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 爱阅读

4周前 (09-14)读一读15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最近重读《伪装学渣》,又一次被贺朝和谢俞这对伪装学渣组合逗得直拍大腿——表面上是教室最后一排的睡神组合,上课啃棒棒糖、考试故意错满篇,实际却是能把竞赛题当消遣的年级前二大佬。木苏里用最轻盈的笔调,写出了青春里最珍贵的模样:不必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模板,敢在喜欢的的人面前暴露笨拙,也敢为了守护这份笨拙,悄悄藏起锋芒。

一、基本信息:校园耽美的“反套路”经典

《伪装学渣》是作家木苏里创作的一部校园题材耽美小说,2018年起在晋江文学城连载,后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木苏里校园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AWM》《六爻》),它以独特的学霸伪装学渣设定脱颖而出,长期占据晋江耽美榜单前列,豆瓣评分稳定在8.5+,被读者称为校园文里的白月光。书中没有狗血撕逼或豪门恩怨,只聚焦于两个普通高中生的日常——上课、考试、吃食堂、打游戏,却在细碎的烟火气里,酿出了最动人的甜。

二、内容亮点:反套路的“伪装”,藏着最真实的成长

如果说传统校园文的学霸标签是完美无缺,那贺朝和谢俞的学渣人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反套路

贺朝是表面社牛,实则心细如发:他会故意在数学课上把草稿纸折成青蛙,扔给前座的谢俞;会在课间和同学吹嘘我上次考试全靠蒙,结果下课后偷偷把错题本塞给谢俞说这题有点意思,你帮我看看;甚至连运动会报名铅球项目,都是为了显得更像学渣”——毕竟学霸谁会练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项目?而谢俞是外冷内热的小哭包:他会面无表情地把贺朝的青蛙草稿纸叠成更精致的青蛙,会在贺朝装模作样打游戏输掉时,突然从背后掏出一本《高考必刷题》说输了的人,今晚补三套卷子,也会在某个晚自习后,指着天空说贺朝,你看,月亮今天像块桂花糕

两人的伪装不是为了捉弄谁,而是青春里最青涩的保护色:贺朝怕谢俞觉得自己只会读书没趣,谢俞怕贺朝觉得自己太闷不好相处。直到某天贺朝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谢俞,我想和你考同一所大学。那些藏在草稿纸背面的心意,那些故意答错的题目,那些假装不在意的关心,终于都落进了彼此的眼睛里。

三、写作特点:木苏里的“松弛感”,把青春写成了糖

木苏里的语言向来以温柔细腻著称,《伪装学渣》更是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青春,而是用最贴近生活的细节,让读者瞬间代入:

​​场景感拉满​​:比如写教室的课间,后桌的男生把椅子翘得吱呀响,前排的女生凑在一起研究新贴的明星海报,讲台上堆着没批改完的作业,阳光从窗户斜斜切进来,在贺朝发梢镀了层金边

​​对话自然到像真实发生的​​:贺朝会拍着桌子喊老谢,这道题太简单了,我来教你,谢俞推推眼镜回你先把昨天布置的卷子写完

​​情感克制却动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只有贺朝在暴雨天把伞倾向谢俞,自己半边身子湿透;谢俞在贺朝发烧时,翻遍整栋教学楼找退烧药,回来时额角沾着汗,却笑着说药店老板说这药要配温水

这些细节像一颗颗散落的星子,串起来就是一片温柔的银河——原来青春里最美好的,不是非你不可的激烈,而是我懂你的伪装,你接我的默契的安心。

四、阅读体验:像喝了杯热可可,甜而不腻,暖到心里

第一次读《伪装学渣》是在高三备考期。那时我被月考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总觉得必须考第一才是成功。直到翻到贺朝和谢俞在晚自习偷偷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的数学最后一题,你用了参数方程,我用的是几何法,哪个更帅?”——突然就笑了。原来学霸也可以不用端着,原来努力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快乐。

合上书时,窗外的晚霞正漫过教室的窗户。我忽然明白: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而是敢在喜欢的人面前暴露脆弱,敢为了守护这份喜欢,和自己和解。现在每次压力大时,我都会翻两章,看贺朝把谢俞的保温杯藏到讲台抽屉里,看谢俞一边骂贺朝你有病一边把自己的润喉糖塞给他——那些细碎的温暖,像一颗热可可,甜得刚好,暖得踏实。

