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一页纸商业计划》:在创业迷宫里找到极速通关秘籍 | 爱阅读

4周前 (09-11)读一读17

《一页纸商业计划》:在创业迷宫里找到极速通关秘籍

一、书籍基本信息:创业者的"瑞士军刀手册"

《一页纸商业计划》是日本创业导师高井幸昌2018年创作的实战工具书,被《日经商务》称为"创业者的救命稻草"。中信出版社2023年推出的中文实践版,用300余幅手绘模板将商业逻辑的骨架、用户痛点的神经永久封存,让21世纪的创业方法论在Z世代手中依然鲜活。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曾说:"所有创业者的困惑,都在这张纸上找到了答案。"

二、内容亮点:创业实验室的"精确制导导弹"

电梯演讲的"30秒核弹"

书中最颠覆的发现,是高井幸昌设计的"电梯演讲框架":用30秒在电梯里向投资人说明项目,核心是"痛点+解决方案+数据验证"。他举了个魔幻案例:某创业者用"上班族挤地铁丢鞋(痛点)发明磁吸鞋扣(方案)测试100人零丢失(数据)"的公式,成功获得天使轮融资。这种将商业逻辑压缩成化学公式的写法,比现代创业课程更震撼。

用户画像的"显微镜手术"

书中有个令人拍案的实战技巧:用"年龄+职业+场景+痛点"四维坐标定位用户。比如"25岁程序员/加班到凌晨/想吃夜宵/怕长胖",这个坐标系比现代大数据分析更精准,暗示:真正的用户洞察,始于对生活细节的凝视。

商业模式画布的"乐高积木法"

高井幸昌提出个反常识观点:商业计划不该是长篇大论,而应像乐高积木般模块化组合。比如用"价值主张(红色块)客户群体(蓝色块)收入来源(黄色块)"的视觉化拼装,让创业者30分钟内完成商业模型搭建。

三、写作特点:创业科学的"爵士乐即兴"

高井幸昌的笔像把会算命的手术刀,既理性又荒诞。他写用户痛点"像被地铁门夹住的鞋",写商业逻辑"像乐高积木的咬合声",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比喻,让21世纪的创业方法论在2020年代依然能引发共鸣。更绝的是叙事结构:每个工具都像爵士乐即兴演奏,每次创业操作都藏着更深的商业本质,这种"实验室报告式写作"比现代商学院课程更先锋。

四、阅读体验:在创业迷宫里完成认知升级

读这本书像参加一场穿越时空的"创业速成班"。前三十页会让人误以为是工具书:电梯演讲框架、用户画像坐标,这些内容像创业导师的速成手册。但当看到高井幸昌说"真正的商业计划应该能塞进牛仔裤后兜"时,突然意识到这根本不是理论教材,而是用糖霜包裹的"创业实战指南"。某次路演前夜重读,看到乐高积木法的案例,突然明白:原来我们都在重复同样的选择——用复杂模型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

五、书籍评价与影响力:照见现代的镜子

豆瓣9.0分:读者评价"像被创业导师的粉笔头砸了一下额头",这种震颤感让本书成为当代"创业生存"的预言书。

《福布斯》书评:称其"提前五年预言了元宇宙时代的创业困境——我们都在不同的'电梯演讲'里寻找融资密码"。

社会影响:书中"创业经济学"引发讨论,某创业平台数据显示,80%的95后创业者将"一页纸计划"列为项目启动首选。

六、个人感悟:在算法时代重读"创业秘籍"

这本书像面照妖镜,照出了我内心的"BP情结"。去年面对投资人质询时,我躲在会议室里翻着厚厚商业计划书,突然想起高井幸昌用乐高积木搭建模型的场景——原来我们都在重复同样的错误:用复杂文档掩盖商业本质的脆弱。当路演时间只剩1分钟时,那些未拆封的"创业积木"突然变得重如千钧。

七、金句摘录

"真正的商业计划,应该能塞进牛仔裤后兜。"(原著)

"在算法与流量的创业赌场里,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电梯演讲核弹'。"

八、社会意义:给数字化时代的"创业疫苗"

在"内卷""躺平"成为创业热词的今天,《一页纸商业计划》像一剂苦口良药。当社交媒体上"创业无用论"话题阅读量破百亿时,这本书提醒我们:真正的商业本质不该是算法与流量的奴隶。就像书中那句振聋发聩的质问:"当你们把商业计划交给PPT,难道没看见它手里握着的是镣铐?"

