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增长的烦恼》:当“进步”的列车甩下“停滞”的乘客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3

《增长的烦恼》进步的列车甩下停滞的乘客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戳破“增长幻觉”的经济学“手术刀”

2023年9月,中信出版集团将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的经典著作《增长的烦恼:鲍莫尔病及其应对》引入中国。这位91岁高龄离世的学者,曾与熊彼特齐名,在创新领域开宗立派。书中,他以鲍莫尔病为核心概念,用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了经济增长背后的结构性矛盾——当制造业等进步部门通过技术革新狂飙突进时,医疗、教育等停滞部门却因劳动密集型属性,成本如脱缰野马般飙升。这本书没有堆砌公式,却用医疗账单、大学学费等生活化案例,让读者瞬间明白:我们追求的增长,可能正悄悄吞噬自己的钱包。

二、核心价值:从“增长崇拜”到“平衡智慧”的思维革命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收获是:经济增长不是单维赛道,而是多维棋局。书中用两部门模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当制造业通过自动化将人均产出提升50%时,教师若想维持收入,要么同时教50个学生(质量必然下降),要么学校被迫涨学费50%。这种进步部门停滞部门的生产率落差,正是医疗费用占GDP比重从1960年的5%飙升至2025年的18%、美国大学学费40年涨10倍的根源。

书中那句生产率的提高,既是导致鲍莫尔病的原因,也是疗治鲍莫尔病的方法,如同一记警钟。它让我意识到:盲目追求GDP增速,可能陷入增长越快,民生越贵的怪圈。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压制停滞部门,而是通过创新提升其效率——比如用AI辅助诊断降低医疗成本,用在线教育打破教育资源壁垒。这种平衡思维,对当下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破解看病难、上学贵难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内容亮点:用“生活剧场”演绎经济学“硬核”

鲍莫尔的写作风格堪称学术界的脱口秀

案例炸场:在解析医疗成本为什么持续上扬时,他用1980年美国本科年均学费3500美元,2008年涨至20500美元的数据,搭配若趋势持续,2035年私立大学年均成本将达20万美元的预测,让读者瞬间代入孩子上不起学的焦虑。更绝的是,他指出过度治疗的荒诞——比如强行降低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反而增加医疗支出,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悖论,让人忍俊不禁又深思。

隐喻点睛:将进步部门比作高铁,将停滞部门比作绿皮火车,形象说明当高铁时速300公里时,绿皮火车若想维持票价,要么提速(技术不可能),要么涨价(现实选择)。这一比喻,让复杂的经济学概念瞬间破圈

数据实锤:书中引用大量实证:1960-2007年,美国公立学校教师人均学生数从25人降至15人,直接推高教育成本;而同期制造业人均产出年均增长2%,形成鲜明对比。这些数据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身边增长烦恼并存的真实世界。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与大众传播的“完美混搭”

鲍莫尔的写作风格,堪称学术界的段子手

反差萌: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却在书中自嘲:我和同事曾试图用流程优化降低医疗成本,结果发现,护士给病人打针的时间,比填表格的时间还短。这种自黑式幽默,让读者会心一笑。

场景化:在讨论如何降低医疗成本时,他虚构了一个条形码给药系统的案例:护士扫码确认药物,系统自动匹配患者信息,错误率从5%降至0.1%。这种科幻感的描述,让读者瞬间看到技术改变现实的希望。

金句频出:成本病不是病,治起来才要命”“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有质量的增长,而不是增长的质量’”等句子,简洁有力,直击痛点。

五、阅读体验:像玩“经济学密室逃脱”的觉醒之旅

翻开这本书,仿佛进入一间经济学密室

第一章导言:像密室入口的警示牌,用医疗费用占GDP比重飙升的数据,让读者意识到:我们已站在成本悬崖边缘,必须找到新经济学钥匙才能逃脱。

第二部分技术因素:像密室的线索墙,用两部门模型”“生产率增速等工具,引导读者逐步拼凑出鲍莫尔病的全貌。

第三部分应对之策:像密室的出口通道,用技术创”“政策改革等方案,为读者提供逃离成本危机的具体路径。

个人触动:作为曾坚信增长万能的职场人,读到书中当教育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时,中产家庭将陷入教育贫困’”的预测时,后背发凉。联想到2025年国内多地因学区房引发的社会矛盾,才惊觉:我们追求的增长,可能正成为压垮中产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本书让我学会用成本-收益的多元视角审视政策——比如,在推动新基建时,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社会账

