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一读 > 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 爱阅读

1个月前 (09-11)读一读18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颠覆认知的“姓氏百科全书”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让历史学界炸锅的著作——《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作者虞万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凭借《榆枋斋学术论集》《上博馆藏楚竹书〈缁衣〉综合研究》等著作斩获王力语言学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部精装书定价78元,却因内容厚重被读者戏称字字千金”——它用51万字的篇幅,将中国姓氏与避讳的起源扒得底朝天,连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都成了考古工具,堪称姓氏界的《人类简史》

二、核心价值:解开中国人“身份密码”的钥匙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终于搞懂了根本不是一回事!

我们从小被灌输姓氏不分家,但虞万里用考古证据和文献互证,狠狠撕开了这层认知遮羞布

姓是政治符号:周武王灭商后,为巩固统治,给三恪二王等显赫氏族赐姓,比如黄帝十二姓、尧之祁、舜之姚(妫)。这些姓不是血缘标签,而是姬周的统治工具包,目的是通过同姓不婚政策,让姬姓与异姓联姻,把诸侯变成姻亲联盟

氏是生存标识:远古先民以男性首领为氏族核心,手持标志物插地定居,就是他们的门牌号。比如孔子姓子、孔氏,因为祖先孔父嘉是宋国公族,五代后失去公族身份,子孙便以为氏。

更颠覆的是,虞万里指出:中国三万多个姓氏中,真正的古姓只有四十多个,《百家姓》开头的赵钱孙李全是!这就像发现你以为的家族族谱,可能只是姬周发的政治身份证’”,瞬间让人对我是谁产生哲学思考。

三、内容亮点:用“考古现场”式叙事,让历史“活”过来

虞万里的写作像一位历史侦探,带着读者钻进甲骨文的裂缝、金文的纹路里找线索:

姓氏起源:从的权力游戏

他扒出殷商甲骨文中没有字,只有上千个氏族族徽;西周金文中多从而非,直接打脸姓与母系社会有关的传统观点。更绝的是,他用同姓不婚政策反推:如果姓真代表母系血缘,为何周初只禁姬姓同婚,却鼓励与异姓联姻?答案很简单——姓是姬周的政治联姻通行证

避讳起源:从怕鬼敬权的文明进化

古人避讳不是矫情,而是源于原始巫术思维:先民认为名字是身体的一部分,被鬼或人知道会遭殃,于是用代替名(比如孔子字仲尼)。周代将这种珍名心理制度化,形成上可名下、下不可名上的等级称谓制。虞万里还考证出殷商日干庙号的真相——不是生日或死日,而是商王下葬后刻在石主上的祔庙日,方便后代祭祀。这一发现直接让百年学术争论一锤定音

书中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虞万里对姓氏合一的解读:东周灭亡后,姬周的失去政治光环,与混为一谈,就像贵族头衔沦为普通姓氏。他调侃:司马迁在《史记》里写秦王姓赵氏,其实是在说秦王以赵氏为姓,可惜后人没看懂,还怪太史公混淆姓氏,真是冤枉了千年!

四、写作特点:学术严谨性×趣味考古风,让硬知识“软着陆”

虞万里的文字像一把手术刀,既精准又带点冷幽默

学术深度:用显微镜看历史

他引用弗雷泽《金枝》中原始民族的名字禁忌,对比中国避讳习俗;用安阳后冈殷代墓葬出土的朱书石柄形饰,验证殷王日干是祔庙日的推论。书中光参考文献就列了40页,堪称学术界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叙事温度:让甲骨文开口说话

他写周代冠而字之的礼仪,说古人二十岁取字,就像今天年轻人发朋友圈官宣从此请叫我XX’”;讲殷商动态称谓时,比喻当时的社交场合,就像一场等级称谓的舞蹈,谁该叫什么,一步都不能错。这种写法让枯燥的学术话题变得像历史脱口秀

五、阅读体验:一场“认知大扫除”的爽感

合上书的那天,我盯着户口本上的姓氏栏发了半小时呆——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家族姓氏,可能只是姬周分封的政治遗!这种被历史戏弄的荒诞感,恰恰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更妙的是,书中对身份认同的探讨,与当下社会热点不谋而合:

姓氏与文化自信:当年轻人热衷复姓改单姓”“网红姓氏,虞万里用考古证据提醒我们:姓氏的本质是文化符号,而非血缘标签

避讳与现代礼仪:古人避讳的等级智慧,在今天演变为职场称谓学”“社交分寸感。比如书中提到的上可名下、下不可名上,不就是领导可以叫你小张,你不能叫领导老王的古代版吗?

