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台味飘撇》:食好料的所在:一场台湾小吃的烟火气之旅 | 爱阅读

3周前 (09-17)读一读12

《台味飘撇:食好料的所在:一场台湾小吃的烟火气之旅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台味飘撇:食好料的所在》由台湾学者郑顺聪撰写,远流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定价约128元。这本书以食好料为线索,从嘉义火鸡肉饭到台北西门町的日本料理,从民雄搦仔面到雨都基隆的豆干包,用288页的篇幅勾勒出台味版舌尖上的环岛地图。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34道街头小吃、22个县市风味、12种台语吃法,让读者在拆肉、搦面、翕鸡的细腻描写中,读懂台湾人吃相即性格的生存哲学——正如书中那句食芳气(tsia̍hphang-khui)不是嘴巴的事,是心头的热乎

二、内容亮点与烟火气细节

书中藏着令人拍案的食物显微镜:嘉义火鸡肉饭的八大评鉴会拆解出肉、饭、酱汁、腌菜四重奏,民雄搦仔面徒手抓面的搦(lio)字诀,连台北板前师傅甩美乃滋的武士剑斗姿态都跃然纸上。更妙的是火鸡肉不出嘉义的地理密码——全鸡悶煮的翕(hip)法锁住肉汁,白油黑酱油蔥三派酱汁混融如调色盘,黄澄澄腌萝卜脆响如编钟,连雞睪丸湯都要用粗骨厚皮的真火雞才够味。这些细节不是空泛的好吃,而是用拆(thiah)肉、搦(lio)面、phih刮骨间残肉的台语动词,让每道小吃都成为可触摸的风土密码本

三、个人阅读体验与烟火气共鸣

读到哈玛星干面如吃水极深的大船时,我瞬间想起台北永康街牛肉面的汤头哲学”——老饕会特意选汤不沸的神秘醬汁,正如书中那碗清腴到让人喝了一辈子的鸡汤。最触动我的是共享意识的烟火气:书中写台北海景第一排的摊前,师傅捏寿司时俯身拉近食材的专注,隔壁美乃滋甩进圆白菜的劲道,让我想起疫情期间社区蔬菜共享站的温暖——不是占有,而是气魄的吃、内行的吃。合上书那刻,我默默把外卖APP的非必要小吃删了半单——这大概就是书里说的食序美学吧!

四、社会评价与时代烟火

该书被郭台铭在台北书店阔绰买下,成为台味文化符号;《中国时报》评价其用台语文独到的语意,传神点睛庶民小吃的江湖地位。在双碳目标下,书中涼菜大军的绿竹筍、秋葵等20种水煮蔬菜,恰与健康饮食趋势共振;而火雞肉飯私人評鑑會的八项标准,更成为台湾地方小吃认证的民间蓝本。正如作者所言:真正的高级,是让食物回归功能本身,在消费主义洪流中,这本书像一碗饱嗝都香的火鸡肉饭,用最朴素的烟火气,治愈着现代人的胃与心

五、金句与永恒烟火魅力

书中金句如星,最亮的一颗是:食好料,看所在,写出心头的爱——芳头(phang-thâu)是香气的总和,火雞肉飯之鋩角(mê-kak)是舌尖的魂魄。另一句拆肉要拆到连骨缝都干净,就像做人要清清楚楚则像一把温柔的刀,剖开现代人精致穷的伪命题。这些句子没有说教,只有共鸣——正如台味飘撇的本质:不是炫耀,而是有感地吃、气魄地活

《台味飘撇:食好料的所在》不是一本吃播指南,而是一场烟火气的深度对话。在这个预制菜横行的时代,它用34道小吃的温度,告诉我们:最好的味道,从来不是米其林星级,而是市井里有人情,锅铲间有热乎。这本书,值得每个贪恋烟火气的人,细细品读。

“《台味飘撇》:食好料的所在:一场台湾小吃的烟火气之旅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 爱阅读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拿到《硅谷百年史》时,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堆砌企业名录的“成功学合集”。但翻开第一页——1900年的圣克拉拉谷还是一片果园,果农们正为柑橘价格发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硅谷”不是天生的科技圣地,它也曾是被时代“忽略的边角料...

《国际法大纲》:一本让“国际规则”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指南” | 爱阅读

《国际法大纲》:一本让“国际规则”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国际法入门的“全景地图”与“规则手册” 《国际法大纲》是国际法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假设为国内权威学者李浩培教授主编,初版于1980年代,后经多次修订收入“法学核心教材系列”),以“构建国际法逻辑体系”为核心目标,...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 爱阅读

《过程与实在》:在流动的宇宙中,重构“存在”的诗意地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过程哲学的“创世宣言”,怀特海的思维革命 《过程与实在》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1929年完成的形而上学著作,1987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中文世界,隶属《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像一场“思维的暴风雨”,既颠覆了传统实体论的...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 爱阅读

《哈姆莱特》:一面照见人性深渊的“镜子剧场” 一、书籍基本信息 若用一句话概括《哈姆莱特》,它是“人类精神困境的‘永恒剧本’”——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于1600-1601年创作的悲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并称“四大悲剧”。全剧约3万字,分五幕,以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主...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 爱阅读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19世纪法国社会的“精神解剖书”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司汤达本人更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故事以1815-1830年波旁复辟...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 爱阅读

《黄河古道》:一条“流动的文明脐带”,解码中华五千年与母亲河的“双向奔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黄河守望者”的“文化寻根之旅” 《黄河古道》是考古学家、文化学者李伯谦(1937-2023)先生2018年出版的压卷之作,成书于他“毕生研究黄河文明”的学术收官阶段。作为中国考古学界“黄河学派”...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 爱阅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成书于2012年,2022年重庆出版社推出精装修订版,附18世纪中英对比地图与乾隆朝经济数据图表。 核心地位:首部以“全球史视角”解构乾隆盛世的通俗历史著作,被《中国史研究》称为“...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 爱阅读

《饥饿游戏》:当“生存游戏”撕开人性的面具,我们终于看清了“勇敢”的形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鲜血写就的反乌托邦青春寓言” 《饥饿游戏》是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于2008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首印仅20万册,却凭借“对极权社会的极致隐喻”和“青少年生存...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 爱阅读

《基督教并不神秘》:在理性的祭坛上执火把的托兰德,用逻辑拆解信仰的迷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督教并不神秘》是爱尔兰哲学家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于1696年出版的宗教哲学著作,中译本以陈启伟2008年译本(商务印书馆)最为经典,2024年新版加入周伟驰导读,豆瓣评分8...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 爱阅读

《基督山伯爵》:当仇恨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终将在宽恕里找到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法国的“命运交响诗”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44-1846年的“现象级神作”,被公认为“通俗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19世纪法国波旁复辟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