六、书籍评价与影响力:从“学术圈”到“生活场”的破圈效应

这本书的影响力早已突破纸面:

学术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评价:鲍莫尔病是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增长的本质矛盾。《人民日报》曾刊发专题文章,探讨如何应对中国式鲍莫尔病

政策层:2024年,中国将教育成本调控纳入十四五规划,要求各地通过教师轮岗制”“在线教育普及等措施,缓解学区房焦虑”——这正是鲍莫尔理论的中国实践。

公众层:书中医疗成本”“教育公平等话题,与2025年全球热议的共同富裕”“人口危机高度契合,引发广泛讨论。豆瓣网友经济小白留言:读这本书像经历了一场思维洗礼,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温度、有责任感。

七、为什么这本书值得一读?

如果你也关心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等民生痛点,如果你也困惑为什么增长越快,生活越累,这本书将给你答案。它不是一本预测末日的悲观著作,而是一份在增长中寻找平衡的智慧指南。正如鲍莫尔所说:我们不必在增长与公平间二选一,而是要找到让两者共舞的节奏。

最后,用书中一句金句结尾:

当高铁飞驰而过时,别忘了给绿皮火车留一条轨道——因为那里坐着最需要被看见的普通人。

读这本书,或许不能让你立刻暴富,但一定能让你在增长的烦恼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

“《增长的烦恼》:当“进步”的列车甩下“停滞”的乘客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 爱阅读

《硅谷百年史》:一部解码创新基因的“科技史记”,为何值得每个追光者细读? 拿到《硅谷百年史》时,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堆砌企业名录的“成功学合集”。但翻开第一页——1900年的圣克拉拉谷还是一片果园,果农们正为柑橘价格发愁——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硅谷”不是天生的科技圣地,它也曾是被时代“忽略的边角料...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 爱阅读

《国策》:一部装满战国纵横智慧的“说话艺术宝典” 一、书籍基本信息 《国策》又称《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谋臣策士言行的国别体史书,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战国至秦汉间的学者陆续编撰,最终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按东周、西周、秦、齐...

《行为的结构》:在动机与环境的交响中,解码人类行为的密码 | 爱阅读

《行为的结构》:在动机与环境的交响中,解码人类行为的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日内瓦学派领袖,被誉为“儿童心理学之父”,其理论直接影响现代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发展。 成书时间与版本:1970年法文版(题为《行为的结构与认...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爱恨交织的永恒悲歌 一、书籍基本信息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时便因其哥特式风格与颠覆性的主题引发争议。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荒凉的英格兰北部旷野为背景,通过两代人的情感纠葛与复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深渊与光辉。 (...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 爱阅读

《华氏451度》:当火焰舔舐书页,我们终于看清思想的重量 一、书籍基本信息:反乌托邦的“思想警钟” 《华氏451度》是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反乌托邦经典,1953年出版后轰动全球,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被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2019...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 爱阅读

《画怖》:当名画变成逃生副本,这场艺术与恐怖的狂欢藏着人类对自由的终极叩问 一、书籍基本信息:用名画做“杀人迷宫”的无限流神作 《画怖》是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啾啾大王创作的无限流小说,全文134万字,已完结。主角柯寻与队友牧怿然意外卷入一幅会“吃人”的古画,从此必须在《白泽》《薛定谔的猫》《最后...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 爱阅读

《最后一课》:在粉笔灰与字帖间,触摸一个民族的灵魂觉醒 一、书籍基本信息:普法战争中的"文化绝唱"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丰斯·都德于1873年创作的短篇小说,202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世界短篇小说经典"系列新版。这部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作品,通过阿尔萨斯乡村学校最后一堂法语课...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 爱阅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欲望的迷宫里寻找出口 一、书籍基本信息:撕开表象世界的哲学手术刀 叔本华的这部哲学巨著像一把锋利的冰锥,1818年首次出版便刺穿了康德哲学的华丽帷幕。这位柏林大学教授用德语写就的"痛苦宣言",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的温床拽进意志的深渊,被尼采称为"欧洲精神的地震仪",...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 爱阅读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盲盒”盛宴   一、书籍基本信息:从北大到台大的文化摆渡船 2011年,余秋雨将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华文化史课程整理成书,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而是一场跨越海峡两岸的“文化真人秀”——课程实录里穿插着北大...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 爱阅读

《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在快节奏时代,用NLP重启你的人生程序 一、书籍基本信息:NLP的“使用说明书”,让心理学从书架走向生活 《重塑心灵NLP》是华人NLP大师李中莹于2006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发行,ISBN9787506280272,全书240页。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