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仙缘》:在仙凡烟火里,写尽“真心”最朴素的模样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3

《仙缘》:在仙凡烟火里,写尽真心最朴素的模样

去年深秋在旧书店淘到《仙缘》时,书脊已经有些起翘,扉页上还留着前读者的批注:这哪是修仙?分明是写人心。当时只当是句俏皮话,直到翻到第三章——主角阿昭蹲在青石板上,用枯枝在地上画符,抬头对蹲在旁边的小道士说:你看,这符要画得圆,不是因为神仙爱看圆的东西,是因为咱们心里的那点诚,得兜得住。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前读者的意思。这本被归类为古言仙侠的小说,哪里是在讲腾云驾雾、斩妖除魔?它分明是把仙凡之隔撕成碎片,露出底下最鲜活的人心:有贪嗔,有痴念,有不甘,却也有最笨拙的真心

一、书籍基本信息:仙侠圈“清流”,用口碑沉淀的“返璞归真”

《仙缘》是作者竹西于2018年连载的网络小说,202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实体书。与传统仙侠文大开大合的升级流不同,它以慢热的日常叙事突围,首月销量破50万册,连续三年登上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豆瓣评分稳定在8.6分,读者评论区高频词是治愈”“真实”“像在看身边人的故事

最有意思的是,它被北大中文系选为当代通俗文学研究案例”——教授在课上说:《仙缘》最动人的,是让修仙回归了修心的本质:不是练得多厉害的法术,而是学会如何在诱惑里守住本心,在孤独里守住热望。

二、内容亮点:仙凡交织的烟火,每个细节都在“说人”

故事围绕山野小狐妖阿昭与清冷道长沈砚的羁绊展开,表面是妖修仙、人渡妖的老套设定,内核却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在仙凡夹缝里互相救赎的鲜活日常。最让我入迷的,是那些藏在仙术妖法里的人间真实

阿昭初入仙门时,总被其他弟子嘲笑妖气重。她偷偷去厨房偷馒头,被沈砚撞见,对方没骂她不知廉耻,反而递来一碗热粥:馒头凉了伤胃,我让厨房重新蒸了,你趁热吃。后来阿昭才知道,那碗粥是沈砚用自己的月例银子让厨房加的——他每月的月例,刚够买半坛墨汁。

沈砚作为千年难得一遇的剑修奇才,总被人催着快些结丹。可他偏要蹲在药庐里,陪阿昭给受伤的小狐狸涂药:结丹重要,可这小狐狸的爪子被夹破了,疼得直抖,难道就不重要?

这些细节没有飞天遁地的爽感,却让人物像活在书里——阿昭会因为沈砚多看了她一眼而躲在桃树下偷乐,沈砚会因为阿昭说这朵云像你而偷偷把云画在剑穗上;他会一本正经地教她修心要克己,转头就被她拽着去山下买糖画,嘴上说着成何体统,手里却把糖画护得稳稳的。

最妙的是世界观设定。作者没有把仙界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乌托邦,反而充满了接地气的烟火气:仙门厨房会为今天煮白菜还是萝卜吵架,炼丹房的老神仙总偷藏徒弟的桂花糕,就连掌管雷劫的天君,都爱听凡间的戏文——他的雷劫锤上,还刻着今日听《牡丹亭》,明日再劈不孝子的小楷。

这种去悬浮化的处理,让修仙变成了另一种人生选择:不是逃离人间,而是在人间里学会如何更认真地活着

三、写作特点:水墨画般的文字,把“仙侠”写成了“生活诗”

竹西的文字有种旧书摊淘来的线装书的质感——不浓墨重彩,却每一笔都带着温度。

​​场景如工笔小品​​:他写仙门后山的竹林,晨雾未散时,竹叶上的露珠落下来,砸在青石板上,叮咚声像有人在弹古琴;阿昭蹲在竹影里画符,沈砚靠在竹树上打盹,衣摆被风掀起,露出半截洗得发白的青布腰带。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能闻到竹香,听见露珠坠落的声音。

​​语言有人间气​​:他不堆砌华丽辞藻,反而爱用市井白描:阿昭举着刚画好的符纸,蹦蹦跳跳去找沈砚:师兄你看!这张保准能镇住灶王爷案上的蟑螂!沈砚接过符纸,瞥见她发梢沾着的草屑,伸手替她拂去:灶王爷若真怕蟑螂,早该请你这小祖宗去当差了。’”这种对话像极了邻居家的兄妹拌嘴,自然得让人想笑。

​​节奏张弛有度​​:仙侠元素(如雷劫、妖丹)只在关键节点出现,更多时候,故事聚焦于阿昭学做饭糊了锅”“沈砚替她补被烧破的道袍”“两人一起给受伤的灵蝶搭窝的日常。这种慢节奏不是偷懒,而是让人物在鸡毛蒜皮里慢慢靠近——毕竟,再深刻的羁绊,不也是从一起吃很多顿饭开始的吗?

四、阅读体验:像在春天晒被子,暖到心里发痒

我是冬天窝在暖气房里读完《仙缘》的。窗外的雪下得正紧,书页间却飘着青竹香”“糖画甜”“热粥暖的气息。最戳我的不是大团圆结局,而是某个普通的清晨:

阿昭在厨房煮茶,沈砚倚着门框看她。水汽漫上来,模糊了他的眉眼。阿昭突然转身,手里的茶盏差点洒了:你站着发什么呆?

