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幸福婚姻圣经》:一部拆穿“婚姻神话”的务实指南,不灌鸡汤只给相处方法论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26

《幸福婚姻圣经》:一部拆穿婚姻神话的务实指南,不灌鸡汤只给相处方法论

一、书籍基本信息

《幸福婚姻圣经》是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师约翰·戈特曼与朱莉·戈特曼夫妇的经典著作,基于两人40余年婚姻研究与临床咨询经验撰写,2015年首次出版中文版,累计销量超150万册,被读者称为“‘婚姻的CT扫描仪’——能精准找到相处痛点,还给修复方案。全书共12章,近350页,覆盖婚姻中的沟通矛盾、金钱分歧、亲密关系维护、冲突解决等核心议题,既没有堆砌完美婚姻的幻想,也没有说教式的情感语录,而是用大数据研究+真实案例,提炼出幸福婚姻的7个核心法则,既是已婚人士解决相处难题的实用工具,也为未婚人群提供了婚姻相处的预习手册,至今仍被全球婚姻咨询机构列为推荐读物,影响了千万家庭的相处模式。

二、书籍内容

这本书最惊艳的,是它把抽象的婚姻幸福拆解成可操作的日常细节,像给婚姻装了故障检测仪,让你突然明白不是你们不爱了,而是没找对相处的开关’”。比如谈婚姻中的情绪存款’”,戈特曼夫妇没有说要多关心对方,而是提出每天做5件微小善意的事:早上给对方递一杯热咖啡、下班回家说一句今天累不累、路过对方喜欢的小店带一份零食——这些小事像给婚姻账户存钱,吵架时才能有余额可透支。他们还举了个真实案例:一对结婚10年的夫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乎零交流,后来按书中方法,每天花10分钟分享彼此的小事(比如今天上班时看到一只超可爱的猫),3个月后夫妻关系明显回暖。这个细节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我们总觉得婚姻要靠大浪漫维系,却忘了日常的小善意才是幸福的基石。再比如谈如何避免毁灭性争吵’”,书中拆解了吵架时的3个禁语’”:不说你总是这样(绝对化指责)、不说我当初真是瞎了眼(翻旧账否定过去)、不说跟你没什么好说的(冷战逃避),并给出替代方案:把你总是忽略我换成我今天等你回家吃饭,没等到有点难过”——这种把指责换成感受表达的方法,彻底打破了吵架就是要赢的误区。书中还有很多反常识的发现,比如“‘完美婚姻不存在100%的契合’”,戈特曼夫妇通过研究发现,幸福婚姻中夫妻也有69%的分歧是永久性问题(比如一方喜欢整洁,一方喜欢随意),关键不是解决分歧,而是学会与分歧共存,比如约定客厅保持整洁,卧室可以随意

三、写作特点

首先,戈特曼夫妇擅长用大数据+案例增强说服力,全书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用追踪700对夫妻20年的研究数据说话。比如用柱状图展示每天有10分钟交流的夫妻,离婚率比零交流夫妻低50%,用折线图显示婚姻中情绪存款越多,冲突化解速度越快,这些数据让幸福婚姻的法则不再是主观感受,而是可验证的规律。其次,书中的方法工具化特别贴心,比如“‘婚姻矛盾解决清单’”:第一步先冷静15分钟,避免情绪上头,第二步开头表达感受,不用开头指责,第三一起找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甚至连冷静时可以做什么(比如听5分钟轻音乐、做10次深呼吸)都写得清清楚楚,像给吵架中的夫妻递了份操作说明书。另外,戈特曼夫妇的语言像温柔的婚姻教练,没有专家的距离感,反而常用我们在咨询中遇到过一对夫妻……”这样的分享,比如他们调侃很多夫妻吵架时像辩论赛选手,非要争个对错,其实婚姻不是辩论赛,没人需要当输家’”,这种幽默又接地气的表达,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理解相处之道。

四、阅读体验

刚开始读这本书,我是因为和老公总为家务分配吵架”——他觉得我工作忙,家务你多做点,我觉得家务是两个人的事,凭什么我多做,每次吵架都吵到冷战几天,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不合适。翻到“‘与永久性分歧共存’”的章节时,突然被戳中:原来我们的家务分歧就是永久性问题,没必要非要争出谁对谁错。后来我们按书中方法约定:他负责每周打扫客厅、倒垃圾,我负责做饭、整理卧室,周末一起大扫除,还特意买了个家务打卡表,完成一项就打勾,慢慢发现不用吵架,家务也能分配清楚。不过读这本书也有恍然大悟的时刻,比如看到“‘情绪存款的重要性,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总觉得都结婚了,不用搞这些虚的’”,结果老公生日时我忘了准备礼物,他难过了好几天;后来我开始存情绪存款,比如他加班晚归时,我会留一盏灯、热一碗汤,他明显比以前更愿意跟我分享工作中的事。有一次他因为项目失败心情不好,放在以前我会说早就跟你说过这个方案有问题,这次我用书中的方法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要不要跟我说说具体情况,他居然主动跟我聊了很久,还说跟你说完,心里舒服多了。这本书就像婚姻中的润滑剂’”,它不教我怎么让对方变成完美伴侣,而是教我怎么和不完美的对方好好相处,读完后感觉和老公的关系像磕磕绊绊的石子路变成平坦的柏油路’”,少了争吵的焦虑,多了相处的安心。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看待婚姻的底层逻辑。以前我总觉得幸福婚姻就是不吵架、不红脸’”,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婚姻中的争吵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式争吵,消耗彼此的感情;以前我总期待老公能懂我所有的想法’”,现在明白好的婚姻需要主动表达,不是被动等待理解’”。这种改变不仅让我和老公的关系更融洽,还让我学会了感受表达代替指责’”——比如以前跟朋友有矛盾,会说你总是不考虑我的感受,现在会说你这么做,我有点难过,朋友关系也变得更和谐。读完这本书,我还养成了“‘每周婚姻复盘’”的习惯:周末花20分钟,和老公一起聊这周哪些小事让彼此开心”“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慢慢发现婚姻中的小问题,及时解决就不会变成大矛盾