六、评价与影响力:学术圈“封神”,读者圈“种草”

官方认证:入选《中华读书报》2023年度十佳图书,评委评价:胜义纷呈,论证绵密,值得学界重视。

读者口碑:豆瓣评分8.9,有读者留言:读完这本书,我终于能在饭局上装文化人——当别人聊姓氏时,我能淡定地说:其实赵钱孙李都是氏,姓是周武王发明的政治符号。’”

学术影响:书中提出的殷王日干祔庙说”“姓氏政治符号论,已被多篇论文引用,成为姓氏研究领域的新标杆

七、金句分享:一字千钧的历史洞见

姓是西周为稳定政局而创立的政治符号,氏是新石器时代氏族部落的名称。

避讳由鬼魂波及生人,由宗法推衍到社会,于是产生称谥号、称官职、称庙号之种种避讳方法,形成中国古代特殊的称谓系统。

八、为什么我推荐这本书?

它像一把时光钥匙,不仅解开了姓氏的千年谜团,更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我们以为的血缘传承,可能是历史的偶然;我们习以为常的称谓规则,藏着古人的生存智慧。

如果你也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充满好奇,或者想在饭局上用姓氏冷知识惊艳全场,《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绝对是你的必读书单TOP1。毕竟,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定义现在——而这本书,就是那面最清晰的历史镜子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一场穿越时空的姓氏考古与文化解码 | 爱阅读” 的相关文章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从“鸡同鸭讲”到“心有灵犀”的沟通修炼手册 | 爱阅读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从“鸡同鸭讲”到“心有灵犀”的沟通修炼手册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本让“对话”现形的沟通圣经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是沟通学者罗纳德·B·阿德勒与拉塞尔·F·普罗科特于1983年首次出版的经典著作,全书共14章,以“沟通的三维模型”(看入人里-内在...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 爱阅读

《鬼笑石》:当生死边界长出野樱花,恐惧原来可以这么软 最近总有人问我:“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推荐吗?”我总会晃了晃手里这本墨绿色封面的《鬼笑石》,半开玩笑:“别被‘鬼’字吓退,这哪是恐怖故事?分明是一群‘不太会投胎’的可爱鬼,和几个笨拙的活人,共同上演的治愈系生活剧。”合上书页那晚,我盯着阳台外...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 爱阅读

《哈姆莱特》:当王子掉进思想的迷宫,每个现代人都在围观 一、书籍基本信息 (一)作者与年代 威廉・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这位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戏剧大师,用鹅毛笔在羊皮纸上勾勒出的不仅是一个王子的悲剧,更像在时光胶囊里埋下了一面照见人性的魔镜。 (二)体裁与...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 爱阅读

《汉魏六朝诗论丛》:在“诗心的褶皱”里,读懂“中国诗歌的原初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汉魏诗学的“学术百宝箱”,学界与大众的“诗歌时光机” 《汉魏六朝诗论丛》是古典文学学者傅璇琮、袁行霈、葛晓音等八位专家联合撰写的论文集(中华书局2023年修订版),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最具学术深度的诗歌研...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 爱阅读

《好人难寻》:在南方公路的尘土里,触摸人性的深渊与救赎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场关于“善与恶”的南方哥特式寓言 《好人难寻》是美国文学大师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收录于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集(新星出版社,2020年)。这部被视为“20世纪最尖锐的道德寓言”的作品,通过一个普通家庭在...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 爱阅读

《黑色巨塔》:当手术刀划开体制的褶皱,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与疮 作为一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过三个月的“半吊子医学生”,拿到《黑色巨塔》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本揭露医疗黑幕的“爽文”。但翻到第73页——那个暴雨夜,急诊室主任举着CT片对住院医师吼“你以为患者是来听你讲学术的?他们是来要命的!”——我突...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 爱阅读

《红与黑》:野心与灵魂的镜面迷宫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把打开19世纪法国的“手术刀”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本名亨利·贝尔)的巅峰之作,1830年首次出版便如一颗“文学炸弹”,炸开了复辟王朝时期虚伪的社会表皮。这部32万字的长篇小说以“红”(军装)与“黑”(教袍)为隐喻,讲述外省木匠...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 爱阅读

《呼啸山庄》:用“暴风雪中的爱与复仇”撕裂人性深渊的哥特圣经 一、书籍核心价值:爱情与仇恨的“人性解剖课” 这本书像一把生锈的手术刀,剖开19世纪英国乡绅社会的虚伪面纱——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跨越生死”的极端情感,揭示“爱而不得”如何将人变成欲望的野兽。艾米莉·勃朗特用诗化的语言+哥特式氛...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 爱阅读

《华盛顿选集》:解剖美国国父思想的政治圣经,在权力迷雾中寻找共和密码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演讲与书信铸就的建国纲领 1789年,乔治·华盛顿在就任美国首任总统前,系统整理其政治思想与治国理念,形成《华盛顿选集》。这部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称为"美国政治思想的《圣经》"的著作,1983年由商务印书...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 爱阅读

《黄金时代》:在荒诞年代里活成“反标签”的生存指南 一、书籍基本信息:一部用“性”解构时代的黑色幽默史诗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创作于1994年的中篇小说,收录于“时代三部曲”之一,中文版由花城出版社首次出版。全书以文革时期的云南农场为背景,通过“流氓”王二与“破鞋”陈清扬的荒诞故事,拆解了时代...