沈砚低头轻咳:看你煮茶。

看我煮茶有什么好看的?阿昭撇撇嘴,却把刚泡好的茶先递给他。

沈砚接过茶盏,指尖触到她的手背,微微一顿:好看。像……像我在凡间看到的,第一场春雪。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和室友挤在宿舍煮泡面的日子——也是这样的冬天,也是两个人凑在一块儿,为了一包辣油争得面红耳赤,却又在泡面香里偷偷交换眼神。原来好的故事,从不是教你如何飞升,而是让你想起自己生命里那些不完美却珍贵的瞬间

合上书时,窗外的雪已经停了。我摸着书脊上的烫金书名,忽然觉得,这本书最珍贵的不是仙侠设定,而是它让我相信:​​哪怕身处浊世,哪怕被贴上”“的标签,只要守住心里那点真心,就能在烟火里活成自己的光​​

五、评价与影响力:不止是仙侠文,更是“现代人的心灵解药”

《仙缘》的爆火,本质上是真诚套路的胜利。豆瓣书评区有一条高赞评论:现在很多仙侠文,主角要么是开挂无敌的上神,要么是为虐而虐的白月光;可阿昭和沈砚,更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会犯傻,会纠结,会为了小事开心,也会为了真心冒险。这种真实感让它被读者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甚至被心理咨询师推荐为缓解焦虑的读物——“当你觉得生活太累时,不妨看看阿昭和沈砚:他们连修仙都要慢慢来,我们又何必急着活成别人的模板

出版五年间,《仙缘》经历了五次加印,二手平台上签名本溢价至原价五倍;更有趣的是,在国潮兴起的今天,常能看到网友留言:看了《仙缘》,我终于懂了为什么古人爱画松鹤延年’——原来最好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松间煮茶,鹤立庭前的烟火气。

最后:它教会我最珍贵的事

如果说《仙缘》有什么核心价值,大概是它让我们看到:​​所谓仙缘,从来不是遇见神仙,而是在人间里,遇见那个愿意陪你一起慢慢来的人​​

书里有句我反复摘抄的话:修仙要克己,可克己不是锁心。真正的道,是守着心里那点热,哪怕被风吹,被雨打,也永远不灭。现在的我,每当面对生活的压力(比如加班到凌晨、和家人争吵),总会想起这句话。它不会替我解决问题,但会在我崩溃时,递给我一盏灯——​​原来坚持从来不是咬牙硬撑,而是心里有团火,眼里有星光​​

如果你也受够了升级打怪的爽文,厌倦了完美无缺的主角,不妨翻开《仙缘》。相信我,你会在里面,遇见一场最朴素的仙缘”——不是腾云驾雾的浪漫,而是青石板上画符、厨房里煮粥、桃树下躲雨的温暖,是有人陪你一起,在烟火里认真活着的幸福。

毕竟,谁不想在某个冬日的午后,捧着一杯热茶,读一个关于真心的故事呢?——不必惊天动地,不必完美无缺,只要能让你在合上书时,轻轻叹一口气,说:原来,最珍贵的,一直都在身边。

“《仙缘》:在仙凡烟火里,写尽“真心”最朴素的模样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国家与市场》: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重新定义“有效治理”的底层逻辑 | 爱阅读

《国家与市场》: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重新定义“有效治理”的底层逻辑 一、书籍基本信息:被低估的“政策哲学”,藏在数据里的“治理说明书” 《国家与市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9年的经典著作,虽非他最广为人知的《饥饿与贫穷》《以自由看待发展》,却被学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 爱阅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童话的壳里,找到治愈心灵的钥匙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被“童话”包装的心理自助经典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于1997年创作的心理学入门著作,2020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迅速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豆瓣评分8.6,累计销量超300万册...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 爱阅读

《红与黑》:在阶级与欲望的夹缝里,读懂人性的锋利与柔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撕开19世纪法国社会的“精神解剖书”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Stendhal)于183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司汤达本人更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故事以1815-1830年波旁复辟...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 爱阅读

《活着》:于苦难深渊中窥见生命本真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余华,中国当代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冷峻的笔触剖析人性,《活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便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二)创作背景:这部作品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社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面临着诸...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 爱阅读

《祸害成患妖成灾》:当“妖”撞进人心,我读懂了“善恶”最模糊的“边界线” 一、书籍基本信息:奇幻悬疑的“人性实验场”,2024年现象级破圈神作 《祸害成患妖成灾》是90后作家“青衫客”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奇幻文学社“志怪新章”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古风张力——青灰色石板路上,半片残破的红...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 爱阅读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部教你“给心灵充电”的快乐实践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 《积极情绪的力量》是美国积极心理学领域权威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著作,2009年首次出版,中文版销量超百万册,被读者称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入门圣经’”。全书以作者20余年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共8章,既打破了“积极情...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 爱阅读

《基业长青》:翻开这本“企业长寿秘籍”,我看到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6年光阴,解剖“活100年”的商业密码 《基业长青》是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耗时6年完成的经典研究著作,出版于1994年。两位作者筛选了18对“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前者在更长周期内保持市场...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 爱阅读

《中国哲学简史》:在历史长河与思想星空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智慧脉络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冯友兰1948年创作的《中国哲学简史》,以38章的篇幅梳理从先秦到现代的哲学发展,提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的核心观点。作品被李泽厚称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入选“20世纪中文图...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 爱阅读

《中性》:当身体成为“未拆封的信”,我们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身体写就的身份诗学” 《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于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首印仅8万册,却凭借“双性同体的先锋叙事”和“移民家庭的代际隐喻”,成为2...

《重构契丹早期史》:考古铲下的“草原密码”,如何改写我们对“契丹起源”的认知?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考古铲下的“草原密码”,如何改写我们对“契丹起源”的认知? 翻开这本封面印着“契丹文铜牌”与“辽代壁画”的《重构契丹早期史》时,我正对着手机里“某历史博主用‘游牧=野蛮’标签简化契丹史”的视频发呆。21世纪的网络语境里,契丹常被简化为“辽朝的前身”“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