从社会评价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实用性广受认可。美国婚姻家庭治疗协会评价它“‘是婚姻咨询领域的圣经,用科学的方法为夫妻提供了相处的指南’”;《纽约时报》把它列为“‘善婚姻关系的必读书,认为它戳中了现代婚姻的痛点,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超93%的读者给出五星好评,很多人分享跟着书中方法做,夫妻不再冷战”“情绪存款挽回了濒临破裂的婚姻的经历,甚至有婚姻咨询师把书中的7个核心法则作为咨询核心方法,帮助无数夫妻修复关系。这本书的影响力还延伸到了家庭教育领域,很多家长用“‘感受表达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比如把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换成你刚才乱跑,妈妈很担心,亲子关系也得到改善。

在当下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姻焦虑普遍的社会,这本书的主题特别贴合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化解夫妻矛盾等热点。现在很多人把婚姻中的问题归咎于不爱了,却没发现是相处方式出了问题”——比如有人因为老公不记得结婚纪念日就否定彼此的感情,却忘了他每天早上为你做早餐的小善意;有人因为老婆爱唠叨就选择冷战,却没尝试跟她说说你唠叨时我有点压力’”。而《幸福婚姻圣经》告诉我们: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爱情的修行场’——需要两个人用对方法,共同经营。另外,在快餐式恋爱盛行的当下,这本书也能给未婚人群启发:好的婚姻不是碰运气遇到对的人,而是用对方法和身边的人好好相处,提前学习婚姻相处之道,才能在进入婚姻后少走弯路。

书中最能体现精髓的句子,是“‘幸福婚姻不是两个人永远不吵架,而是吵架后依然愿意为彼此低头;不是两个人永远契合,而是愿意为彼此调整自己的棱角——婚姻的真谛,是两个不完美的人,一起创造完美的相处模式’”。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尽了《幸福婚姻圣经》的核心:婚姻不是浪漫的幻想,是充满烟火气的日常;不是寻找完美的伴侣,是和身边的人一起,在相处中慢慢靠近幸福。如果你也在婚姻中遇到争吵、冷战的困扰,想学会不消耗、不内耗,好好和伴侣相处,那《幸福婚姻圣经》绝对值得一读。相信你翻开它时,会和我一样,在简单的方法里找到婚姻幸福的密码,慢慢发现:原来好好相处,比想象中更简单。

“《幸福婚姻圣经》:一部拆穿“婚姻神话”的务实指南,不灌鸡汤只给相处方法论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 爱阅读

《孩子你慢慢来》:我用三个月,读懂了“教育不是冲刺,是陪孩子看沿途的风景”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生活写就的慢教育诗” 若要快速定位《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经典版),不妨记住几个关键词:​​台湾作家龙应台亲子散文代表作、18万字“成长观察手记”、记录“安德烈...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 爱阅读

《足下的恋人》:当旧鞋沾满烟火气,我读懂了“陪伴”最温暖的“爱情注脚” 一、书籍基本信息:都市孤独的“治愈解药”,2024年现象级温暖文学黑马 《足下的恋人》是青年作家“晚棠”2024年的现象级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情感志”系列推出。封面设计极具生活感——深棕色牛皮鞋旁散落着几片银杏叶(...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当“欲望”与“幻相”在灵魂镜中相遇,我读懂了“痛苦”的真相 一、书籍基本信息:德国哲学的“意志启示录”,用500页写透“世界的本质是欲望的战场”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于...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 爱阅读

《做一个内核稳定的成年人》:当情绪不再“随风倒”,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 去年深秋,我在加班到凌晨的地铁上刷到这本书的试读片段,立刻被吸引住了:“你不是玻璃心,是还没找到自己的‘情绪锚点’。”那一刻,我盯着手机屏幕,想起上周因为同事一句“你这个方案不行”,躲在卫生间哭了半小时的自己——...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 爱阅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到台大的文化摆渡船 2011年,余秋雨将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成书,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一场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真人秀”——课程实录里穿插着北大...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NLP的“使用说明书”,让心理学从书架走向生活 《重塑心灵NLP》是华人NLP大师李中莹于200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发行,ISBN9787506280272,全书240页。这本...

《追风筝的人》:在破碎的镜面中寻找救赎的微光 | 爱阅读

《追风筝的人》:在破碎的镜面中寻找救赎的微光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用风筝线串起的时代史诗 2003年,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用三年时间打磨出首部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这部以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阿富汗为背景的作品,以“风筝”为贯穿全篇的意象,通过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跨...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用集中营的废墟建造的存在主义灯塔 | 爱阅读

《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用集中营的废墟建造的存在主义灯塔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奥斯维辛到心理学圣殿的生命启示录 《追寻生命的意义》是维克多·弗兰克尔基于纳粹集中营亲身经历撰写的心理学著作,1946年首次出版,2023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全彩插图版。全书以"意义疗法"为核心,系统阐述人类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让“忙乱”变成“有序”的管理圣经 | 爱阅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让“忙乱”变成“有序”的管理圣经 一、书籍基本信息:现代管理学之父用“手术刀”解剖管理本质的经典之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创作于1966年的管理学经典,全书以“管理者的有效性”为核心,通过“时间管理”“要事优先”“用人之长”等模块,系统拆解“如何让工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