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9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本书由教育家李振华与资深教育媒体人陶继新合著,2025年2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系教育家精神传习录丛书首卷。全书通过对话体形式,将李振华70余年扎根沂蒙山区、践行爱国、爱学生、爱教育大爱精神的生平故事与教育思想娓娓道来。其核心价值在于向读者揭示:真正的教育不是功利计算,而是以心传火的生命实践——如李振华用破篮球胆做地球仪、将工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退休后仍捐献50万收入等细节,生动诠释了教育是点燃火焰的本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座精神灯塔

二、内容亮点:细节中的教育史诗

书中无空泛赞美,唯有显微镜式的细节切片:

破篮球地球仪的创造: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李振华用破篮球胆制作地理教具,让孩子们在触摸中理解地球的形状;这种变社会为课堂的智慧,比任何理论都更具说服力。

父病重时的抉择:1980年高考前,李振华收到父亲病危电报,却选择留下陪伴即将高考的山区学生,让儿子代为尽孝。他说:农民的孩子全靠高考改变命运,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恰是教育家精神的真实写照。

垃圾堆里的16000元:退休后,李振华与学生共捡垃圾8年,卖得16000元全部捐给教育基金。这种吝啬与慷慨的辩证法,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具象为可触摸的行动。

三、写作特点:对话体中的思想共振

全书采用即兴对话形式,如《论语》般在二对一的辅导课场景中自然流淌。陶继新与李振华的对话,既保留了李振华的南京方言韵味,又融入了教育哲学的深度思考。例如,当谈及为何坚守山区70年时,李振华引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喻,而陶继新则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总结其信念。这种平实、权威、感情、理性交织的叙事,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感受思想的火花四溅。

四、阅读体验:穿越时空的沉浸感

读罢此书,仿佛置身沂蒙山区的课堂:李振华用情动而辞发的语文教学法让孩子们流泪,用互动政治课让抽象理论变得鲜活。最戳心的是乡亲接力尽孝的片段——8位沂蒙女孩轮流赴南京照顾李振华的老母亲,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情,让人想起最后一口粮做军粮的沂蒙精神。书中附赠的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故事,更让读者感受到教育精神的当代传承。

五、评价与影响力:破圈的教育启示

本书自出版即获学界与大众双重共鸣:顾明远教授称其为教育强国提供精神滋养,光明日报赞其破解教育形式化危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李振华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的理念,精准击中教育焦虑的痛点。更动人的是其附加值”——书中附录的4300场师德讲座案例,成为教师培训的鲜活教材,而振华基金至今仍资助着2400余名贫困学子。

六、个人意义与社会热点:给教育者的精神火种

作为从教十年的语文教师,此书于我如同精神的锚点。当我在分数焦虑中迷茫时,李振华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箴言让我重新审视初心;当我在职业倦怠中徘徊时,他61岁退休仍住门卫房的故事让我看见坚守的力量。在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成为时代议题的今天,李振华的大爱无涯恰是对教育为何的最好回答——它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用生命点燃生命,让每个孩子都能如苔花般绽放

结语:在教育的星河里照见自我

合上书页,李振华那句我依然是教育的行者仍在耳边回响。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教育家的传记,更是一面照见初心的镜子——当我们在内卷中追逐顶刊论文时,不要忘记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当我们在功利计算中权衡得失时,不要忘记那些如苔花般坚持的教育者。愿每位教育者都能手持这本书,在教育的星河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大爱无涯

“《大爱无涯:走近李振华》:一位教育家扎根沂蒙七秩春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群“会发疯的神”,写尽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 爱阅读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一群“会发疯的神”,写尽人类最原始的精神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西方文明的“精神原乡”,用神话写成的“人性百科全书”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古希腊人用千年时光集体编织的“精神史诗”。它没有明确的作者,却凝结了从迈锡尼文明到希腊化时期的所有想象与信仰——...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 爱阅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麻瓜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等待被唤醒的“魔法师”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猫头鹰信开启的全球童话”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英国作家J.K.罗琳(J.K.Rowling)于1997年出版的奇幻文学经典,首印仅500册,却凭借“魔法世界的极致想象”和“成长主题的普世共鸣”...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 爱阅读

《吉檀迦利》:在灯芯与星光的对话中,触摸永恒的神性褶皱 一、书籍基本信息:东方哲思的“诺奖诗典” 泰戈尔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首位亚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部由103首散文诗组成的“献给神的诗”,以“采果人”“旅人”等意象为载体,构建起对生命、自然与神性的终极叩问。诗集融合印度《奥义书》...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 爱阅读

《几何原理》:一本让逻辑“长出翅膀”的数学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欧几里得的“数学宇宙说明书” 《几何原理》(又称《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于公元前3世纪完成的数学巨著,全书共13卷,用23个定义、5条公设、5条公理,构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公理...

《罪恶之家》:在客厅的吊灯下,撕开“体面”的面具 | 爱阅读

《罪恶之家》:在客厅的吊灯下,撕开“体面”的面具 一、基本信息:现代戏剧的“社会手术刀” 《罪恶之家》(A Doll's House)是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79年的“现实主义戏剧巅峰”,与《玩偶之家》《群鬼》并称为“易卜生社会问题三部曲”。这部以19世纪挪威...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 爱阅读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新儒家”的艺术哲学宣言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196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他旅居香港、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的特殊时期。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以“文化自觉”为底色,用近300页篇幅,将...

《祝福》:一篇用“沉默的刀”剖开旧中国女性血泪的“灵魂解剖书” | 爱阅读

《祝福》:一篇用“沉默的刀”剖开旧中国女性血泪的“灵魂解剖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百年前的“女性悲剧预言”,至今仍在叩击人心的文学丰碑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首篇,写于1924年,首次发表于《东方杂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封建礼教”的标志性作品,它以浙江绍兴鲁镇为背景,用不足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