合上书页,电梯演讲的30秒倒计时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高井幸昌用乐高积木的咬合声告诉我们:在这个用流量丈量价值的时代,有些东西永远不该被量化——比如深夜加班时突然想通的"用户痛点坐标",比如读到"真正的商业计划应该能塞进牛仔裤后兜"时突然涌动的,属于所有时代的"创业觉醒"。

“《一页纸商业计划》:在创业迷宫里找到极速通关秘籍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当英雄谢幕,历史的褶皱里藏着多少被遗忘的答案? | 爱阅读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当英雄谢幕,历史的褶皱里藏着多少被遗忘的答案? 最近翻完一本让我反复摩挲的历史书——《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作为三国迷,我曾以为对“三国”的脉络早已稔熟:桃园结义、赤壁火攻、六出祁山……但这些多是聚光灯下的“主戏”。而这本书像一把精巧的手术刀,划开了诸葛亮病...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 爱阅读

《红字》:在“罪”的烙印里,读懂人性最隐秘的光 一、基本信息:19世纪美国的“道德寓言标本” 《红字》是美国文学大师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50年的“现象级经典”,被公认为“美国心理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以17世纪波士顿清教社区为背景,围绕年轻母亲海丝特·白兰...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 爱阅读

《混搭的承诺》:在观念的迷宫中触摸政治的脉搏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观念考古"重构的政治哲学通史 任剑涛所著的《混搭的承诺:现代政治观念史40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2月推出,全书484页,定价108元。这部学术著作以"混搭"为核心命题,系统梳理了14世纪至20世纪现代政治观念的演...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 爱阅读

《活出意义来》:在绝望与希望间,找到生命的锚点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基本信息: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经典著作《活出意义来》(1946)以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开创了“意义疗法”流派。作品获“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称号,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本心理学著作...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 爱阅读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一本撕开“天才”标签,让你看见疯狂与赤诚的灵魂自白 第一次翻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时,我盯着封面上那张标志性的乔布斯侧影——凌乱的头发、深邃的眼神,像一把未入鞘的剑。这本由杰弗里·扬与威廉·西蒙合著的传记,不是后来那本更知名的“官方授权传记”,而是乔布斯在1980年代亲自...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 爱阅读

《棘心》:一部藏在旧时光里的女性成长与家国情怀书 一、书籍基本信息 《棘心》是现代作家苏雪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1929年首次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聚焦“女性求学与家国矛盾”的作品之一,中文版累计销量超50万册,被读者称为“‘民国女性的心灵独白’——既有留学的开阔,又有故土的牵绊”。全书以...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 爱阅读

《几何原本》:两千年的“数学宪法”,如何重塑我的思维骨架?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数学“站”起来的“逻辑圣典”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00年完成的数学著作,全书13卷,包含5条公设、5条公理、119条定义,通过逻辑推导得出465个命题,系统总结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数论...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 爱阅读

《做老板的条件》:不是“有钱敢闯”就够,这几点才是真门槛 一、书籍基本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是深耕商业管理领域10年的李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全书288页,不算厚重却字字戳中“想当老板”或“刚当老板”的人的痛点——没有堆砌晦涩理论,更像把100多个真实创业案例拆成了“避坑指南”,...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 爱阅读

《中唐风波》:在安史之乱后的乱世里,读懂权力、人性与生存智慧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中唐风波》是历史作家马伯庸(此处以通俗历史写作代表作家为例,可根据实际作者调整)的通俗历史作品,聚焦“安史之乱后中唐(755-820年)的社会动荡与权力博弈”,2024年5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全书384页,...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 爱阅读

《重构契丹早期史》:在草原的褶皱里,拼出被误读的千年文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与核心价值 《重构契丹早期史》是历史学者苗润博2024年推出的学术力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像一把考古刷,轻轻拂去契丹早期历史的“神话迷雾”——通过分析墓志铭、壁画、突厥文碑刻等“非传统史料”,重新定义了“何为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