五、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耽美,更是青春的成长寓言

《伪装学渣》的爆火从不是一时的流量狂欢。它在豆瓣、LOFTER、微博等平台拥有超高的二创热度,同人文、手账、漫画层出不穷,甚至被读者称为校园文的入门神作。有读者留言:以前觉得耽美文只是谈恋爱,现在才懂,贺朝和谢俞的故事里,藏着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温柔相处的答案。

甚至有教育博主引用书中的情节讨论内卷当所有人都逼着你当学霸时,贺朝和谢俞用伪装学渣告诉我们——优秀可以是低调的,努力可以是轻松的,重要的是,你永远可以选择做自己。

最后想说:它教会我伪装也可以很珍贵

现在再看《伪装学渣》,伪装二字早已不是重点。贺朝和谢俞的伪装,不过是青春里一场双向的试探”——我愿意把最真实的自己藏在你面前,等你慢慢发现;你愿意陪我演这场戏,等时机到了,再给我一个最温暖的拥抱。

就像书里写的:他们把学渣两个字穿成校服,却把心动写成了只有彼此能看懂的密码。青春或许本就是一场又一场的伪装,但最幸运的是,总有人愿意陪你演到最后,然后在落幕时,笑着说一句:其实,我早就识破你的伪装了。

这大概就是《伪装学渣》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写了一段甜甜的恋爱,更写了一段关于成长的真相: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敢在喜欢的人面前不完美,本身就是最勇敢的浪漫。

“《伪装学渣》:当学霸戴上傻气面具,藏着最戳心的成长糖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矛盾的解剖图 | 爱阅读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19世纪德国经济矛盾的解剖图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关于德国国家经济状况的认识》是德国经济学家卡·洛贝尔图斯于1842年完成的经典著作,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引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提出了五大核心原理,其中最颠覆性的是"一...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 爱阅读

《呼啸山庄》:在暴风雪中燃烧的禁忌之爱,一场跨越世纪的灵魂复仇 一、书籍基本信息:约克郡荒原上的"黑色浪漫"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202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勃朗特姐妹经典"系列新版。这部被夏洛蒂·勃朗特称为"野兽般的独白"的作品,以约克郡荒原...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不是乔布斯神话录,是普通人也能学的“把热爱落地”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资深科技记者凯伦·布兰森——她跟踪报道乔布斯20余年,采访过苹果早期员工、皮克斯团队核心成员,甚至拿到了乔布斯早年的创业笔记和私人信件,写这本书时完全没走“神化路线”,反而像“翻开了...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 爱阅读

《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解码动态经济的密码,在波动中把握资本本质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动态视角重构经济认知的现代经典 193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完成《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系统提出“动态经济理论”,彻底颠覆传统静态均衡分析框架。这部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称为“...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 爱阅读

《嫉妒》:在客观叙述的牢笼中,窥见人性最隐秘的幽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嫉妒》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195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引进中文版,译者李清安。这部被博尔赫斯盛赞“将小说带回史诗源头”的作品,以热带种植园为舞台,通过隐形丈夫的视角,记录妻...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 爱阅读

《几何原本》:用公理搭建的数学圣殿,如何塑造人类的理性思维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逻辑写就的数学宪法”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完成的数学巨著,原名为《光学》(Optics),后因内容聚焦几何学被更名为《几何原本》(Elements)。它的首版...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 爱阅读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一场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思想漂流记”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200页的“思想考古地图” 《当中国遇见〈国富论〉:严复译介〈原富〉百年回眸》由经济思想史学者赖建诚撰写,2023年3月由格致出版社出版。这本200页的小书,以严复1901年译介亚当·斯密《国富论》(译名...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 爱阅读

《中国艺术精神》:用“心眼”看懂东方美学的“精神密码”,解锁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力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位“新儒家”的艺术哲学宣言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196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成书于他旅居香港、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的特殊时期。作为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以“文化自觉”为底色,用近300页篇幅,将...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中国哲学史》:用“旧学新知”织就的文化基因图谱,看透中华思想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会呼吸”的中国哲学“活史书”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1931-1934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历经七十余年修订,至今仍是高校哲学系“镇系之宝”。不同于传统“学案体”哲学史(如《明儒学案》)的“人物堆砌”...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 爱阅读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掀开骑士铠甲下的“经济密码”,如何看懂欧洲从“封建”到“现代”的转身?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汤普逊”与中世纪城堡线稿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古镇旅游宣传”的照片发呆——青石板路、木质商铺、手工艺人现场打铁,这些被包装成“穿越体验”的场景,突然让我想起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