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权力的面孔》:帝王心术解码与人性困局启示录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0

《权力的面孔:帝王心术解码与人性困局启示录

一、书籍基本信息——心理史学视角的帝王传记新范式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张宏杰教授撰写,2023年2月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隶属张宏杰讲中国史丛书系列。全书476页平装本,以秦始皇、汉武帝、王莽、杨广、朱元璋等十一位帝王的权力人生为横截面,采用心理分析式写作手法,穿透《史记》《资治通鉴》的表层叙事,直抵皇权制度下的人性异化本质。封面设计融合明孝陵石象路纹样与现代几何线条,暗喻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内页含11幅帝王心理画像插页,学术性与可读性并重。

二、内容亮点——在权力显微镜下解剖人性褶皱

书中最惊艳的细节莫过于对隋炀帝杨广大业病的深度解构:这位曾率军平陈、开创科举的雄主,为成就千古一帝虚名,竟将三百万民夫驱入工地修建洛阳城,最终引发大规模民变。张宏杰用权力放大镜揭示其心理轨迹——当权力失去制衡,对完美形象的极端追求会转化为毁灭性力量。更妙的是对皇帝双面性的揭示:如明武宗朱厚照,生性爱自由却困于紫禁城,只得在豹房中扮演将军、商人等多重角色,恰如书中那句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也是最不自由的人。书中用盐粒结晶比喻权力对人性的重塑——每场政治决策都如盐粒般渗透进心理肌理,最终结晶成或暴虐或荒诞的帝王形象。

三、写作特点——学术侦探的破案式叙事

张宏杰采用心理史学+制度史双重视角,在《韩非子》法、术、势理论框架下,结合最新考古发现与心理学理论,重构帝王决策的心理动因。例如通过朱元璋空印案”“郭桓案的连锁反应,揭示其偏执型人格如何导致洪武朝的政治恐怖;又以光绪帝百日维新的失败为例,剖析帝王教育对认知能力的桎梏。书中穿插云冈石窟飞天、宋徽宗瘦金体等视觉意象,让学术推理如盐粒入水般自然渗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权力悖论的揭示——当崇祯帝为节省开支裁撤驿站时,却间接催生了李自成起义,这种节流反致开源的荒诞,恰如书中那句不做一件错事比做成一百件正确的事更重要

四、阅读体验——在双面镜中照见人性的阴影

读罢此书,最强烈的感受是认知颠覆的震撼。原以为的雄才大略帝王,实则是权力囚徒”——如汉武帝晚年为求长生炼丹,竟将亲生女儿嫁与方士,这种荒诞行为背后是权力对亲情的彻底碾压。个人阅读时,最触动我的是张宏杰对权力异化的清醒认知——正如书中所写:权力会削弱人们从他人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呈现,比任何宫斗剧都更深刻。书中那句皇帝的权力没有边界,因此皇帝的痛苦也没有边界,更让我联想到当下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社会议题,这种时空共鸣让阅读体验愈发深刻。

五、评价与影响力——学界与大众的“双料神作”

本书堪称历史研究的现象级著作。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盛赞其重新定位了帝王在传统权力结构中的角色,豆瓣评分7.8的背后,是读者对心理史学创新视角的共鸣。在反腐败”“权力监督成为社会热点的当下,此书恰如一面历史棱镜——当我们在讨论如何约束权力时,隋炀帝、崇祯帝的故事提供了最鲜活的历史镜鉴。更妙的是书中对改革双刃剑的清醒认知——王莽改制既推动了社会公平,也因过度理想化导致天下大乱,这种对历史复杂性的呈现,让本书超越了单纯的学术著作,成为理解现代政治困境的活化石

六、个人意义——在盐粒中照见人性的星光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历史著作,更是一部人性启示录。它让我明白:所谓明君昏君的二元对立,不过是权力对人性的异化结果。就像书中描绘的永历帝,在逃亡途中仍坚持每日批阅奏章,这种在绝境中守护秩序的勇气,比任何励志故事都更震撼。书中那句权力是面照妖镜,照出的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更让我在职业决策中重新理解了克制的意义——当面对诱惑时,想起崇祯帝任尔千言万语,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便多了一份坚守底线的勇气。

结语:当我们在博物馆惊叹清代龙袍的十二章纹时,不妨翻开这本《权力的面孔》。它会用盐粒般的细节告诉你:那些被传统史书颂扬的雄才大略,恰恰是权力对人性的扭曲写照。正如作者所言:权力不是春药,而是照妖镜”——这或许就是本书最动人的魅力:让我们在帝王心理画像中,亲历人性的光明与阴影,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权力的面孔》:帝王心术解码与人性困局启示录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 爱阅读

《话本小说概论》:读罢“说话艺术”,方懂古代“短视频”的“流量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解码古代通俗文学”的“说话指南” 若要给《话本小说概论》找个贴切的标签,我会说它是“中国话本小说的‘考古说明书’”。这部由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胡士莹(1901-1979)先生撰写的专著(1957年初版,1...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 爱阅读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一封封穿越高墙的父爱,照亮成长的每一步 一、书籍基本信息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八十封信》是作家李敖在狱中写给女儿李文的书信集,1990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60万册,被读者称为“‘高墙内开出的父爱之花’——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戳中人心”。全书收录了李敖1971...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 爱阅读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新儒家”的艺术哲学宣言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196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他旅居香港、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的特殊时期。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以“文化自觉”为底色,用近300页篇幅,将...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用集中营的废墟建造的存在主义灯塔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用集中营的废墟建造的存在主义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奥斯维辛到心理学圣殿的生命启示录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基于纳粹集中营亲身经历撰写的心理学著作,1946年首次出版,2023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全彩插图版。全书以"意义疗法"为核心,系统阐述人类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用“管理圣经”破解现代组织的效率密码 一、书籍核心价值:管理者的“认知升级手册”与“行动指南” 这本书像一把瑞士军刀,刀刃上刻着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60年咨询经验的精华——通过“时间管理”“贡献意识”“用人之长”等核心概念,帮管理者建立“从效率到成效”的底层逻辑...

《资本与利息》:时间是最好的“财务顾问” | 爱阅读

《资本与利息》:时间是最好的“财务顾问”   去年理财亏损时,我盯着手机里“年化3.5%”的收益提示纳闷:“钱放在银行里,凭什么能生出利息?”直到翻开庞巴维克的《资本与利息》,这位奥地利学派的“时间魔法师”用一场跨越百年的思想实验告诉我:​​利息不是资本的“额外奖励”,而是时间本身的“价格标签...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 爱阅读

《资治通鉴》:一部能让人读懂历史与人性的“时空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耗时19年编撰完成,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越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为宋神宗提供治国...

《子夜鸮》:当猫头鹰衔来星光,我们在都市暗夜里找到了彼此的光 | 爱阅读

《子夜鸮》:当猫头鹰衔来星光,我们在都市暗夜里找到了彼此的光 去年深秋,我在加班到凌晨的末班地铁上翻开《子夜鸮》,车厢摇晃的灯光里,徐望那句“程昴,闭眼”突然撞进眼睛。等我再抬头,车窗倒影里自己的眼眶竟红了一片——原来最治愈的不是星光,是有人愿意陪你数尽暗夜里的每一声心跳。 一、基本信息: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