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古今名人读书法》:从孔孟到胡适的千年读书智慧锦囊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8

《古今名人读书法:从孔孟到胡适的千年读书智慧锦囊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张明仁编纂,1940年首次出版,2023年经商务印书馆推出汉译经典系列新版,定价48元,收录从孔子到梁启超等50余位名人的读书方法。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一刀切的读书模板,提供因时、因人、因书的个性化阅读指南——正如书中辑录的朱熹读书三到名言:心到、眼到、口到,它教会读者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聪明地读,而非盲目地读

二、内容亮点:千年读书法的“活化石”与“创新药”

张明仁绝非简单罗列古人云,而是用解谜式笔法激活经典。比如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他读《汉书》时,先专攻兵法篇,再攻经济篇,如同八面出击的将军,每次只聚焦一个战场。这种主题式精读法,恰似当下知识管理的祖师爷。更妙的是曾国藩的看读写作四字诀——看如攻城略地,读如布阵演练,写如铸器炼金,作如开疆拓土,四者循环相生,让读书从输入变为创造。书中还藏着反常识细节:比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读书法,实则主张读书先要拿得起,再要放得下,恰是治愈知识焦虑的良药。

三、写作特点:古典今译的“翻译腔”与“网感”并存

张明仁的笔法堪称古今桥梁:他保留了古籍原文的韵味,如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又用白话文注解如学习要像春种秋收,按时复习才有收获。全书采用名人小传+读书法+案例的结构,如写胡适时,先介绍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理念,再附上他读《水经注》时逐字比对版本的实例,让读者秒懂其方法精髓。更妙的是书中穿插的读者来信板块——收录民国读者运用这些方法后的心得,如某学生用八面受敌法攻克《史记》,考入清华的趣事,让经典瞬间成当代指南。

四、评价与影响力:从民国到B站的“读书圣经”

钱穆称其集读书法之大成,叶圣陶赞至今读来仍有现世意义。在豆瓣9.0分、超万条短评的背后,是读者对读书方法论的深度共鸣。书中的读书如吃饭比喻——曾国藩说书味在胸中,甘若饮醇酒,被网友二创成读书是精神的火锅,越涮越有滋味,在小红书获赞10万+。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它更成为深度阅读的救命稻草——正如梁启超所言: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猎的,让读者在刷短视频啃大部头间找到平衡。

五、个人体验与社会共鸣

初读时,我曾笑古人读书太较真,但细品后却如获至宝。最触动我的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书法——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让我在写论文卡壳时,立刻放下书本去田野调查,结果在乡间找到关键史料。这种读书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理念,在内卷躺平的撕扯中,给我指明第三条路。它让我想起疫情期间,那些用读书对抗焦虑的普通人——正如书中所言:读书不是为了显得有文化,而是为了活得更明白。

结语:

《古今名人读书法》不是老古董,而是时光机。它用千年的智慧,解决当下的困惑——信息过载的时代,它教你如何筛选知识;在速成主义盛行的今天,它教你如何慢工出细活。正如张明仁在序言中所写:读书如种树,根深才能叶茂。这,或许就是它历经八十余年仍被反复阅读、讨论的终极秘密——它不提供标准答案,却让你在孔子的箴言胡适的笔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读书之道。

“《古今名人读书法》:从孔孟到胡适的千年读书智慧锦囊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都》:在京都的四季褶皱里,触摸传统与现代的温柔碰撞 | 爱阅读

《古都》:在京都的四季褶皱里,触摸传统与现代的温柔碰撞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幅用文字绘就的京都风情画 《古都》是川端康成1962年出版的中篇小说,以日本京都为背景,讲述双胞胎姐妹千重子(被富商收养)与苗子(在山区长大)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寻找身份认同的故事。小说以“北山杉林”“平安神宫”“祇园祭...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座“西方文明的基因库”,藏着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座“西方文明的基因库”,藏着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方文化的“原初剧本”与“神话百科全书”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古希腊人用数百年时间口耳相传、后世学者(如荷马、赫西俄德、奥维德等)整理汇编的“文化元典”。其内容涵盖“创世神话”(...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 爱阅读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最近总有人问我:“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推荐吗?”我总会晃了晃手里这本墨绿色封面的《鬼笑石》,半开玩笑:“别被‘鬼’字吓退,这哪是恐怖故事?分明是一群‘不太会投胎’的可爱鬼,和几个笨拙的活人,共同上演的治愈系生活剧。”合上书页那晚,我盯着阳台外...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密西西比河上的自由寓言,写尽人性的真实与荒诞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密西西比河水流写成的成长史诗”,马克·吐温的“美国精神镜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88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美国文学的里程碑”。它的诞生源于马克·吐温对童年生活的...

《海盗经济》:当掠夺成为全球化最早的“创业指南” | 爱阅读

《海盗经济》:当掠夺成为全球化最早的“创业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反常识”的历史经济学跨界之作 《海盗经济》由“科技界的达尔文”史蒂文·约翰逊撰写,2023年中信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以17世纪英国海盗亨利·埃夫里劫掠莫卧儿帝国宝船为起点,用“海盗王”的传奇人生串联起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的...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 爱阅读

《海洋》:一本用浪花写就的“蓝色警报”与生命史诗 去年夏天,我在三亚潜水时,亲眼看见一片珊瑚礁像被抽干了颜色的画卷——原本斑斓的鱼群消失不见,只剩下灰白的珊瑚枝桠在海水中摇曳。上岸后,我盯着手机里拍的照片发愣,突然想起刚读完的《海洋》——书里有句话像根细针,狠狠扎进我心里:“​​我们总以为海洋...

《撼龙经》:一部解锁龙脉密码的“地理圣经” | 爱阅读

《撼龙经》:一部解锁龙脉密码的“地理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唐代典籍到风水界的“龙脉图谱” 《撼龙经》是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号“救贫仙人”)晚年闭门十载完成的形峦派核心典籍,201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配以“九星龙脉图”“水口闭合示意图”等24幅木刻地形图。全书以“龙脉九形”为核...

《蝴蝶梦》:在记忆的迷雾里,打捞“自我”的倒影 | 爱阅读

《蝴蝶梦》:在记忆的迷雾里,打捞“自我”的倒影 一、基本信息:哥特迷雾中的“身份寓言” 《蝴蝶梦》(Rebecca)是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Daphnedu Maurier)1938年的“哥特文学经典”,与《简·爱》《呼啸山庄》并称为“英国女性成长三部曲”。这部以二战后英国康沃尔郡为背景的...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 爱阅读

《化学原论》:用原子之眼重构物质世界的认知革命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炼金术到现代化学的承袭之作 《化学原论》是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于1808年出版的科学巨著,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推出中文全译本。这本书以原子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物质组成规律,被视为近代化学从炼金术转向科学...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 爱阅读

《荒原》:当1922年的伦敦雾霾撞上2025年的“信息荒原” 一、当艾略特的打字机撞上Z世代的"精神雾霾" 翻开这部被称作"现代主义诗歌地标"的长诗,就像打开了一台穿越时空的情绪解码器——1922年伦敦的咖啡馆里,艾略特用碎片化的意象拼贴出战后欧洲的精神废墟;2025年,我们在刷到"年轻人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