞争者,同时以公共利益名义获取补贴——这不就是今天科技巨头呼吁加强监管的套路吗?

西奥多·罗斯福的双面托拉斯:这位进步主义总统一边挥舞反垄断大棒,一边对摩根财团控制的好托拉斯网开一面。罗斯巴德辛辣点评:他的反托拉斯,本质是维护金融寡头的市场地位。

知识分子的集体主义狂欢:书中专章剖析进步时代知识分子如何用科学管理”“优生学等理论,为种族隔离、移民限制背书。读到优生学家将天主教徒与黑人划为不适者’”时,不禁脊背发凉——这不就是当下某些精英主义言论的历史回响?

四、写作特点:像侦探一样拆解历史

数据当武器:罗斯巴德用1896年大选各教派投票数据证明,共和党胜选源于虔敬派(主张国家干预)对礼拜派(信奉自由放任)的宗教动员。这种用统计表讲故事的能力,让历史变得像推理小说般烧脑。

关系网织网:书中附有摩根财团与政客、学者的往来信件、宴会名单,甚至记录了洛克菲勒家族如何资助进步主义智库。这些细节让读者惊呼:原来历史上的改革都是圈内人的游戏!

金句点睛:

进步主义不是对腐败的战争,而是用新的腐败形式取代旧的。

美联储的使命从来不是稳定经济,而是通过通胀悄悄掠夺民众财富。

五、阅读体验:一场“认知地震”后的清醒

合上书时,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大扫除:

个人触动:作为关注科技伦理的读者,书中对专家治国的批判让我警醒——当硅谷精英们高呼AI监管时,是否也在重复进步时代科学管理的套路?

社会热议: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两党候选人都在炒作反垄断,但读完本书才明白:真正的反垄断,不是拆分企业,而是拆散政商旋转门、切断知识分子的利益输送链。

阅读快感:尽管全书540页,但罗斯巴德犀利的文笔和纽曼精妙的编排(如用编者的话梳理争议点),让复杂的历史像悬疑剧般引人入胜。有读者调侃:这书应该配一包瓜子,因为你会忍不住想和人争论!

六、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异端”到“时代预言”

学界震荡:新左派史家加布里埃尔·科尔柯盛赞:罗斯巴德证明了,进步主义的本质是法团主义,而非民主改革。而主流学界虽批评其偏激,却不得不承认他对知识分子与权力结盟的洞察无法被忽视

读者反响:豆瓣短评中,有人写道:读完这本书,再看《华尔街之狼》《大空头》,突然觉得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反而更’——至少他们不披着进步的外衣。

现实映射:2025年,当全球讨论AI监管”“平台经济时,书中对监管俘获的分析被频频引用。有媒体评论:罗斯巴德在1970年代写的书,竟成了数字时代的《乌合之众》。

七、为什么你必须读这本书?

如果你关心这些问题:

为什么反垄断总沦为大企业的游戏?

美联储真的是独立央行吗?

知识分子为何总成为权力的帮凶?

那么,《现代美国的起源》会给你答案。它像一剂清醒剂,提醒我们:所谓进步,有时不过是权力与资本的共谋;而真正的改革,永远始于对进步本身的质疑。

正如罗斯巴德在书中冷峻的预言:当国家主义取代自由市场,我们失去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作为平等者对话的权利。在这个进步口号满天飞的时代,或许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历史解毒剂

“《现代美国的起源》:撕开“进步”的伪装,看见权力与资本的共谋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浮生三记》: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盛宴 | 爱阅读

《浮生三记》:一场跨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盛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不按套路出牌”的散文集 《浮生三记》是物理学家、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的散文集,2020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再版。全书没有章节划分,却以“人文”“科学”“棋桥”三大主题为经纬,编织出一幅跨学科、跨时代的智者生活图景。书中...

《还乡》:在巴黎的霓虹里,听见“故乡”的心跳 | 爱阅读

《还乡》:在巴黎的霓虹里,听见“故乡”的心跳 一、基本信息:威塞克斯的“乡村挽歌” 《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78年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巅峰”,与《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并称为“威塞克斯三部曲”。这部...

《海狼》:当1904年的捕鲸船撞上2025年的“职场丛林” | 爱阅读

《海狼》:当1904年的捕鲸船撞上2025年的“职场丛林” 一、当杰克·伦敦的暴风雨撞上Z世代的"内卷海" 翻开这部被称作"海洋版《野性呼唤》"的冒险小说,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时空的生存测谎仪——1904年北太平洋的"幽灵号"捕鲸船上,亨甫莱在暴风雨与强权间挣扎;2025年,我们在刷到"大厂裁员...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当英雄谢幕,历史的褶皱里藏着多少被遗忘的答案? | 爱阅读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当英雄谢幕,历史的褶皱里藏着多少被遗忘的答案? 最近翻完一本让我反复摩挲的历史书——《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作为三国迷,我曾以为对“三国”的脉络早已稔熟:桃园结义、赤壁火攻、六出祁山……但这些多是聚光灯下的“主戏”。而这本书像一把精巧的手术刀,划开了诸葛亮病...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 爱阅读

《河湾》:当河湾凝固成琥珀,我们都在历史的褶皱里迷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写给所有时代流浪者的精神肖像” 《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于197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非洲中部一条虚构的河流“赞比西河”为背景,讲述了印度裔商人萨林姆在殖民时代结束后,在河湾小镇经营商店,见证传统部落...

《黑格尔著作》:在思想的迷宫里,找到照亮现实的火把 | 爱阅读

《黑格尔著作》:在思想的迷宫里,找到照亮现实的火把   一、书籍基本信息:哲学界的“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的智慧宇宙 黑格尔的著作堪称哲学界的“巨型俄罗斯套娃”——从《精神现象学》到《法哲学原理》,从《逻辑学》到《哲学史讲演录》,每一部都是对前作的深化与扩展。以《精神现象学》为例,这部1807...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 爱阅读

《红字》:当清教徒的道德利刃刺向人性,我们该审判谁? 一、书籍基本信息:17世纪新英格兰的"人性解剖台" 纳撒尼尔·霍桑1850年创作的《红字》以殖民时期波士顿为舞台,用239页的篇幅撕开清教徒社会的道德假面。这部被称作"美国文学开山之作"的小说,通过海丝特·白兰佩戴红字"A"(通奸)的遭遇,...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 爱阅读

《互动仪式链》:一本带你看懂“人与人互动背后情感密码”的社会学经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初版于1986年,是“情感社会学”与“符号互动论”领域的里程碑著作。它跳出了“把互动当日常小事”的认知,第一次用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哪怕是“和朋友吃顿饭”“在电梯里...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 爱阅读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当全息游戏撞上职场焦虑,这群造梦师用代码写下了理想的诗 一、书籍基本信息:虚拟造梦师的“极客生存指南” 《欢迎来到梦想世界》是晋江文学城作者养乐多创作的现代都市职场励志小说,全文约40万字,以“全息游戏开发+职场逆袭”为标签,讲述菜鸟游戏测试员林小满与天才设计师江临从“测...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 爱阅读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余华,中国当代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冷峻的笔触剖析人性,《活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二)创作背景:这部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面临着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