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巫临异世》:当社恐巫女掉进异世界,我找到了“不完美”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3周前 (09-16)读一读21

《巫临异世》:当社恐巫女掉进异世界,我找到了不完美的生存法则

去年秋天,我在地铁上刷到《巫临异世》的试读片段,立刻被吸引住了:主角苏棠蹲在潮湿的巷子里,指尖冒出一团幽蓝火焰——不是酷炫的魔法,而是烧糊了的烤红薯。这巫术怎么连加热都不利索?我盯着手机笑出了声,却在下一秒被推进异世界的漩涡里,再也出不来。

一、基本信息:奇幻圈的“反套路萌新”,却被读者当“成长教科书”

《巫临异世》是95后作家南枝的首部长篇奇幻小说,2024年由星轨文化出版。与传统穿越文全能大佬”“开挂逆袭不同,它讲的是个笨手笨脚的社恐巫女苏棠,带着半吊子巫术穿越到平行异世界,在巫族内斗”“种族歧视”“生存危机里跌跌撞撞成长的故事。首印5000册一周售罄,紧急加印两次,豆瓣评分8.5,被读者戏称奇幻圈的泥石流”——没有毁天灭地的打怪,只有烤焦的红薯”“炸毛的契约兽”“被当成骗子的女巫

作者南枝此前在晋江写过短篇奇幻,擅长用生活化的荒诞消解距离感。比如苏棠第一次召唤契约兽,本想找个威风凛凛的狼,结果召来只偷喝她粥的橘猫;她试图用巫纹治疗伤口,却把伤口染成了荧光绿——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设定,让读者直呼像在看自己的翻车日常

二、内容与写作:巫术不是武器,是“会呼吸的生活痕迹”

如果说《哈利·波特》的魔法是天赋的勋章,《巫临异世》的巫术则是生存的印记。主角苏棠的巫术来自母亲遗留的残卷,但她的巫纹总比别人淡三分,召唤术总差那么临门一脚”——直到她在异世界遇到一只瘸腿的银狐,才发现:​​巫术的真正力量,从来不是多强,而是多真​​

​​内容亮点一:不完美的巫术系统​​。南枝对巫术的描写堪称细节控狂喜:苏棠的巫纹是淡青色的,像被水洗过的墨汁,情绪激动时会泛起细小的涟漪;她的治愈术需要先摸三把对方的额头(美其名曰感知温度),实际效果是让伤口结痂快0.5秒;最绝的是召唤术”——她每次喊契约兽名字,都得先在心里默念三遍别又给我带只蟑螂,结果第一次召唤真的引来只爱钻裤脚的蟑螂型契约兽(后来成了她的移动警报器)。这种不完美的设定,让巫术从高大上的超能力变成了会犯错、会撒娇、会陪你成长的生活伙伴。

​​内容亮点二:他者视角的身份探索​​。苏棠不是拯救世界的女王,而是总被怀疑是骗子的女巫:巫族长老嫌她巫纹太淡,说她辱没了血脉;人类村庄当她是会变戏法的妖怪,拿石头砸她;连契约兽银狐都吐槽:你比我捡的烂果子还不如。但她用最笨拙的方式打破偏见——给受伤的小鹿用巫术止疼,帮老裁缝用巫纹补衣服(虽然补丁颜色诡异),甚至用荧光绿伤口逗笑了哭闹的小孩。这种用微小的善意证明自己的成长线,比打脸反派更让人共情。

​​写作特点:生活化的魔幻感营造​​。南枝的语言像杯温热的蜂蜜水:写异世界的森林,是松针上挂着晨露,落下来的时候,刚好砸中了苏棠兜里那只偷喝粥的橘猫;写巫术失效,是幽蓝火焰地熄灭,像极了她上周煮糊的红薯,焦味里还混着点委屈;最妙的是天气描写”——苏棠每次被质疑时,天空总会飘点小雨(她偷偷用巫术来的),而当她用善意打动别人时,雨过天晴的阳光会刚好落在她发梢。这种天气即心情的笔法,让魔幻世界多了层人间烟火的温度。

三、阅读体验:从“哈哈大笑”到“偷偷抹泪”

我是缩在被窝里读完《巫临异世》的。第一遍读时,总忍不住笑出声——苏棠用巫术热粥,结果把锅烧出个洞;她教银狐说人话,结果银狐只会喊饭盆;她在巫族测试会上紧张到放了个屁,被长老们集体憋笑——这些社死现场像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笨拙:实习时把PPT做得花里胡哨,结果漏了关键数据;第一次约会时想耍帅,却把奶茶洒在对方鞋上。

第二遍读时,我开始代入式共情:苏棠被长老当众羞辱时,躲在茅厕里抹眼泪,却摸到口袋里银狐塞的野莓(它偷偷摘的);她为救村民冒险使用禁术,巫纹裂开一道缝,疼得直抽气,却笑着说这次应该能多撑会儿;结局时,她终于被认可为真正的巫女,却蹲在村口对银狐说:其实我最开心的,不是当什么巫女,是你们愿意等我慢慢来。读完那章,我盯着天花板哭了半小时——原来不完美的人,也可以被温柔接纳。

最触动我的是苏棠的成长宣言:我不会成为最厉害的巫女,但我会成为最苏棠的巫女。这句话像颗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我开始接受自己的笨手笨脚:做方案时总出错,就多检查两遍;学做饭时总翻车,就把焦了的蛋煎成创意料理;甚至在和人交往时,不再强迫自己必须完美,而是坦然说我不太会,但我很认真

四、评价与影响力:奇幻圈的“心灵暖宝宝”,年轻人的“成长共鸣器”

《巫临异世》在各大平台引发反套路奇幻热:豆瓣书评区成了翻车现场分享会,有读者留言:笑到打鸣,这不就是我吗?”“苏棠的巫术和我学做饭一样,总在状况外;小红书上跟着巫女学成长的笔记阅读量破百万,其中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帖子被转发2万次;更意外的是,它被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关注——有咨询师用苏棠的故事疏导自卑的孩子:你看,连会巫术的女主都会搞砸,你偶尔出错又有什么关系?

