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谈写作:45位教师的写作体验》:45位教育者笔下的写作觉醒课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9

《谈写作:45位教师的写作体验》:45位教育者笔下的写作觉醒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专业权威与时代温度并存

本书由《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宋鸽、刘亚文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入选2025中国教师报年度十本书提名榜单。作为教育写作领域的破圈之作,它不仅汇聚李镇西、王开东、张祖庆等45位一线名师、大学教授、学科教师的真实写作经验,更以国家级教育媒体的敏锐视角,破解教师写作不敢写、不会写、坚持不了的三大痛点。

二、内容亮点:从“珍珠散落”到“珍珠塔”的蜕变智慧

书中以一人一体验,一人一分享为核,用45个鲜活案例重构教育写作的底层逻辑。如数学名师华应龙提出的写作简单到只需打开电脑,实则暗含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实践哲学;特级教师王维审独创忆-梳-构-叙四字心法——每晚10分钟回忆教学片段,筛选典型案例,重构叙事框架,最终写成有温度的教育故事。更颠覆传统认知的是,书中指出写作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科学教师用实验日志记录学生思维火花,心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提炼教育规律,体育教师用训练日志沉淀专业智慧,真正实现人人皆可成为教育写作者

三、写作特点:对话感与专业性的完美平衡

全书采用访谈体结构,避免空泛说教。每个篇章以具体教学场景切入,如郭文红老师记录一年级孩子玩耍时主动为同伴开脱的纯真瞬间,吴增强老师分享每天6点起床写作的生物钟法则,王开东坚持公众号日更7年的碎片化写作术。这些细节如同一面面镜子,让读者在原来高手也有写作焦虑的共鸣中,找到可复制的成长路径。

四、阅读体验:一场治愈系的专业成长之旅

初读时,你会被书中写作恐惧是座假山的隐喻击中——张祖庆老师直言你写下的每个字都是你自己,李镇西老师则用故事不典型、叙事不生动的痛点诊断,让读者直面自身写作短板。但继续深入,会发现这些痛点恰恰是成长的支点:夏晓磊老师从朋友圈碎片记录起步,最终实现写作自由;姚姝君老师用30天完成从投稿到发表的突破。这种先动笔后完善的理念,让阅读过程充满行动召唤力。

五、核心价值:撬动专业成长的隐形支点

本书揭示的教育写作本质,是连接教学实践与教育理想的桥梁。正如叶圣陶所言思想依傍语言,教师通过写作将零散经验整合为系统认知,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的跃升。王维审老师提出的活在当下追求诗和远方双重人生维度,更让写作成为教师突破职业瓶颈、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路径。

六、社会评价与影响力:教育界的“写作觉醒运动”

本书自出版以来引发强烈反响。罗俊老师评价其为精神食粮,认为封面那句人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写作者如清泉般流淌进焦虑的心田。新书发布会现场,百余位教育同人齐聚山东临沂,共同探讨写作时间从哪来”“如何投稿等真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书中探讨的不评职称也要写文章吗”“写作与学生写作的关系等议题,直击当前教育热点,成为教师群体热议的破圈话题

七、个人意义:一场与自己的深度对话

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写作指南,更是教育人生的启示录。张祖庆老师那句我写文章,文章写我的哲思,让我在记录课堂瞬间时,重新发现教育的温度;王木春老师走向真实写作的呼吁,让我学会倾听内心声音。当读到写作不是任务,而是表达教育情感的方式时,我突然明白:那些曾经被忽视的教学日常,正是最珍贵的教育矿藏。

八、金句分享:直抵人心的教育写作箴言

写作于教师,宛如一座桥,连接着教学实践与教育理想。”——这不仅是本书的精髓,更是对教育写作最诗意的诠释。而王维审老师那句写作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过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则道破了教育写作最本真的价值——不是追求名利,而是用文字雕刻教育人生,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写作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没有提供写作速成秘籍,却用45位教师的真实故事,编织成一张写作觉醒的网。它不承诺让你成为名师,但会让你在写作中重新认识教育、认识自己。正如书中那句你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你自己”——这或许就是教育写作最动人的魅力。

“《谈写作:45位教师的写作体验》:45位教育者笔下的写作觉醒课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条木筏上的“自由宣言”,照见人性的荒诞与本真 | 爱阅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条木筏上的“自由宣言”,照见人性的荒诞与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密西西比河上的“反文明寓言”与“成长史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于1884年出版的长篇小...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 爱阅读

《汉语方言概要》:解锁方言密码的中华文化基因图谱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学堂到方言研究"圣经"的传奇 《汉语方言概要》是语言学家袁家骅基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授课讲义编纂而成的方言学经典著作,1960年由文字改革出版社首次出版,1983年语文出版社推出修订版。全书系统构建汉语方言研究框架,提出"七...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 爱阅读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当“和谐”不再是“自由的代价”,我们终于读懂了生活的“平衡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社会观察家”的“平衡哲学”手记 《和谐与自由的保证》出版于2020年,作者是美国社会哲学家、社区研究专家玛雅·辛格(MayaS ingh)。这部被译为8种语言的著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 爱阅读

《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别把“人情”当功利算计,这才是真诚待人的相处之道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社会观察与人际交往领域20余年的袁岳——他既是社会学家,也是资深企业家,见过职场、生活里各种“人情困境”,写这本书时完全没端“专家架子”。书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8月出版...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 爱阅读

《红与黑》:阶层跃迁的野心与宿命,司汤达笔下的现代性寓言 一、书籍核心价值:一场献给所有"社会攀爬者"的镜像剧场 翻开这本19世纪的阶层启示录,你会发现它竟是部精妙的"社会生存模拟器"。于连从锯木厂少年到市长秘书的蜕变史,暗藏阶层跃迁的隐秘法则:当他在市长家抄写拉丁文典籍时,用羽毛笔在羊皮纸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第一次翻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标志性的乔布斯侧影——凌乱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像一把未入鞘的剑。这本由杰弗里·扬与威廉·西蒙合著的传记,不是后来那本更知名的“官方授权传记”,而是乔布斯在1980年代亲自...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 爱阅读

《极限大魔尊》:在魔气与天劫中,写一本给挑战者的突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玄幻版的"极限修炼启示录" 《极限大魔尊》是网络作家"魔尊本尊"自2024年起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玄幻小说,目前已更新至138.21万字。小说以"主角通过极限修炼突破九重天劫"为核心设定,构建了涵盖魔功、天劫、宗门争霸的...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 爱阅读

《中国乡约制度》:一本藏着传统乡村“相处密码”的活化石手册 拿到《中国乡约制度》时,我正坐在老家的晒谷场上。蝉鸣裹着稻穗的清香钻进书页,封面上那句“中国乡村的秩序,不在官府的文书里,而在乡约的诵读声中”像一根细针,“叮”地挑开了我对“乡村”的刻板印象——原来那些“鸡毛蒜皮”的乡邻往来,早被古人...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 爱阅读

《仲夏夜之梦》:魔法与荒诞的夏日狂想曲 一、书籍基本信息:莎翁的奇幻喜剧圣殿 作为威廉·莎士比亚最富想象力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以五幕剧形式,将雅典宫廷的严肃婚约与森林精灵的荒诞魔法交织,构建了一个"现实与幻象共舞"的戏剧世界。这部1590年代完成的剧本,被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称为"英语世...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 爱阅读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熊彼特的“制度三问”,如何解码现代经济的“灵魂博弈”?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约瑟夫·熊彼特”与19世纪工厂烟囱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国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闻发呆。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熊彼特(Joseph A. 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