去年参加一个线下读书会,遇到位刚入职的应届生,她说:我总怕自己做不好,看完苏棠的故事突然明白了——​​重要的不是做到多好,而是愿意去做​​这句话让我突然懂了,《巫临异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奇幻的,装了最真实的:在这个内卷”“完美主义盛行的时代,它告诉我们——​​所谓成长,不是把自己打磨成完美模板,而是学会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带着伤疤继续往前走​​

五、属于我的“巫临启示录”

合上书时,我盯着封面上巫临异世四个字看了很久。以前总觉得异世界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现在才懂:​​真正的异世界,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不完美人生​​。苏棠在书里说:巫纹不是诅咒,是活着的印记——它会淡,会裂,会被雨水冲散,但只要你还在呼吸,它就会重新泛起颜色。

现在的我,会把苏棠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前:慢慢来,比较快。上周做方案时又犯了低级错误,我没像以前那样自责,反而笑着说:这是我的巫术失误,下次一定改进。昨天学做舒芙蕾又烤焦了,我把焦黑的部分挖掉,浇上草莓酱,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今日限定——焦糖舒芙蕾,苏棠同款不完美美味评论区炸了:这也太可爱了吧!”“原来搞砸了也能这么开心!

这就是《巫临异世》给我的礼物:它不是什么逆袭秘籍,却用一个关于不完美的故事告诉我——​​这世上最珍贵的魔法,从来不是拯救世界的超能力,而是接纳自己的勇气;最动人的异世界,从来不是远离现实的幻想,而是带着伤疤、带着笨拙,依然热爱生活的自己​​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苏棠”——带着不完美的巫纹,牵着会闯祸的契约兽,在人生的异世界里,跌跌撞撞,却闪闪发光。

“《巫临异世》:当社恐巫女掉进异世界,我找到了“不完美”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键对话》:在高压时刻,把冲突变成合作的“拆弹指南” | 爱阅读

《关键对话》:在高压时刻,把冲突变成合作的“拆弹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关键对话》是美国沟通专家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等合著的沟通方法论,自2004年首版以来,全球销量超2000万册,202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推出“职场实践版”,全书304页,定价68元。这本书以“对话安全”...

《官僚体制的政治》:一本揭开政府“黑箱”的解剖手册 | 爱阅读

《官僚体制的政治》:一本揭开政府“黑箱”的解剖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显微镜” 1965年,当各国政府正以“万能之手”自居时,戈登·塔洛克用《官僚体制的政治》投下了一颗思想炸弹。这位与布坎南共创公共选择理论的学者,用经济学家的冷峻视角,将官僚机构从“神圣殿堂”拉回“理性算计...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 爱阅读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用“文化手术刀”解剖佛教中国化的基因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民国佛学的“破冰巨轮” 1938年,当佛教被视为“外来宗教”时,汤用彤以一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劈开了学术研究的冰层。这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著作,是中国首部系统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学术专著。全书以“...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 爱阅读

《华氏451》:当火焰成为武器,我们为何要守护“无用的知识”?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火焰写就的思想保卫战” 《华氏451》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于1953年出版的反乌托邦经典小说,被《纽约时报》称为“20世纪最具警示意义的文学预言”,全球销量超1亿册,被译成...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当自然交响乐遭遇“静音危机”,我们该如何重拾聆听的能力? | 爱阅读

《荒野之声:地球音乐的繁盛与寂灭》:当自然交响乐遭遇“静音危机”,我们该如何重拾聆听的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声音丈量地球生命的“生态乐谱” 《荒野之声》由美国生物学家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撰写,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译者熊姣(曾译《寂静的春天》)。这位古根海姆研究员、普利策奖入...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 爱阅读

《黄金罗盘》:在尘埃与自由间,触摸人性的觉醒之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菲利普·普尔曼的奇幻史诗《黄金罗盘》(1995)是《黑暗物质》三部曲的开篇,以少女莱拉的冒险为线索,揭露“尘埃”背后的权力阴谋。作品获“英国卡内基奖”“卫报儿童小说奖”,被《时代周刊》评为“21世纪最具想...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 爱阅读

《混乱的图书馆》:一本用乱序写就的“人间烟火标本集” 上周三下午,我在公司茶水间抱怨“家里书架乱得像被台风扫过”,邻座的退休老教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旧书:“你该读读这个——《混乱的图书馆》。我家楼下那家社区图书馆,比书里写的还乱,但比任何地方都温暖。”我接过书翻了两页,立刻被第一行字击中:...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 爱阅读

《基督教的本质》:当“神的画像”被人性拆解,我读懂了“信仰的镜中自己” 一、书籍基本信息:费尔巴哈的“宗教手术刀”,用300页写透“神是人的本质的投影” 《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是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于1841年出版的哲学经典,全书约30...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 爱阅读

《极简主义》:在物质过剩时代找回生活掌控感 一、书籍基本信息:极简生活的操作手册 约书亚·贝克尔用200页、12万字的篇幅,将极简主义从哲学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生活方案。全书像一本"反消费主义指南",前脚还在拆解"宜家效应"(人们为组装家具投入情感),后脚就给出"30天扔掉50件物品"的实操挑战...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 爱阅读

《计算机与人脑》:当硅基逻辑遇见碳基智慧,一场跨越介质的“智能对话”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科学巨匠的“未竟对话” 《计算机与人脑》(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是美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奠基人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晚年(1956-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